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知识科普(乒乓球底板用什么木做最好 科普小知识送给你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乒乓球底板用什么木做最好 科普小知识送给你

1、桧木,用来作底板材料由来已久,多分布于台湾、日本以及北美,其中尤以日本的木曾桧山谷的桧木品质最好。其纤维细长,纹理笔直,年轮明显,木质柔软,被众多器材生产商选作单层球板及碳素球板面层的制作材料。

2、椴木,多产于中国和北美,材质轻,纹理直,质地软,强度虽弱,但是从合板制作上可使其转化为优点,压制成硬软适中,既有弹力又较吃球的合板。20世纪80年代末期,椴木底板在国内市场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底板选材一般都会涉及到椴木。

3、桦木,弹力、硬度不错,单独使用太重,与质地轻的材种混作合板较好。

4、杨木,弹力和硬度较弱,一般适用于合板制作来调节底板的软硬度。

5、云杉,产自北美,木质坚挺,木纹平直,年轮均匀、密实。

6、桐木,主产于亚洲,质地疏松,材质柔软,强度低,弹力相对来说比较差,一般用做底板的芯板材料,然后拿材质较硬的木材和桐木搭配,合理利用材料的性能制作出高弹、轻型底板。而大多数欧洲底板的芯材是采用非洲加蓬生产的阿尤斯,其木材纤维纹理较长,纤维之间棕眼明显,比桐木的分量略重,木质较软,但是承压能力较强,有明显的弹性。

本人是乒乓球新手,求科普乒乓球的规则,比如怎么算输赢

现在的乒乓球规则就是。谁先赢11个球谁胜利,每个人发球的机会是两次。如果两个人都赢得了第11个球,那么。就要接着往下打。谁先超过对方两个球谁就赢了。

残奥会乒乓球项目如何分级

目前残奥会乒乓球项目分级如下:

乒乓球面向群体为身体或智力残障的运动员。C1级至C5级全部为轮椅运动员。C6级至C10级为站立运动员。C11级为智力残障运动员。轮椅和站立不同级别中,数字越小代表运动员身体残障对其比赛的影响越大。

项目特殊性:

发球是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重要环节,残奥会乒乓球比赛也是如此。根据奥运会规则,发球时球必须放在张开的手掌中,向垂直于桌面的空中抛球,高度至少16厘米,然后击球。在残奥会乒乓球比赛中,由于这个动作无法实现,运动员可以把球放在肘部或球拍上抛球。

运动员风格、打法各异,以适应残疾缺陷。他们可能使用轮椅、假肢或拐杖等辅助设备,也可能把球拍含在嘴里。

由于轮椅组运动员所处的位置相对较低,因此他们的速度比站立组要快,这对运动员各个方面的技术水平都构成了挑战。另外,乒乓球也为智力障碍的运动员设置了一大类比赛。

值得一提的是,残奥会乒乓球比赛使用的球桌和球网的尺寸与奥运会完全相同,但是有一处为轮椅运动员做了修改,那就是桌腿位置向内移位,距离台板内沿至少有40厘米,以防止运动员在靠近时撞到桌子。

残奥会乒乓球项目的竞赛规则:

国际乒联制定的竞赛规则同样适用于残奥会乒乓球比赛,只是对轮椅选手稍有调整。残奥会乒乓球站姿组和智障组与奥运会乒乓球赛规则完全相同,坐姿组规则有一些变化,首先是使用轮椅,其他特殊规定如下:

单打发球

出现以下情况应重发球:

(1)球(跳一次或多次)从接发球的边线越出;

 (2)球在接发球一边弹回球网方向;

(3)球停在接发球员的比赛台面;

(4)如果一个合法发球从靠近助理裁判员的接发球员的边线越出,由助理裁判员判定重发球。但是,如果接发球员在球从其台面第二次跳起越出边线前击到了球,该发球被认为是合法发球,不重发球。

双打发球

出现以下情况应重发球:

 (1)球在接发球员一边弹回球网方向;

(2)球停在接发球员的比赛台面上。

但是,如果接发球员在球第二次跳起前击到了球,该发球被认为是合法发球,不重发球。

 双打比赛

(1)当发球员发出合法球,接球员予以合法还击后,轮到回击球一方的任何一位都可以合法还击;

(2)运动员的轮椅不得越出台面中线的假想延长线。否则,裁判员判对方选手得分。

以上内容参考 中央人民政府-北京残奥会乒乓球项目介绍    

「科普」乒乓球不同胶皮的分类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依赖器材的竞技性 体育 活动。网传“技术好,铲子也能打过你”的说法,近十几年看来确实荒谬。

五六十年代,乒乓球运动尚处于发展早期,对器材要求不高,但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以及近现代乒乓球运动规则的改变,乒乓球器材更新日新月异。

1、 乒乓球器材有哪些?

常见的器材包含底板、套胶、单胶皮、单海绵、护边、球台、球网、乒乓球、地胶以及包含球鞋、球服在内的相关附属设施。

2、乒乓球胶皮的分类有哪些?

乒乓球胶皮大的方向分为反胶、颗粒胶。反胶又分为粘性胶皮、半粘半涩胶皮、涩性胶皮以及防弧胶皮。

颗粒胶皮分为颗粒单胶皮、颗粒套胶。其中颗粒面主要有正胶、生胶、半长胶、长胶以及固化颗粒,固化颗粒胶皮因为其摩擦系数等不符合国际乒联规则,现在已经被禁用,但广泛存在于业余球友之中。

有图有故事,聊聊乒乓球,区分正胶、生胶、长胶

随着东京奥运会结束,最近中国各地重新燃起了“乒乓球热”,耗子哥也本着减肥健身的心态重拾了球拍。但最近在自媒体平台上吹水,发现乒乓球虽然被誉为“国球”,但99%的大众却对乒乓球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

例如日本很火的乒乓球女运动员伊藤美诚,比赛的解说会告诉大家,伊藤美诚的球拍反面使用了“生胶胶皮”。但很多读者对什么是“生胶胶皮”却是完全懵逼的。

前段时间也有个网友问了我这个问题,耗子哥在网络上搜索了一番,结果发现这方面的科普居然是个空白!恰好我8~9年前玩球的时候买了一些颗粒套胶,并且自己是摄影爱好者,有能力拍摄微距照片,今天就亲自动手,帮乒乓球爱好者填下这个“坑”吧。

很多人只知道乒乓球拍有“光滑的胶皮”跟“颗粒的胶皮”之分,其实具体地讲,“光滑的胶皮”是反贴的胶皮,它把颗粒的一面朝内贴了,所以叫“反胶胶皮”。而“颗粒朝外”的胶片,是正常粘贴的胶皮,所以叫“正胶胶皮”。

“正胶胶皮”是乒乓球运动最早出现的胶片类型,最早期的乒乓球拍很多都是木板贴羊皮制成的。随着橡胶工业的发展,在上世纪30时代开始,带颗粒的橡胶皮取代了羊皮,并由于它更佳的摩擦力,诞生了“削球打法”。

大概20年后,又一个革命性的发明诞生了——有人发现在胶皮与木板之间加入一层海绵,可以使运动员击球的力量更大,旋转更强!日本人对此钻研最深入,又发现把胶皮反过来贴在海绵上,可以获得更强的旋转。这便诞生出“反胶胶皮”。

在正胶胶皮刚刚发明的时代,欧洲便有少量的人尝试不同的颗粒设计,创造了长胶胶片。(张燮林采访时说的)但在那个时代乒乓球的旋转很弱,所以长颗粒的胶皮没有人重视,也不成气候,很快就泯没于 历史 的长河之中。

而“长胶胶皮”的第二春,则源于一场意外。国乒老前辈张燮林跑去红双喜领胶皮,恰好看到一些反胶胶片由于制造失误,颗粒过长,送去报废处理。他一时好奇就弄了一些“次品胶皮”贴在球拍上玩,结果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