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是现在陕西河南一带的方言吗?哪些汉字现在的意思和古时候的意思不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古汉语是现在陕西河南一带的方言吗

古汉语不完全是陕西一带的方言。至于说是河南一带的方言却很难考证。而陕西话曾经是中国的官方用语,这是经过历史事实考证的。

陕西话曾经被称为“雅言”,《诗经》、唐诗、《史记》等都是在长安所做。因此在背诵唐诗时,用关中语言读起来更有气势,把诗句的意味能够充分的表现出来。在朗读古汉语时,采用陕西关中话,更顺口,更加合拍压韵、效果立显。

这是因为,陕西长安曾经是周秦汉唐的都城,古代建都时间长达1000多年,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许多优秀的历史作品都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并且作者是陕西人,作品中或多或少都会有陕西话在文章、诗词当中。

据历史记载,到唐朝末年,由于社会动荡,五代更迭,两宋孱弱,国度开始南移,长安失去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长安在北宋时,是宋辽边界,在南宋时,是金国的领土。唐朝末年,皇室贵族,文化精英,为避战火,纷纷南下,把陕西“雅言”带到了南方,成为“客家话”。而在北方的关中一带,北方的辽金语言也慢慢的渗透到民间,汇合形成了现如今的陕西方言。

总而言之,古汉语不能说全都是现如今的陕西方言,只能说是唐朝以前的陕西关中的官方语言。由于历史的变迁,人口的流动,陕西方言也会因此发生新的变化,也属于正常的历史语言变迁。

哪些汉字现在的意思和古时候的意思不同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

如:“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去”,古义是“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还有一些字原本是古今异义,但不一定都是:“臭”在古文中原指“香”,但“朱门酒肉臭”此诗句中还是臭的意思。

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

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词义扩大

词义扩大,指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古义被包括在今义之中。词义的扩大是词义演变、造成词义古今差异的最常见的现象。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当今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当今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臣之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亲戚”原是父亲兄弟等亲属,现在指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人。

词义缩小

词义缩小,指今义的范围小于古义,今义被包括在古义之中。词义的缩小是词义演变、造成词义古今差异的最常见的现象。

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当今专指黄金。又如,“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现代只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

词义转移

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当今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庄子》)中的“涕”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了;再如,“闻”,本指听见,是听觉,现一般指“嗅觉”。

感情色彩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当今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名称说法改变

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种说法。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如成语“目不识丁”已改用“眼睛”一词;“寡不敌众”中的“寡”已改用“少”字。

词义弱化

如,“恨”,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当今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当今表示埋怨、责备。

词义强化

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古褒今贬

如,“爪牙”古时指武臣或得力助手,属于褒义,如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而现代汉语中的“爪牙”则是“比喻坏人的党羽和帮凶”,为贬义。

如,“明哲保身”古时指通达事理,洞见时势,善于避威就安,适应环境,是褒义词,如《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而现代汉语中的“明哲保身”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为贬义。

如,“浑浑噩噩”古时用来形容人浑厚严正,为褒义,如杨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周书噩噩尔。”句中的“浑浑”是“浑厚”的意思,“噩噩”是“严肃”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则用来形容人浑浊无知,愚昧糊涂,为贬义。

如:“卑鄙”古义:地位低,见识浅。今义:品德低,含贬。例:《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贬今褒

如,“乖”古时指偏执,不驯顺,为贬义,如《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张。”而现代汉语中则用来形容人听话,安顺。

如,“锻炼”其本义为“冶炼”,古时多用来指玩弄法律,罗织罪名,对人进行诬陷,属于贬义,如《后汉书·韦彪传》:“忠孝之人持心近后,锻炼之吏持心近薄。”而现代汉语中则指通过体育运动是身体强壮,培养勇敢机智的品德,或通过生产劳动和工作实践来提高素质和能力,变成褒义词了。

如,“泼辣”古时指凶悍,蛮横不讲理,为贬义,如《水浒传》(第十二回):“(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辣,行凶。”而现代汉语中多指勇猛,有魄力,是褒义。

名称说法改变

如“市”古义:买。例:“愿为市鞍马”。

如“谢”古义:道歉(也有谢罪,告诫的解释)。

改音变意

如“臭”古义:臭味。例:朱门酒肉臭。

如“臭”古义:香味。例:左佩刀,右备容臭(xiu 四声)。

今意只保留第一种读音和意向

怎样提高自己的古汉语水平来理解古文

这是一个关于如何学习的问题,任何一个文学者好,科研者好,都是要研究过古文的,否则就是没有根,其涵盖的领域太广了,如:文学、中医、历史、戏剧等等。怎么提高自己的古汉语水平来理解古文,这里有一些建议可以给大家参考。

一、工具要有

我们常用的工具可以使用《古代汉语词典》、《古汉语辞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及其它一些实用工具,作为参考实用,对于一些翻译的书也可以作为参考,但!这点非常重要:别人翻译的是别人的理解,不代表完全是原著作者的真实意思,古文一定要自己亲自阅读理解的。

二、有了工具后,就要多些阅读经典著作了,我国历史名著太多了,没有捷径的,就是要多读!还得写读书笔记。多些向有经验、有水准的人士请教、交流,闭门修行是行不通的。

三、当你看了不少古文后,那么要具备一个能力,那就是找规律,懂印证对比。意思是,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说法,那么哪一个最接近事实呢?这就需要不同记载的说法里选出他的共同认知点来。尤其是研究历史类的。再者每个朝代的语言习惯是不同的,要抓住朝代的语言习惯才能准确的理解古文意思。

四、最高深的往往是最简单。很多人有误区,刻意追求高深莫测的东西,包括现在我们看到很多文人、诗人,写的东西比古文还难看懂,难道这样可以体现自己的文化水平?著作面对的是大众群体,都没人看又有什么意义呢?最基础、最经典的著作要反复研究、解读,比如:《大学》、《孟子》、《论语》等这些,大道至简啊!

五、要精读,不要贪多,一个朝代选出一两本代表性的著作,反复研读,搞熟,搞透!那么你再阅读别的古文就像看头条新闻那么简单了!

做到以上几点,相信对你提高自己的古汉语水平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九步连环

古汉语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