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炎帝蚩尤(盘古、伏羲、女娲、黄帝、炎帝、蚩尤、后羿等这些人都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盘古、伏羲、女娲、黄帝、炎帝、蚩尤、后羿等这些人都什么关系

作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很有必要探求中华文化、究根溯源和寻根问祖。盘古、伏羲、女娲、黄帝、炎帝、蚩尤、后羿等人都是远古和上古时期的神话人物,但他们也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有原型的。

钰姐认为,要理顺这七大人物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先逐一了解各个人物的基本情况,以及他们所处的历史年代来进剖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才能清晰解析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一、盘古

相传,天地混沌未分、宇宙蒙沌,盘古就在混沌中孕育成长,如此过了18000年,有一天盘古醒来,眼前模糊一片,盘古很气恼,不知从哪抓来一片大板斧,对着眼前混沌用力一挥,只听霹雳一声巨响,大混沌被破裂开。

轻而清者上升,变成天;重而浊者下降,变成地。当初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给划分开了。盘古担心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立于天地之间,并随之变化,天每升高一丈,地每加厚一丈,盘古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

又说盘古身子长到了9万里长,巍峨耸立,直挺挺撑于天地间,不让天地有重归混沌机会,他就这样孤独挺立。又过了18000年,天地构造成形,盘古不用担心天地会再合拢了。

由于实在太累,盘古需要休息就倒下了......

这时,盘古周身发生巨大变化,口中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手足身躯变成大地四极和五方名山,血液变成江河,筋脉变成道路,肌肉变成田地,头发变成星星,浑身汗毛变成花草树木,牙齿、骨头、骨髓等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湿润的宝玉,就连他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的神话传说,让人动容。而关于盘古的各种典籍记载至少有几十种,如《三五历纪》《太平御览》等,学者们也是众说纷纭。但不管怎样,总体信息指向:天地万物是盘古所造,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让新诞生的世界丰富而美丽。

在中国神话传说里,盘古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长期由人们口耳相传,直到三国时,才由吴国文人徐整记录下来,徐整的《三五历纪》《广博人物》等还记录说盘古形象龙首蛇身或人面蛇身等。

综上,盘古生于混沌之初,鸿蒙未判之先,有人说距今约5万年,有人说距今327万年,也有人说距今亿亿亿...年,也就是无从知晓了。

总之,盘古是混沌大气旋转成蛋形生出的创世始祖,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神话之一的创造者。

二、伏羲

伏羲,中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人文始祖,三皇之一(有说三皇为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伏羲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的正神。

伏羲,又名宓羲、疱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等,后世朝廷还称伏羲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

相传上古时代,华胥国有个叫华胥氏的姑娘,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去游玩,看到一个巨大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就有了身孕,怀孕12年后生下1个儿子,这个孩子蛇身人脑,取名为伏羲。但是伏羲女娲是否为华胥氏儿女学术界仍有争议,一般认为伏羲女娲的人属性高于神属性。

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华夏人文的始祖-伏羲。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还制定了人类嫁娶制度,实行男女对偶制,以鹿皮为聘礼;并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植物、居所或官职为姓,以防止乱婚和近亲结婚。中华姓氏自此起源,绵延至今。

伏羲能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占卜八卦,即以8种简单寓义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伏羲还创造文字,以结束“结绳记事”的时代。

伏羲模仿自然界蜘蛛结网而结绳为网,用于捕鸟打猎,教会人们渔猎方法;伏羲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团结统一华夏各部落,有神圣之德。

伏羲还创立了中华民族的龙图腾,龙的传人由此而来;伏羲还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总之,伏羲身上标签:人文始祖、华夏创世神、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大智思考者和发明创造者,中国古籍中记载最早的王,等等。伏羲具体生卒年不详,所处时代旧石器时代中晚器,距今约7000年。

三、女娲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相传女娲与伏羲的母亲是同一人即华胥氏,但两人的兄妹关系,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兄妹关系,应是同一区域应神而生的,我们不能亵渎了神灵。女娲伏羲两人结为夫妻,繁衍人类。

相传女娲造人,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因而女娲被誉为中国神话里创造一切生命的“万物之母”,也是永远活在中国文化中的“原型母亲”。

还有,相传因世间天塌地陷,女娲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因而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女娲,不仅是抟土造人的女神,补天救世的英雄,还是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她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能造出70种东西,她的开世造物的本领,让她被称为“大地之母”,她还是被民间广泛崇拜的始母神和创世神。

综上,女娲与伏羲是兄妹也是夫妻,为人类的繁衍和文明等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们都是同时代的创世神,距今约7000年。

四、炎帝

炎帝,姜姓,号神农氏,是中国传说中上古时代的天地共主,与黄帝同为华夏始祖。《国语.晋语》记载炎帝、黄帝:“昔少典娶有嬌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后来,炎黄两部落开始争夺领地,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两个部落由此融合成华夏族即汉族,我们也一直沿用华夏族的称谓炎黄二帝都是中国文化的始祖,他们创造了上古所有的重要发明。

炎帝,对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立农日、分昼夜,定日月等,炎帝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周易》等先秦文献记载,以黄河、渭水、长江流域文化遗存表明,炎帝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创始者,他种五谷为民食,制耒耜耕耘,遍尝百草医民恙,制麻为布御民寒等。后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

炎帝,功昭日月、德泽后世。他开创的农耕文明,让先民改变茹毛饮血、采野果渔猎为生状态,为此走上创造性社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绿色革命”。

尤其,炎帝率领民众鏖战洪荒、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他厚德载物以团结和睦,这些中华民族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源头和典范。

炎帝在神农时代开创的原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炎帝文化,和黄帝文化融合成的炎黄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炎黄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衰,激励一代代炎黄子孙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炎帝与黄帝同为华夏始祖,据查炎帝处于公元前3137年—公元前3227年时期,距今约4700-5200年。

五、黄帝

黄帝,本姓公孙,后改姬姓,号轩辕氏,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属于五帝之首(五帝为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被尊为“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