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泥瓦匠到古寺做工,夜遇白蛇渡劫,第二天就邂逅一美
发布时间: 2023-07-11

清末明初,青城山脚一个镇子里,有一个泥瓦匠,大名许俊林,小名福宝,长得虽斯文羸弱,却做得一手好活,擅长修补老旧房屋。

彼时,山中白云庵因遭逢大雨,房屋垮塌得厉害,大雄宝殿只剩下屋脊尚存、大梁未倒。寺中老尼遣了小尼,奉上丰厚定金,请福宝上山修葺。

福宝跟着小尼,在山中绕了大半日,只见那云山雾海、苍茫缥缈,巍峨山间,有一庵堂,损毁得厉害。

在小尼引领下,福宝拜见了主持后,就在庵堂门口树下,搭建了个临时窝棚——庵堂内都是女尼,他需得避嫌。

福宝是个踏实的,安顿好后,立即就开始了活计,这次接的活,体量很大,他需得抓紧时间,才能在大年三十前赶回家,和老母亲一起吃年夜饭。

就这样,一连忙了几天,福宝手艺好,干起来得心应手,很快就将那大雄宝殿的一角,给处理好了。这活虽然不难,但是有一件事,却让他有些发怵。

不知道是深山古刹,灵气逼人,还是寺中尼众,和飞禽走兽相处得太好。庵堂里,随处可见长虫(蛇)。大的海碗粗细、两丈来长,小的二指粗细、一尺来长,红的、黄的、花的,各色各样。

那些蛇,一点也不怕人,或蜷曲在供桌上,或攀爬在树木上,或侧卧在房顶上,最有意思的,是一条小白蛇,三天两头,往厨房里米缸头凑。

那小白蛇,头顶上有一簇红,看上去就像绽放的凤羽花,好不漂亮。福宝有一次到厨房吃饭,揭开蒸笼,竟然见那蛇躲在里面,叼着一个素菜包子,拉开嘴正往下面吞。

福宝吓了一大跳,转身就跑,却被住持拦住,笑到:“这是庵里最淘气的,你不惹它,它也不会为难你。只一点,别跟它抢吃的就行。”

感情,这是一条贪吃蛇?福宝额头上掉下几道黑线,打那以后,但凡见到这条小蛇,都会跟它说一句:“包子妹儿,我不和你抢食,别咬我哦!”

展开全文

久而久之,那蛇也跟他亲近起来,夜里有时候,还会溜到他的窝棚里,和他“大被同眠”,福宝想,大概是那小蛇怕冷的缘故。

几天晚上,福宝都梦见有个软软乎乎的身子,凉凉的和自己抱在一起,做些不可言说的事情。第二天早上醒来,只觉得头有些昏沉,走路也有些踉跄。

担心自己入了魔障,于是跟庵堂里的老尼,念了几次经文,这才觉得舒爽了些。

一天夜里,雷声大作,风雨交加,福宝缩在窝棚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不知怎的,小白蛇这几天都懒洋洋的,头上还长了两个包包,似乎有东西要从里面破土而出。

福宝拿素包子逗它,都没什么精神,看上去蔫蔫的,晚上也不到窝棚来了。

因着心中有事,腹中又有些胀痛,福宝起来,顶着大雨,到庵堂后面解决内急。

事毕后,往回走的路上,突然见庵堂门口的大树上,一道白光冲天而起,揉眼睛一看,居然是条白蛇,水桶粗细,缠在大树上,脖子高高扬起,向着夜空发出“嘶嘶——”的叫声。

那蛇头顶,有一簇红色凤羽花,两只玲珑小角上,光华流转。

再往天上一看,只见风起云涌、电光密布,声势浩大,仿佛要毁天灭地。

忽然,一道电光,轰然劈下,福宝心中一紧张,张口喊道:“包子妹儿!小心!”

那蛇仿佛听见,回头看了一眼,然后游动蛇尾,主动往那雷光而去。只见一道道天雷,狠狠劈在蛇身,不知道劈了多少次,许是受不住了,那蛇轰然从天空掉落,摔在地上,缩回一尺来大小。

蛇身上,到处都是撕裂的伤口,深可见骨,好不凄惨。福宝赶紧跑了过去,将那蛇捡起来,抱在胸口,推开庵堂大门就往大雄宝殿跑。

他听老人说过,但凡天地灵物渡劫,若有佛光庇佑,说不定能逢凶化吉。那雷追在他身后,左一道、右一道,炸得一路上石块纷飞。

一口气跑进大雄宝殿,将那白蛇放在佛前供桌下,福宝发现,这大殿仿佛有一层屏障挡着,那雷怎么也劈不进来。

总算是松了口气,这才想起后怕,软倒在莲台前面,不知不觉睡着。

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供桌下的白蛇不见,找了一圈也没找见蛇影,福宝估摸着它是找地儿养伤去了,就没太在意。

接着干活去!早早干完早收工!福宝到窝棚里,拿出自己的家伙事儿,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这一天下来,也没认真吃个饭,傍晚的时候,小尼告诉他,厨房里还有剩菜,特意给他留的。

福宝谢过,收拾好家伙,已经月上柳梢头,这才往厨房而去。推开门,只见用饭的小桌上,竟然摆了四五盘素斋,并一盘白白胖胖的大包子。一个漂亮的女尼,坐在桌前,冲他招手道:“快来吃!”

在庵堂里,从来没见过这个女尼,福宝好奇道:“师傅,您怎么称呼?”

那女尼笑到:“咱们可是一起睡过的,你怎么就不认得我啦?”

福宝面皮子浅,经不起调笑,闹了个大红脸,道:“师傅你别开玩笑啦。您是出家人,六根清净,可不能叫我这凡夫俗子,玷污了去。”

那女尼也不多说,给他盛了碗饭,自己则拿过包子,左一口右一口,吃得甭提多香。

福宝见她吃得香,便想伸手去拿,却被她一巴掌拍开:“吃你的饭,别抢我的包子。这是师父特地给我做的。”

一连几日,福宝都晚上碰见这女尼,每次手里嘴里,都是白白胖胖的大包子,和她粉白粉白的腮帮子,相映成趣,看上去好不可爱。

问她名字,只说师父取的,叫小白,法号悟能。这女尼虽然已出家,却十分活泼好动,经常溜出庵堂,到山里玩耍,从来没见她念过经。

她的食量异常大,顿顿都要吃十几个包子,吃得多了,身材自然横向发展,尤其腰上的肉增加了不少,远了看上去,就像个即将临盆的孕妇。

福宝没少嘲笑,她也不生气,只在晚上,溜进福宝的窝棚,睡着不出来,害得他只能在廊下抱着柱子睡,凄凉可怜得紧。

活总有做完的时候,那日,福宝结了工钱,收拾了行囊,准备下山。小白站在门口,眼圈红红的,状似不舍,或许是最近几日离愁折磨,让她清减了许多,腰上的赘肉都不见了。

福宝张了张嘴,终究还是问了句,要不要跟他下山。小白犹豫了半晌,说自己还要跟师父修行,语罢,从衣袖里掏出一颗莹白如玉的蛋,交给福宝,说好好拿回去孵着,等蛋壳裂开,她就去找他。

福宝接过,笑道:“你若不来,我就将它煮了吃。”

小白亦笑道:“只要你能煮熟,你就吃吧。不过,在我出师前,你若娶了别人,我就再不见你了。”

下山后,回到家里,福宝将那蛋放在枕头边,日日观看,盼望着那蛋壳裂开,然后就可以见到小白。不料,那蛋也是个神奇的,养了一年半载,也没个变化。

有一天,福宝外出,家中老母收拾屋子,见到福宝枕头上的蛋,道难道是家里的老母鸡跳窝,将蛋生到床上来了。于是将那蛋拿了,放到锅里,准备煮了给福宝吃。

福宝回家,找不到蛋,急得跳脚,便问母亲有没有见到他枕头上的蛋。母亲道,锅里煮着呢!

听得这话,福宝只觉得胸口一痛,就往厨房跑去,从锅里捞出那蛋,好在蛋壳没裂,依然莹白如玉,就是不知道内里……

顾不得许多,向母亲道外出有事,转身就往山里跑去。奇怪的是,在山中找寻了十几日,都没能再找到那白云庵的踪影。

悻悻回家,只得将那蛋放好,嘱咐母亲不可再动它。神奇的是,虽然经过开水煮,那蛋却没熟没坏,不过怎么孵,也不见裂缝,不知内里是个什么品种。

岁月如梭,福宝凭着勤劳苦干,积攒下了一点家业,做了富家翁,三十三岁那年,经不住母亲以死相逼,才娶了一房媳妇,不过说来也怪,两口子身体大好,都没能生个一儿半女。

有算命的说,福宝命中,早该有一女,怪哉怪哉。

一天夜里,夫妻二人半夜被婴儿的啼哭惊醒,发现桌上放着丈夫那颗宝贝蛋儿的篓子里,居然躺着一个女娃,手脚乱蹬,哭得欢实。

两口子赶紧起来,将娃娃抱了,妻子纳罕道:“这黑灯瞎火,屋子门又从里面拴着的,谁放了个娃娃进来?”

福宝心里却有些明悟,往孩子的脚边一看,果然有晶莹的蛋壳。顾不得披衣,就打开门冲出去,在院子里大喊:“小白,是你吗?”

可惜,回答他的,是一片寂静,就连虫鸣声,也没有。

第二天,家中老娘,在院子里的墙根,发现了几片蛇鳞,拿去给村里老人看,都说这蛇大得破了天,非得有水桶那么粗!

福宝两口子收养了那个女婴,取名叫包子妹儿,孩子从小就机灵可爱,讨人喜欢。女娃一直长到十八岁,福宝给她说了个人家,出嫁的头天晚上,人却不见了,留了一封书信,说去找自己亲娘去了。

十多年后,有山里人说,看见白蛇渡劫化龙,一大一小,白日飞升、腾空而去。

编者说:

世间上的缘分,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未必所有的缘分,都能有个如意的结局。但是,无论是如意或者不如意,遇见了、经历了,就是圆满。

文中的小白,未尝不是一个大胆、敢爱敢恨的姑娘,遇到了意中人,就不顾礼法要和他在一起。相爱之后,又能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必须要走的路,不会因为男女之情,毁了自己的修行。

定下白首之约,见爱人熬不住寂寞,另娶她人,又能做到不见面、不纠缠,干脆果断,比世间上,总是纠结于“爱没爱过”“为什么变心”的女郎,强上太多。

这大概,就是她能够功德圆满、修成正果的原因吧。


\u003Cimg src='h","('互联网')",0,null,false,{},["Set"],{"POST":16},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