华为的实力有目共睹,欧美处处防着它,为何国内的某些电信企业却不用华为的5G技术?重庆直辖将近20年,成绩有目共睹,那么大家都来分析下哪个城市会成为下一个直辖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华为的实力有目共睹,欧美处处防着它,为何国内的某些电信企业却不用华为的5G技术

没错,中国移动的5G选择了诺基亚,而不是同为中国企业的华为,这是因为移动4G就是诺基亚做的,直接使用诺基亚做5G可以极大的节省时间和成本。

华为看起来被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公司限制使用5G,但是转眼间华为在欧洲,非洲等25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超级大单。

在国内也是一样,国内的运营商电信,移动,联通三足鼎立,尽管供应商可以有权利选择合作伙伴,但还有非常大的市场可以发展,而且即使是移动,也会选择部分华为的设备,而不是全部交给诺基亚,毕竟在这个关系国家安全的通讯领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诺基亚这样的外企不可能全部获得移动订单。

目前,我们也可以看到华为和移动的合作,比如杭州移动已经和华为实验5g了,这也是华为获得移动订单的说明。

对于华为来说,在国内有50%的营收也就是300亿元的收入来自国内,所以华为在国内的市场完全不用担心,任正非对于华为技术的认同和投入就是华为最核心的优势,也是华为屹立不倒的根本。

你认为华为和阿里巴巴谁技术更强?

重庆直辖将近20年,成绩有目共睹,那么大家都来分析下哪个城市会成为下一个直辖市

肯定是长沙!毛主席说的!

长沙:3000年从未牛逼过? 让我来告诉你,一个被低估的长沙是怎么样的

直辖市是许多国家的一级行政区之一,此名称主要由中国、朝鲜、韩国、越南等汉字文化圈的国家采用,字面上的意义即“直接由中央政府所管辖、建制的都市”。升格为直辖市往往需要较多的居住人口,且通常在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上具有重要地位。

长沙?不就是湖南卫视

长沙?不就是臭豆腐

长沙?不就是伟人在橘子洲头独立寒秋?

  长沙?不就是房价很低

  长沙?不就是城市很小

  长沙?不就是饭菜很辣

  ……

  长沙应该不如武汉吧?

  长沙好像盖过合肥吧?

  长沙好还是郑州牛呢?

  ……

  其实,真实的长沙应该是这样子的。

  1。过去

  活在当下,先关照过去。

  长沙,这座幅员1.1819万平方公里,在华夏文明的版图上存在了3000多年的城市,它的过去难言显赫。

  早在春秋时期,“楚人”南征,赶走了本地土著“越人”,长沙由此被拉进伟大的中华文明序列。

  此时,中华中心在中原甚至更北方,黄河流域执中华政治经济文化牛耳。

长沙小西门老照片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云:“长沙,楚之粟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当时偏远的楚国体系内,长沙也只是国家大后方,是供粮地。合肥、郑州這些城市的“江湖地位”均在长沙之上。

  说实话,湖南全境的落后一直到了汉唐,那时候标签是“蛮荒”,承担的是犯人流放地的职能。即使同处长江流域,与江西和湖北也不在一个量级。

  “屈贾之乡”?说起来也是让人呵呵哒,屈原、贾谊、杜甫那些闪光的名字背后,长沙不过是困厄之时流放地,不是他们的故事而是事故,他们身虽在心已远,满腹思念的还是自己的故国。

(资料图片:屈原、贾谊、曾国藩、左宗棠人像图)

  直至宋前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湖南终因“天下粮仓”有了一席之地。此时,被认为是湖湘文脉重要人物的朱熹、张轼,一个江西人,一个四川人,在岳麓书院影响中国。

  湖南“天下粮仓”的战略地位此后愈发重要,延续至今。

  长沙和湖南的地位真正飞升,始自近现代。清朝的中兴能臣曾国藩、左宗棠,真正让“湘人”的能量为世所共识。也是从这里开始,长沙成了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血性之城”,被战争不断的摧残,不断的重生。

长沙岳麓书院实景图,来源于网络

  更为人熟知的,是在长沙岳麓山上,青年伟人的孜孜求学和革命理想起航;是在橘子洲头,那“独立寒秋湘江北去”的千古名篇,是血性坚守让日本人几度受挫······

  当然,此时的长沙,虽然远不如西安、南京那么“中心”,但是特色明显。大人物在长沙书写的故事,远远高于中国很多城市。

2。现在

  其后的中部地区,无海无船、山高路远,是典型的“十三不靠”区域。

  彼时长沙的工业基因,并没有在近现代化中得到优先培育。方方面面,与九省通衢的中部老大武汉难以抗衡。

  这种局面维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国式发展,首先是东部沿海城市崛起,是深圳奇迹;然后是超级城市群规划,以北京、上海、广深为中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尽享利好,率先崛起。

  到了2005年前后,国家战略终于关照到了“中部崛起”,作为中国版图的脊梁位置,中部六省从“坍塌”走向“崛起”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后发优势。

  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实施《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简称“中三角”)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四大超级城市群之一,随即,在中部崛起战略下的大河西先导区,已获批成为第十二个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作为中部唯一国家级战略新区,长沙真正拥有了力压中部同侪的“发展增速器” 。从某种意义上,“湘江新区”之于中部的战略意义,一如当年的浦东新区之于长三角。

  此时的长沙,迎来了弯道赶超同侪的“时代风口”。

  从2005年-2015年全国重点城市GDP统计中可以看出,这段时间长沙等中部城市GDP增长速度可以说是突飞猛进,从1520亿元增加到8510.13亿元,增长了460%。

  这样的GDP增速,领跑全国。

  在2015年的统计表上,长沙GDP已经位于全国第14位,领先郑州、合肥、南昌、太原。增长速度甚至甩开武汉1.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指标上,长沙已经连续5年位于全国前8名。

  据搜狐财经数据,2016年上半年长沙人均GDP为57590元,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广州、南京。中部六省中最接近长沙的是武汉,上半年人均GDP为50396元。

2016年上半年中国主要城市GDP排行榜TOP100,来源于网络

  说的通俗一点,从这两个数值就可以看出来,长沙市每年的整体收入涨幅和长沙人的收入数值,那都是在全国排名非常靠前的!

  现在长沙在中国交通网络的地位,毫不夸张的说,是在中国的心上。

  先看航空

  黄花机场是中部年客流吞吐量最大的机场。作为国内第五个、中部第一个跻身“国际三星机场”名录的机场,长沙机场在客运量上已连续5年领跑中部。

2016年上半年,长沙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1018万人次,居全国第十三位。

  此外,长沙黄花机场第二跑道工程预计2017年春节前投入运营。由此,黄花机场将迈入“双跑道”时代,可满足3300万人次年客流量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