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食品细分赛道“春意正浓” 阿宽食品书写奋进“新答卷
发布时间: 2023-07-11

疫情的“冬天”注定被逾越,但属于方便食品的“风口”会否停歇?

日前,主营方便食品的四川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阿宽食品”)更新了其招股书——“总盘子”稳固扩容、线上渠道持续火爆仍然是其核心关键词。

好风凭借力 营收上台阶

不可否认,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阴霾“意外”拉动了新消费场景的蓬勃发展,2020年和2021年,抖音、电商直播平台的流量爆发,带来更多新消费机会。

在这其中,方便食品一度以“刚需”属性而走俏,方便面、米线、螺蛳粉、自热火锅等一系列新型方便食品大量涌现并受到市场和资本青睐。仅2020年春节期间,京东平台的方便食品成交金额增长35倍,其中仅方便面这一品类就售出了1500万包。

在行业大幅回暖背景下,细分赛道的竞争也此起彼伏。除了传统品牌如康师傅、统一、白象之外,市场上一大批爆款品牌如“自嗨锅”“莫小仙”“白家阿宽”等迅猛增长,既“叫好”更“叫座”,很大程度上为方便速食行业带来了新活力。

根据公司招股书,阿宽食品2020年起的营收规模即已稳定在10亿元以上,2020年、2021年两年的营收规模分别为11.10亿元和12.14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则继续同比增长达到9.27亿元。

展开全文

特别地,公司线上业务已经成为公司最重要的渠道,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线上渠道销售额的营收占比分别为50.46%、61.34%、63.30%和53.55%。

根据Euromonitor/光大证券研究所的数据,2018年至2021年,阿宽食品的销售额复合增长率在行业前十厂商中排名第一,2021年的方便面销售额已位居内资品牌前三;另根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向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出具的证明,阿宽食品2021年在非油炸新型方便食品的市占率约为18%。

莫道桑榆晚 负重显担当

事实上,疫情之前我国方便食品行业已经进入增长“瓶颈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方便食品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63.69亿元阶段“达峰”后连续多年总需求下滑,至2018年全行业销售收入规模跌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2959.70亿元,较高点回落约30%。细分品类而言,方便面的销量则早在2013年起就连年下跌:全景网梳理发现,2013年至2016年我国方便面年销量从462.2亿包大幅下跌至385.2亿包、回落达20%,相当于退回到了2010年的销量水平,此后多年也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20年疫情爆发消费量才又创出历史新高。

错位竞争、转型升级以赢得市场主动成为当时摆在行业内企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多年之后的行业研究报告回顾行业发展历程时提到:2016年以后我国方便面行业形成了多元化和中高端化两大发展特征,行业厂商普遍选择向中高端化升级,中高端市场的发展成为带动行业止跌回升的主要因素。

彼时的阿宽食品专注于以满足现代人群对健康速食的更高要求为出发点,不断推出具备食材更丰富、营养更均衡、味道更正宗等特征的新型方便食品,受到消费者认可,市场占有率提升速度较快。2016年至2021年,公司细分市场占有率迅速攀升——由0.6%大幅提升至2.1%,在内资品牌中位居前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匠心”打造产品力 奋力“干”出好业绩

全景网了解到,阿宽食品旗下的“阿宽”和“白家陈记”两个品牌全系列产品均为非油炸产品,公司着力围绕健康、营养均衡的产品力“做文章”并就非油炸方便宽面及其制备方法取得了一系列专利和知识产权,形成了核心技术壁垒。有食品专家指出,从营养角度来说,非油炸工艺由于温度较油炸低,其损失的营养素要更少、所含热量也相对低得多,油少、水分含量明显高于油炸,丙烯酰胺含量相对低得多。

具体而言,公司采用的“高温挤压可控微膨化制面”专利技术就可以保证面皮水分含量稳定在12%至14%,实现面体内部结构稳定且形成较为均匀的气孔,既可以保障面体安全性、稳定性,亦实现面体复水方便性,大大提升了非油炸面的口感品质。特别是公司红油面皮系列产品,主打“宽面皮,更有劲儿”“四川特色”“非油炸”等特点,与传统方便面在形态、口味、工艺等方面均存在显著不同,早在疫情爆发之前的2018年起,公司就不断升级“红油面皮”系列产品形态、包装及营销方式,成功将其打造为热销产品,开创了一个新的方便面品类。至2021年,该产品系列年销售额约5亿元,累计销售超过1亿份,在2021年荣获新国货创新大赛评选的“最受主播喜爱奖”。

而凭借线上渠道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方便米线销量实现持续增长,如了“勾魂米线”“花溪牛肉粉”等多款具有地域特色的方便米线产品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青睐。

此外,2018年,公司的“成都冒菜粉”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评为“中国方便食品创新大奖”。2019年,公司的“阿宽甜水面”获“中国方便食品行业最佳创新产品”奖,其它两款产品“阿宽钵钵鸡”及“流汁土豆粉”获“优秀创新奖”。2020年,公司的“椒麻拌面”“红油凉皮”同时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评为“2019-2020年度方便食品行业最佳创新产品”。2021年,公司的“陕西油泼宽面(方便面皮)”被第二十一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评为“2020-2021 年度中国方便食品行业优秀创新产品”,“红油面皮”获得新国货创新大赛评选的“最受主播喜爱奖”。2022年,公司的“勾魂面(红油、黑鸭、鲜椒)”被第二十二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评为“2021-2022年度中国方便食品行业优秀创新产品”,“成都粉节子”获得Wow Food Awards 2022组委会颁发的创新食品评鉴大赛2022铜奖……

在丰富的品类布局和产品矩阵“加持”下,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多年以来保持相对稳定。剔除执行新收入准则产生的影响后,公司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36.22%、36.30%、34.50%和 36.61%。

公司称,高度分散的销售渠道及客户群体,能够使公司业绩水平在较大的规模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健增长。而凭借良好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及销售回款情况,亦能充分保证公司稳健经营。

创新引领未来 耕耘正在当下

“现在正是消费类企业的黄金年代,最大的特点是创新成本大幅下降。比如以前公司开发新产品想让市场认知特别难,因为没有太多的传播渠道。而且销售扩张只能靠线下,特别慢。创新的成本很高、商业模式变现难度很大。” 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新财富食品饮料最佳分析师董广阳语重心长地继续指出:“如今,好的产品能够快速在互联网上形成口碑效应,全国各地订单会随之涌入,线上几乎没有货架成本。同时,人口结构决定主力消费群体对产品价格的敏感性大幅下降,对品质的要求提高,这给真正做好产品的消费企业以机会。”

2015年至2022年,董广阳团队六次获评《新财富》食品饮料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一名,在券商分析师里享誉盛名。

作为公司本次发行上市的保荐机构,广发证券直言:阿宽食品作为该细分行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性突出,其核心生产工艺均为自主研发并已取得多项发明专利,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行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值得指出的是,随着公司业务规模及销售业绩持续增长,公司还着眼长远积极实施股权激励措施将公司的发展与员工利益更紧密捆绑,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确认较大额的股份支付费用:分别达到为1,211.48万元、1,255.74万元和1,117.16万元,分别占到对应期间利润总额的40.65%、13.62%和15.85%,这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对应期间的短期业绩表现。

天风证券研究报告亦指出:方便食品企业/品牌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不是昙花一现,产品力是抓手,供应链带来规模空间,消费群体影响着增长的难易程度。阿宽食品作为中高端方便食品后起新兴品牌,在强大供应链加持下能够做到逐步线下渠道扩张转型,实现线上线下兼备,在“懒人经济”等新商业模式加速催化下加速抢占市场份额,深耕年轻消费群体心智打造品牌势能,以红油面皮等大单品为抓手,不断进行全渠道拓展。随着产能扩张,后续公司业绩有望加速成长。

星光不负赶路人,征衣未解再跨鞍。相信,以匠心品质引领消费升级、持续以优质产品铸就消费者舌尖上健康生活的阿宽食品将继续书写好属于自己“春天的故事”。(全景网/龚璨)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