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是什么?马姓的历史起源于哪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马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是什么

马姓来源:

马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起源于战国时期,其得姓始祖为赵奢,而马姓最早的发源地是在河北邯郸地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类的不断迁徙,马姓现如今已成为遍布全国各地的一大姓氏。

马姓历史名人:

1、马援:(前14—49年)汉光武帝时,拜为伏波将军,世称“马伏波”。

2、马融:(79—166年)东汉经学家。

3、马腾:三国时期军阀之一,亦是马超、马铁、马休之父。

4、马超:(176—222年)征东将军马腾之子,三国时蜀汉武将之一。

5、马谡:三国时蜀汉将领,因失守街亭被诸葛亮所杀。

6、马钧:(又作马均)三国时期曹魏发明家,曾发明水车、指南车,有「天下之明巧」称号。

7、马元贽:唐朝中叶宦官。

马姓分布

马姓开始活跃于河北南部,秦朝初移民陕西,并以陕西兴平(古扶风地)为中心繁衍发展。东汉时马姓已越过武陵山由湖南进入贵州,至南北朝时,马姓已分布在长江以北和西南广大地区。唐宋时代,马姓由河南过江西进入福建和广东,清初入台湾。

宋朝时期,马姓大约有6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排在第二十五位。马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马姓总人口的14.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山西、河南、河北,这四省马姓大约占马姓总人口的52.1%;其次分布于陕西、四川、江西,这三省的马姓约占马姓总人口的22.4%。全国形成了黄河流域和江西两大马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山东仍为马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马姓人口的15.6%。主要分布于山东、浙江、河北、江苏,这四省大约占马姓总人口的48.2%;其次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约占马姓总人口的23.8%。全国仍以黄河流域为主要聚集区,但在东南地区的江浙重新形成了另一大块马姓人口聚集中心。

马姓的历史起源于哪里

马姓起源:
起源主要有三:①出自嬴姓,颛顼裔孙伯益之后,始祖赵奢,以祖上爵号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古代战国时期,赵国有个将军叫赵奢,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战功赫赫,而受朝廷封于马服那个地方享用地的物产,就是现今河北邯郸一带。赵奢受封后人们也称他马服君,他的子孙更是用马服当作姓,称为马服氏。又后来省去了服字,世代姓马,称为马氏。②出自他姓改马姓。如汉代马宫,本姓马矢,至马宫以仕学显,改姓马。(3)出自少数民族。如金朝金朝西域人马庆祥,入居临洮狄道(今甘肃境内),成为马姓一支;蒙古人月乃和,因其祖在金末为凤翔兵马判官,遂改姓马氏,取名祖常;回族中马姓为最常见的姓氏之一,有“十个回回九个马”之说;清代满族人中的马佳氏,后改姓为马;其他如蒙古、黎、满、普米、东乡、阿昌、藏、土、撒拉、保安、朝鲜、瑶、壮、布依等民族,也都有马姓。
始祖:马服君(赵奢)。
马姓聚集地(迁徙分布):
马姓最初发祥于河北邯郸一带。在战国末期,马姓子孙就已有一些迁居陕西咸阳,在此后的时期内,马姓不断得以发展,并且有许多成为当朝高官。家族逐渐得以兴旺,并且最终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在西汉时,马姓中又增添了由马矢姓改姓马而来的一支,也逐渐得到壮大。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姓除在扶风茂陵成为望族外,还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江苏、浙江等省的一些地方,同时汉代时期,马姓宗族大举西迁到西北地区,后来再度东迁到黄淮地区。唐朝末年,王潮、王审知入闽,有河南马姓人随同前住,在福建安家落户,后发展成为大族。许州鄢陵(今属河南)人马殷从军作战,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被封为王,建立楚国,包括现今湖南全省,广西大部及广东、贵州部分地区,从而使马姓在广大的地区内得到巨大发展,分布于各地。宋代以后,闽、粤地区马姓逐渐增多,到了明代,马姓族人得以进一步发展,遍布于福建。至清代,马姓开始有些移居于台湾,进而又远徙东南亚及欧美。当今马姓主要生活在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目前马姓人口列全国第十九位。

百家姓中姓马的来历

一、出自嬴姓

舜帝时候,伯益因帮禹治水有功,又为舜驯服鸟兽,被舜赐姓赢氏,赢姓出现,舜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舜帝,姚姓,舜,以地取姓为姚,其后代即以姚为姓。马服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块土地,位于今天河北省邯郸市西北的紫山。

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于公元前270年率军在秦、赵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赵惠文王因此把马服一地分封给赵奢,并赐其号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等。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后又改为单姓“马”。

2、源于官位

出自西周时期官吏马质,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马质,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官位,专职掌管马匹的征收,并负责检验马匹的质量。 在马质的后裔子孙中,把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马质氏,后来简化为单姓马氏,世世代代相传至今,也是历史久远古老的姓氏之一。

3、源于改姓。

出自汉朝大司徒马矢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改姓为氏。汉朝有个大司徒叫马宫,他本为复姓马矢氏,后马宫以仕学名扬,遂省文去“马矢”中的“矢”而改单姓马氏,其后裔子孙世代相传至今。

也出自他姓改马姓。如汉代有汉戚人马宫,本姓马矢,至马宫以仕学显,改姓马。两晋之后大量司马氏改为单姓马姓。元末明初阿拉伯传教士哈木则巴巴从西亚来到东乡龙山(现甘肃省东乡县坪庄乡哈木则岭村)定居。

在哈木则巴巴的影响下,龙家山周围先后有八坊的北方少数民族皈依伊斯兰教,这些少数民族人的绝大部分人仍保留了原来的姓氏,但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改姓,如其中的东乡县贾家村 贾姓少数民族人改信伊斯兰教后改掉了原来的姓氏而改姓马,时至今日,贾家村已无贾姓人而只有马姓人了。

4、源于少数民族

源于回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姓,回族中马姓这么多,主要与阿拉伯、波斯人名的音译,特别是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音译有关,因为马与穆谐音,所以明代许多著述中都将穆罕默德译作马哈麻。很多回族人便选用了“马”姓,大大增加了“马”姓的人数。

出自清代,满族人中的马佳氏,改姓为马。满族的马姓跟地名有关,据说在西汉时期,在当今的吉林省境内,有一个夫国,这个国呢,他们也是以养名马出名,而且他们还把官叫马加、狗加、牛加,以六畜为官名,迁入这个地区的女真族,都以这个地名为姓了,所以它也算是同姓不同宗。

5、源于西域

据《姓氏考略》记载,西域古有“马”姓,后西域有姓“马”者入内地,即以“马”为姓。

扩展资料:

马姓名人:

1、马良(187-222年),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马谡之兄。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而马良是五人中最为出色。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因此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

2、马超(176~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东汉末年军阀、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卫尉马腾长子。少年成名,健勇善战,多次拒绝曹操征召。

3、马化龙,曾用名马朝清(1810年12月15日-1871年1月13日),哲合忍耶第五辈穆勒师德,教内称十三太爷,经名“穆罕默德·艾依乃玛·阿俩毛俩乎”,道号“托布尔·屯拉”,尊号“赛义德·束海达依”(即殉道者的领袖)。

4、马世龙(1594年~1634年),明末将领,字苍渊,或苍元,汉族将领。宁夏卫(今宁夏银川)人。由世职武举中试,历任宣府(今河北宣化)游击,永平(今河北卢龙)副总兵,署任都督佥事、三屯营(今河北迁西西北)总兵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