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你如何理解“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句诗词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你如何理解“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句诗词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出自宋代词人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想要理解这句词,须将其放在相应的语境中去。《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暮春时节闺中少妇思念远方的丈夫,面对眼前景象而惆怅感伤的心情。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全词如下: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词的大意是:

幽深的庭院究竟有多深,茂密的杨柳被烟雾笼罩,帘幕无数重。车马络绎不绝的游玩处,因楼高而看不见章台路。

三月的暮春雨急风狂,黄昏时遮掩门窗,也留不住春天的脚步。满眼泪水向花询问,花却不语,花片纷纷飘落飞到了秋千那里。

词意赏析:

  • 上片:“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三个“深”字写出了庭院的幽深程度,那是相当的深啊!究竟有多深呢?被一堆烟气朦胧的杨柳掩映着,帘幕有无数重。“堆”字写出了杨柳的浓密。这三句词既是在写景,又是在向读者展示词中少妇的居住环境,怎一个“深”字了得?

  •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玉勒雕鞍”指的是精美的车马;“游冶处”:青楼;“章台路”:代指青楼。这两句词写的是少妇的丈夫如今所在的地方:青楼。丈夫在外面花天酒地,少妇却独自在深闺中伤心叹息,为下片的抒情作了铺垫。
  • 下片:“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三月暮”点明了时节,“黄昏”点明了时间,“雨横风狂”点明了天气。三月的暮春,春天将逝。黄昏时分雨急风狂,少妇掩住门窗,也无法留住即将消逝的春天,暗含有少妇对时光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和惋惜。
  •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面对着将要逝去的春光以及稍纵即逝的青春,少妇见花落泪,想向花问个明白。然而花是无情之物,怎能懂得少妇的心情,因此始终不语。花不说话也就算了,还纷纷飘落飞到了秋千那里,就像远方的丈夫,一点不顾及家中的妻子,自在地在外边快活。所以,少妇的落泪,不仅是由于花,更主要的是缘于无情的丈夫。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什么意思

泪眼注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自北宋词人欧阳修的作品《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此词描写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上片写少妇深闺寂寞,阻隔重重,想见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写美人迟暮,盼意中人回归而不得,幽恨怨愤之情自现。全词写景状物,疏俊委曲,虚实相融,用语自然,辞意深婉,尤对少妇心理刻划写意传神,堪称欧词之典范。

这首词亦见于冯延巳的《阳春集》。清人刘熙载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艺概·词曲概》)在词的发展史上,宋初词风承南唐,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欧与冯俱仕至宰执,政治地位与文化素养基本相似。因此他们两人的词风大同小异,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此词据李清照《临江仙》词序云:“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李清照去欧阳修未远,所云当不误。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