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八雄:中山国是何来历?明朝的真定府在哪里包括如今的哪些地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战国八雄:中山国是何来历

中山国非常特殊,是在东亚一片黄种人的海洋中一个白人之国,是白狄在春秋战国时代所建,最早的白狄人是生活在辽阔东欧草原上的雅利安人,由于气候变迁而不断裹挟着古羌族等一些少数民族东迁,他们先是来到陕北绥德,最终来到中国河北省太行山一带,因国中有山而名“中山国”。

具体来说,这个国家地处太行山以东的燕、赵之间,东邻燕国,其他三面为赵国所包围,国都原来在顾(今河北定县),后迁都灵寿(今河北灵寿城西南)。

2400多年前,即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建国称公,据记载,他们的风俗诡异,与中原非常不同。“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偎倚不休息,终日欢乐歌之又好悲。”——这是一个一开始就自带悲剧色彩的国家。

1

由于和周围的黄种人文明非常不同,中山国的存在始终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立国仅7年,就于公元前408年被并不接壤的魏国所灭。魏文侯派太子为中山君,三年后又改派少子挚,后来挚被立为魏国国君, 这就是著名的魏武侯。

中山国的残余退入太行山深处。

中山国落入魏国手中,赵国在旁边看着极为不爽,认为魏国不应该在赵国境内有中山这么一块飞地。因此赵国暂时抛弃了种族成见,暗中谋助中山复国,他们为中山人提供了中原先进的冶炼和兵器制造技术,中山人也励精图强,于公元前378年或稍前,中山恒公(武公的儿子)带领族人击败了魏军后复国,并把都城迁往灵寿。下为灵寿都城复原图?

在灵寿中山王墓中出土的错金铜版“兆域图”,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建筑平面设计图,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比例尺的建筑图,这大大超越了当时中原诸国文明。?

2

中山复国了,曾经的盟友赵国却翻脸了——因为中山国人是白种人,文化又和赵国迥异,且在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赵国自然不能容忍存在这样一个国中之国。

于是赵国联合燕国屡屡攻打中山国。中山国为保卫自己,在公元前369年(赵成侯六年)建了一道长城,它大体上纵贯于保定西部太行山东麓的涞源、唐县、顺平、曲阳四县。《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成侯六年,中山筑长城。”?

中山国长城高约3米,宽0.5-2.5米,和中原各国用夯土筑城不同,中山国是砌石块做边墙,中间用碎石填充,类似于古罗马为防卫蛮族所建的哈德良长城。有意思的是,中山国这道长城是中国历史‬最早的长城之一。?

依靠坚固的石砌长城,中山国勇敢地捍卫自己的国家,与大国对抗。《战国策》记载:中山全民奋起迎战燕、赵,“南战于长子(今河北临城),败赵国;北战于中山,克燕军,杀燕将。”

中山国仅是“千乘”之国,而敌人为两个“万乘”大国,居然能再战再胜,可见复国后的中山士气之盛!中山国此时拥有2250乘马车,2万2千职业军人,22万5千民兵。其实力已经超过宋国,中原的黄种人各国被迫承认中山国———公元前323年,魏、韩、赵、燕、中山五国君主一起称王并互相承认,史称“五国相王”。中山国正式成为战国八雄之一。

3

赵国虽然口头上承认了中山国,但仍视中山为心腹之患,必欲除之以后快,赵武灵王图变胡服时就说:纵使世人都嘲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命赵袑为右军将、许均为左军将、公子章为中军将,自己亲率三军突破中山国长城防线,连下鄗邑、石邑、封龙、东垣四城,中山王(妾子次虫)被迫割四邑与赵国求和。

公元前303年,赵国撕毁合约,再次进攻中山国,经过两年激战,公元前301年,赵军攻破中山国都城灵寿,中山王(妾子次虫)被迫流亡齐国,赵人立中山王尚为傀儡。

公元前296年,赵国干脆废黜了中山王尚,将其迁徙到肤施,中山国自桓公后,传5世,享国200余年时间,至此在黄种人的海洋中宣告灭亡。

中山人也溶解在华夏民族之中。

明朝的真定府在哪里包括如今的哪些地方

【真定府】创置于公元1048年,废置于公元1913年,在公元1235年-公元1368年间的元朝统治时期曾被改为【真定路】,在公元1723年因为避讳雍正帝的名字胤禛,而改名为【正定府】。是一个存在于北宋、金、明、清四朝的【府级政区】,北宋、金两代的【真定府】归【河北西路】管辖,明代【真定府】归属于京师直辖的【北直隶】地区,清代【真(正)定府】归属于京师直辖的【直隶】地区。

明朝【真定府】治所在当时的【真定县】,也就是今日的【正定古城】。在明朝,【真定府】的地位较高,有神武右卫驻扎,是京南一大军事重镇。明朝【真定府】下辖5州、13县:分别是:真定县、井陉县、获鹿县、元氏县、灵寿县、藁城县、栾城县、无极县、平山县、阜平县、行唐县、定州、冀州、晋州、赵州、深州。

另外,5个州分别领有【州管县】(“府-州-县”管理模式),深州领管:安平、饶阳、武强3县,冀州领管:南宫、新河、枣强、武邑4县,晋州领管鼓城1县,赵州领管柏乡、隆平、高邑、临城、宁晋、赞皇6县,定州领管新乐、曲阳、行唐3县。

【下图为正定府文庙大成殿,可能是五代时期的建筑】

可见,明朝【真定府】一共管辖13个府管县、5个散州、17个州管县,共计35个州县,管辖范围还是比较大的。其中很多明朝地名到今天也没有多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大致上也便可以根据这些明朝地名与《中国历史地图集》里的地图,对照出明朝【真定府】在今日河北省的大致范围,它包括:

  • 今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下辖的:正定县、晋州市、栾城县、藁城县、石家庄市区、鹿泉市、赵县、无极县、新乐市、行唐县、灵寿县、平山县、井陉矿区、井陉县、元氏县、赞皇县、高邑县;

  • 今日河北省衡水市下辖的:深州市、安平县、饶阳县、武邑县、武强县、衡水市区、枣强县、冀州市;

  • 今日河北省保定市下辖的:曲阳县、定州市、阜平县;

  • 今日河北省邢台市下辖的:柏乡县、隆尧县、宁晋县、新河县、临城县、南宫市。

可见,明朝【真定府】大体上被明朝【保定府】切入了一条窄窄的突出部(今深泽、辛集一带),并领有如今石家庄、衡水大部分地区以及保定西南边、邢台北部的一个位于冀中偏南的【府级政区】。

以上便是明朝【真定府】的基本信息

如果您觉得对您有帮助的话,一定要点赞支持哦

井陉县和灵寿县哪个离石家庄近

井陉近。

石家庄的矿区被井陉所包围,可以说离石家庄距离为零。

中山国王陵中出土过哪些国宝级的文物有何价值

一封来自两千多年前的“石头信”。

河北平山县三汲乡,暴雨把村民刘西梅家的田埂冲了个缺口。

“叮”的一声,打算在旁边的荒地里取土填埂的刘西梅一锹下去,

却挖出了一块个头挺大的鹅卵石。

鹅卵石常见,带字的可没见过。

可是问谁谁也不认识上面的字!

稀罕劲儿一过,村民们就渐渐地忘了这事。

三十多年一晃而过。

1974年的冬天,趁着农闲,

村民们打算平整一下自家的土地。

不然地力跟不上,就会出现大小年的情况。

总要取些新土翻到自家田地里。

一来二去的,大家就都瞄上了村外的那几个大土墩子。

土挺好,就是土里老是有些大瓦片子挺招人烦。

正在村民们对这些大瓦片不胜其烦的时候,

这些瓦片却引起了当地文物管理部门的注意。

因为这些在村民们眼中的大土墩子,很有可能是古墓的封土堆。

再放任村民们取土,很有可能对古墓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刘来成研究员到达现场之后,

真的是又高兴又着急。

凭着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

他很快判断,这些大瓦片都是战国时期宫殿才能用的瓦。

基于这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