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时间观念(作息时间表的欧洲作息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作息时间表的欧洲作息

欧洲人的工作与生活
一个富于想象的旅行者正在精神会餐:早上7点在英国喝咖啡,在法国吃牛角 面包,8点在西班牙喝咖啡,上午10点30分至11点在英国和西班牙喝工间咖啡,中 午12点30分吃法国午餐和丹麦快餐,12点意大利快餐,14点西班牙午餐,15点希 腊午餐,18点丹麦晚餐,18点30分德国晚餐,20点法国晚餐,凌晨,同全球过夜 生活的人共进夜宵。
欧洲各国作息时间上的差异似乎很迷人,没有一个国家在相 同的时间内做相同的事情,也没有相同的时间观念。有人比喻欧洲是一个无精打 彩的钟,对全欧洲人来说,每天同时工作的时间很短,最多不超过两个半小时, 他们只能在这 150分钟内同写欧洲的历史。作息时间的差异并不完全由各国的地 理位置造成的。
欧洲共同体的一名外交官员抱怨说:“你必须牢牢记住欧洲各国 人民的作息时间,才能精确地计算出何时去乘飞机,何时给同行去电话而不致落 空。”这真是一种强制人的锻炼。
都柏林已成立了一个机构旨在改变欧洲人使用 时间上的传统观念,这个机构呼吁专家告诉人们时差带来的冲突。
北欧各国与南欧各国的差异特别明显,北欧习惯把社会生活的重心放在上午, 南欧却在下午。马德里人说:“半夜里充满生机。”午夜已过,马德里的街道上 仍然十分热闹。西班牙人22点30分才开始吃晚饭,而丹麦电视台已向观众道了晚 安;希腊人的时间观念别具一格:15点以前为上午,22点之前为夜晚,因而21点 去求医看病毫不稀奇;荷兰人结束外界生活却相当早,被邀20点去人家做客,主 人已必定吃过晚饭,只招待客人一杯咖啡;美国的饭店19点顾客盈门;而赫尔辛 基音乐会已拉开帷幕。
北欧人午餐用去半小时后继续工作,荷兰的餐馆中午已经 不开门;南欧的行政机构中,午休的传统仍然保持。在希腊,午后的宁静受法律 的保护。法律规定:15点到17点和凌晨2点以后禁止噪音,违者重罚。从罗马到最 南边的西西里,午餐后必须打个盹或睡一觉,这是罗马人的生活艺术。难怪一位 作家这样描写意大利人:“他的生命的唯一痕迹就是在长沙发上压出一个坑。” (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生活 — _ —)
银行和行政机构13点30分下班,之后,到处一片宁静,首都罗马午休3小时,从14点 到17点在地中海的酷热中度日的西班牙也同样宁静。少数行政人员希望按照欧洲 时间早起床、晚就寝,但西班牙医生警告说:“如果这样作息,他们将会成为心 肌梗塞的牺牲者”。
人们普遍认为北欧人的时间观念要比南欧人强得多。北欧人有计划,有程序 精确地使用时间,同南欧人手忙脚乱且杂乱无章形成鲜明对照。
希腊人将1公里长 估计为一支烟的功夫;而日尔曼人的头脑却像秒表一样的精确。
法国某些工业家 承认,既不准确又不准时的法国人要追上德国的经济谈何容易。
在德国,从未见 过有人左手接着电话,右手写着一张通知取消当日某个约会的便条,嘴里还招呼 着此时闯进房里的人坐下,一个德国人办这件事不会同时又去办那件事,更不能 容忍被别人打扰。他们计划用10分钟解决这个问题,再用半个小时会见那位客人。
但对意大利人和法国人来说,时间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他们把工作同娱乐混在 一起同时进行的倾向日益增强。
在南欧国家,约定好的会见时间基本上失去了意义,等候室为客人提供一个 锻炼耐心的场合。欧洲人中最守时的当推德国人。
欧洲部长会议期间,德国部长 每天都在中午 1点整会见记者,即使当天的会议上午已经结束,会见时间却不改 变。如果晚宴时间7点钟开始,德国人会提前10分钟到达,在外面溜达一会儿,7 点整按响东道主的门铃。欧洲人不同的生活节奏常常引起一些不愉快的风波,来 这些国家的一些人提出这样的质问:“你们这里有钟表没有?”专家呼吁,欧洲人 应改变多姿多彩的生活节奏。首先各国都要缩短用餐的时间。据调查:把时间用 在餐桌上的人越往北越少。法国人继续保持着时间最长的冠军,他们一日三餐用 90分钟,英国人用70分钟,荷兰人用73分钟,而丹麦人用30分钟打发午餐和晚餐。

欧洲各小国的风情特点和国民性格

法国风土人情
注重服饰的华丽和式样的更新。妇女视化妆和美容为生活之必需。时间观念强,工作计划性强,奉行“女士第一”的原则。习惯行握手礼,有一定社会身份的人施吻手礼。少女常施屈膝礼
西班牙风土人情
西班牙基本概况
西班牙是一个集浪漫与激情于一身的国度,它的历史,它的艺术,还有它的气质不断地吸引着好奇的人们。斗牛、舞蹈、吉它。
① 地理环境:
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大西洋(Mar Cantabrico)和地中海(Mar Mediterraneo)航道的咽喉处的多山(坎塔布、利牛斯、戈列多和瓜达拉马等山脉)、 多河流(埃布罗河R.Ebro、杜罗河R.Duero、塔霍河R.Taje、瓜达尔基维尔河R.Gualguivir)、高源国家。中部梅塞塔高源区约占全国面积的60%,为大陆性气候。北部和西北部沿海地带为海洋性温带气候。南部和东南部为地中海式亚热带气候。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为500~1500毫米之间。南部几乎全年无霜冻。西班牙总面积为5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为3871万多。大部分是卡斯蒂利亚人Castilla,少数民族加泰罗尼亚人Cataluña、巴斯克人Valencia和加利西亚人Galicia。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94%居民信封天主教。
② 政治经济环境:
西班牙实行议会君主制,王位由胡安-卡洛斯及其直系后代世袭。国王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政府为工社党一党政府,由议会监督政府工作。马德里为西班牙首都。 西班牙是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因缺乏动力和工业原料,经济对外依赖性较大,
所需的石油、铁矿、炼焦煤等均靠进口。出口有小汽车、钢材、水泥、船舶、纺织品、水银、肥料、酒类、橄榄油等。欧洲共同体和美国是西班牙的主要贸易伙伴。
西班牙城市与名胜古迹
① 马德里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是欧洲著名古城。马德里坐落在伊比里亚半岛的中心,瓜达拉马山耸立于它北面,地处梅塞塔高源,海拨670米,是欧洲地势最高的首都。曼萨内罗斯河R.Manzanalis绕城流过。交通发达,四郊湖泊众多,树木成阴,气候宜人。马德里中心由“太阳门广场、中心广场、西班牙广场”形成三角地带。“太阳门广场”—是马德里的中央广场,从这里向四面辐射出条条大道,形成它密如蛛网的城市结构。在广场中间的花坛,竖立头着一只攀依在莓树上粗壮雄健的棕熊雕塑,这是马德里的城微。这只粗壮雄健的棕熊显示着马德里人民不屈不挠的倔强性格。从太阳门通向四面八方的大街上可以看到许多古代和中世纪的宫殿、教堂、雕塑,这些建筑和艺术作品有哥特式的、阿拉伯式的、还许多形式汇集于一体的。特别是用各种石子和玻璃镶嵌的壁画,鲜艳夺目,十分美观。
“哥伦布广场”—航海家哥伦布塑像坐落在广场中央,手指南美方向,似乎象他1492年月日10月发现巴哈马郡岛时的精神,圆形喷水池围护着塑像,喷射几米高的水柱,夜晚映射出红、绿紫各色灯光,格外迷人。在地下建有哥伦布博物馆,供人们参观。
“西班牙广场”—西班牙广场有西班牙17世纪著名作家塞万提斯(Cervantes)的塑像和他的著名小说《唐.吉诃德》中的两个主人公——拉曼骑士唐.吉诃德和他的忠实于他的仆人桑科.潘沙铜像。
“中心广场”—市中心大广场是16、17世纪文艺复兴式建筑,于1619年完工。科米拉斯广场附近的基督教主教堂也是文艺复兴式建筑(建于1535年)。现在的市立博物馆、图书馆、普罗温西亚广场附近的外交部大厦以及横跨曼萨内罗斯河的塞戈维亚大桥均为17世纪晚期的巴罗克式建筑。建于是1907~1917年的邮政总局大楼是20世纪以来第一座豪华建筑。
“普拉多博物馆”——马德里共有30多座博物馆,其中世界闻名的绘画展览馆——普拉多博物馆有“欧洲古典美术宝库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