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各带一个姓取名(你觉得“父姓+母姓”的取名方式怎么样呢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你觉得“父姓+母姓”的取名方式怎么样呢

今天看到一个话题,据说“父姓+母姓“成为了取名新潮流,不仅意义深远,而且可以大大节省脑容量的损耗,父母给孩子取名字再也不用发愁了,更不用花钱请什么大师!

例如,蔡徐坤。想必大家都知道是谁吧,不仅人帅,有才华,唱跳俱佳,而且是当下流量小鲜肉。不知道你得知他的名字由来是因为“爸爸姓蔡,妈妈姓徐”,是不是又多吃了一把狗粮呢?

说实话,“父姓+母姓“的方式取名还挺有爱的,总会潜意识里营造出一种家庭和睦、幸福美满的画面。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微醺:爸爸姓司,妈妈姓君,我叫司卿君,我妹叫司慕君。

@万安:我爸爸姓金,我妈妈姓钱。如果是父姓+母姓的方式取名我岂不是要叫金钱……不敢想象!

@灰灰:姓包的和姓蔡的,你是准备叫菜包呢,还是叫包菜?姓范的和姓何的,你是准备叫盒饭还是叫饭盒啊?类似这样的取名方式确定不是来搞笑的吗?

@你的女孩:额……我爸爸姓陈,妈妈姓莫。组合起来不就是陈莫(沉默)了吗?现在想想,真的很感谢爸爸妈妈没有用这种图省事的方式。

@迷人的魅力:我爸爸姓白,我妈妈姓马,如果当时取名是按照这个潮流来的……我是不是应该找个王子?

@小葵:我爸爸姓李,我妈妈姓于,合起来不就是李于(鲤鱼)了吗?哈哈哈哈哈~

@月色:我爸姓孟,我妈姓刘,孟刘(蒙牛)??不敢想,确定不会侵权吗?嘿嘿~

@滚滚:这个是爸爸妈妈相爱的一种体现,虽然没有经过宝宝的同意,不过试想一下当初肯定很幸福。我看综艺节目,R1SE张颜齐,爸爸姓张,妈妈姓颜,当初说他们在一起就齐了。可后来七七的爸爸妈妈却离婚了,真的很心疼七七,用开玩笑的语气说出最令人难过的语句。哎,这种取名方式也是双刃剑啊。

@向日葵:我同学爸爸姓陆,妈妈姓江,他叫陆与江,感觉霸气里还带点特别,很多人第一次听到都觉得是网名。

@Syringa:有同事叫周纪,他出生那天是父母结婚两周年纪念日,这个名字既是父母的姓氏,也有周年纪念的意义,是不是很酷!

@侏罗纪:这种组合取好了很棒的,取不好让人默默撇嘴。比如我妈妈姓毛,所以这种方式我很困扰,哈哈哈哈~

“父姓+母姓”成起名新潮流,重复率是降低了,但新的问题也来了

小郑和丈夫因为给孩子取名的问题,非常的头疼 。他们希望孩子的名字能够有特殊的代表意思,所以最后选择用“父姓+母姓“的结合来取孩子的名字。 因为丈夫姓雷姓而自己姓郑,所以无论怎么组合都不合心意。

在思考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后, 他们决定给孩子取名为“雷震子。 本来以为这个名字又独特又朗朗上口,可没想到孩子在上学后却因为这个遭到周围朋友的嘲笑, 以至于孩子多次吵闹着要改名。

家长给孩子取名的时候,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喜欢选择“父姓+母姓“结合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又存在着哪些弊端呢?

1)追求特殊性

很多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的名字能够相对比较独特, 不至于在人群中“一抓一大把“。所以他们会选择用父母双方的姓氏结合来取名, 这种名字的重复率会比较低, 让家长觉得这有利于孩子在人群中比较“亮眼“,也有更高的专属性,这也是现在取名多喜欢使用“父姓+母姓“的重要原因之一。

2)特殊寓意

喜欢给孩子起名字使用是“父姓+母姓“相结合的父母, 主要也是想表示孩子是父母双方爱情的见证,也象征着夫妻双方相爱的结晶。 除此以外,这个组合形式因为带有美好的寓意,所以也能够展示出父母对于孩子的祝福。

1)大部分姓氏组合比较“谐音化“

父母在给孩子起名字时都都注重着孩子名字要比较朗朗上口 ,这样有利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与人的交往。也就是说在取名字的时候父母会讲究一个“易读性“,避免孩子的名字被叫不出来。

然而因为父姓加母姓的结合来取名字,范围比较的狭隘, 所以讲求读起来流畅简便的父母,就容易将孩子的名字取的比较“谐音化“, 而有些谐音会导致孩子陷入尴尬的情况, 像是高姓和郭姓的父母给孩子取名为“高压锅“。

2)“父姓+母姓“取名强硬拼凑致违和拗口

很多孩子的名字中使用“父姓+母姓“,除了一部分人的名字属于谐音外, 另一部分的名字往往因为强拼硬凑,所以完全没有特殊的寓意 ,从而给人造成一种违和感。由于父母的两个姓氏连在一起组合名字想要有特殊的寓意且发音流畅是比较有限的。 从而就导致了名字被读起来显得拗口,也展现不出特殊的寓意。

而这种名字在孩子的人际交往等方面上,都会带来一定的麻烦。很多人因为名字的违和感而无法很好的进行记忆, 导致孩子的名字虽然特殊,“可记度“也比较低。

虽然选择用“父姓+母姓“给孩子取名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然而这其中的弊端却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名字的好坏对于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所以父母要注意取名字时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我是尼莫妈妈 育儿 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父姓+母姓”成起名新潮流,名字虽好,却易造成父母之间的争端

文|米粒妈妈日记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中国人在起名上也颇有研究,并且流传至今,尤其是古时候的文人墨客更是写出了很多诗词佳句,值得我们后人去参考和借鉴,例如:诗经、楚辞等等都是现在人取名可以借鉴的不二选择,随着时代的进步,父母在给孩子取名上已经不再拘泥于诗词名句,而是更大胆的去创新,一种新的起名方式就此诞生,还引领了起名的新潮流。

这种方式就是“父姓+母姓”,的取名方式,举个简单点的例子:如果父亲姓李,母亲姓郑,孩子的名字就有可能是“李郑”或者在中间或末尾,加一个字,变成孩子的名字,这种方式虽说比较别出心裁,也将父母的姓氏,融入其中,但有时也会遇到尴尬的问题,引起父母之间没必要的争端。

李女士在给孩子起名的时候,就因为宝宝的名字和丈夫大吵了一架,丈夫姓杨,那么一般来说孩子应该随父亲的姓氏,但是李女士却坚持用父姓+母姓的方式来给孩子起名,那么“杨李”放在一起多少还是有些别扭,但是“李杨”放在一起却很通顺,但是“李杨”这个名字,杨先生又觉得有些俗气和普遍,为此两个人在孩子名字上面大吵了一架,最终杨先生妥协了,让孩子随了妈妈的姓。

1. 名字听起来比较生硬

其实父姓+母姓这个组合,很少有匹配度比较顺口的,就拿王姓和李姓来说组合成“王李或者李王”都不顺口,还有赵姓和周姓,组合的名字“赵周和周赵”也比较生硬,还很难听,所以姓氏的组合虽然比较流行,但是对于很多姓氏局限性非常大,还有些都不能称得上是名字,所以不建议父母用这种组合给孩子取名。

2. 容易影响父母之间的争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