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鬼是谁哪位诗人?鲜卑族的诗
发布时间: 2023-07-06

诗鬼是谁哪位诗人

诗鬼是唐代诗人李贺。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诗鬼”。李贺自幼体形细瘦,通眉长爪,但他才思聪颖,七岁便能作诗,被认作是神童。后来,李贺参加进士考试,因父亲病故,不得不回家守丧。守丧期满后,韩愈书信李贺,鼓励其再次参加进士考试,然而却因父名里的“晋”与进士的“进”同音,而被人举报,最后未能应试,惨遭落第。在别人的推荐下,李贺做了一个从九品的小官奉礼郎,他终日郁郁寡欢,最后毅然辞去职务。公元816年,北方藩镇分裂势力猖獗,李贺再次撑着病体,重回故乡。最后一病不起,病死仓谷。

鲜卑族的诗人

中华文化无疑是世界最优秀文化之一,它的发展和传播极大促进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诗词文化,更是一枝独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精美篇章不断涌现,给今天的人类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里面,除了汉民族诗人的成就外,也有大量少数民族诗人的功劳。早在南北朝时期,北方就出现了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敕勒歌》和《木兰辞》,其中《敕勒歌》是一首鲜卑语诗歌,译成汉语后依旧那么美。这两首诗刚健质朴,流传久远。今天很多人喜爱的一首诗:“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是著名蒙古族诗人仓央嘉措所写。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古代有哪些少数民族诗人?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鲜卑族人,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元稹的的诗作,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其中最为人熟知和脍炙人口的当属他的《离思五首其四》。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首诗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爱恋。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来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尤其是前两句,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备受世人激赏。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比喻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还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已经不放在眼里。这两句诗还被简化为成语“曾经沧海”,广泛使用。除却巫山不是云刘方平(生卒年不详),匈奴族人,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天宝时名士,擅画山水,工诗,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其《夜月》、《春怨》、《新春》、《采莲曲》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其中《月夜》是大多数人所熟知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这首诗写的是初春月夜黎明前的情景。夜深人静,月光斜照着半边庭院;北斗星和南斗星横斜着,天将亮了。低微唧唧的虫鸣声,第一次透进了绿色的窗纱,春意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诗的前两句写环境的幽静,后两句写感觉到春天的气息。以"虫声新透绿窗纱"来表达春回大地的信息,"透"字传神,读来亲切有味,境界全出。虫声新透绿窗纱萧观音(1040年-1075年),契丹族,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辽代著名女诗人。她被辽道宗誉为女中才子。据传萧观音因谏阻辽道宗单骑驰猎被疏远,心情孤寂苦闷。因此,写下《怀古》一诗,不久即被诬陷赐死。怀古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元好问(1190年-1257年)鲜卑族人,据说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后代。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他的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莫过于人人传唱的《摸鱼儿雁丘词》。曾窥飞燕入昭阳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这首词紧紧围绕“情”字,以雁拟人,谱写了一曲凄恻动人的恋情悲歌。诗人驰骋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对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再加以充满悲剧气氛的环境描写的烘托,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许的大雁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感人至深的爱情悲歌,是为中国古代歌颂忠贞爱情的佳词。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