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古诗(有人说苏轼《题西林壁》是哲理诗中的精品,你是这样认为吗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有人说苏轼《题西林壁》是哲理诗中的精品,你是这样认为吗

野狐试答

题主好,你的问题很大胆,这首诗可以说是精品,也可以说不是精品。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这是一首 经典之作

庐山山岭连绵,山峰高耸,高低起伏,站在不同地方,看到不一样的庐山,在庐山中看庐山,庐山的真正面目是没法看清的。这首诗即景说理,语浅意深,含蓄隽永,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很强的感染力量。这首诗可以说是这里是中的精品,几十年前,我的老师是这样讲的,我也是这样接受和理解的。

二这首诗很一般

四十岁以后,越来越觉得这首诗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前两句所描写的景很概括,在那座山中,谁都能看到,也都能感受得到,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后两句讲的道理,我们都懂,小时在村口的大槐树下乘凉,听大人们常说:“人在事中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此类的话,道理和老师讲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基本是一样的,也没有像谁说的,揭示了非常深刻的人生道理。

唐诗主情,宋诗偏于说理,但诗歌是以抒情为上,总体而论,宋诗低于唐诗,已是共识的定论了,直接站出来说理就是其明显的弊病。唐诗也有说理的时候,但很含蓄,不像宋诗这样赤裸裸的站出来讲大道理,有强加于人的感觉,令人反感。大概宋代理学发达,说理已成习气的原因吧。唐人就不一样了,孟浩然的《春晓》也包含深刻的哲理,你感觉得到理,但不咄咄逼人,理在景和情的后面,说理也是细无声,没有强加于人的感觉。

三 这首诗很不一般

前几年看了《苏东坡转》、《东坡志林》,读了苏东坡不少诗词,对苏轼有了更多的了解,对这首诗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首诗是苏轼从黄州贬所迁至汝州团练副使,赴任途径庐山之作。苏轼和叁廖等友人同游庐山,留下诗作数首。刚入山,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苏轼很开心,也很奇怪,遂作一绝句“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读《东坡志林》到此处,野狐在书边批语“山中僧俗识东坡,东坡不识庐山面。”

苏轼在庐山盘桓流连十数天,最后游了东林寺,题壁赠诗给摠长老,原诗为“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来第二句改成了“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应当是传抄过程中他人所改,这种情况古已有之,往往是改的更好。

苏轼是古今少有的全才,大才,天分极高,可他心无城府,口无遮难,不懂识人防人,一片赤子之心,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常把自己搞得很狼狈。北宋新旧两党对立,新党打击排斥苏轼,旧党也不喜欢他,混乱复杂的政治形势,让单纯的苏轼很是蒙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苏轼从惨痛的政治生活中感受出来的,是完全不同于我在大槐树下听到的道理。

听到并理解了的道理,和经历过后认识体悟出来的道理,那时有着质的差别。大道理谁都懂,谁都会讲,“一家不知一家难”、“当家才知柴米价”这些话,我们年少轻狂时都常听说过,都懂得意思,可到了自己上有老下有小,在生活的泥坑中负重前行的时候才真的理解了这些话。

文天祥在兵败逃亡中带着《杜工部文集》,在舟中读杜甫诗,深为感叹的说:此情此景才真的理解了杜甫。此刻我也只能说更好的理解了苏轼,发现我原来觉得这首诗平平无奇,是多么愚蠢,真是应了那句话,对那句“无知无畏”,我也有了更真切的认识。

《题西林壁》后两句揭示了什么人生哲理

谢谢邀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揭示了对问题认识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的道理;要想对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必须全面地去思考问题。古时候有个盲人摸象的故事,摸到腿的人说像柱子;摸到尾巴的说像一条蛇;摸到身子的说像一堵墙;摸到耳朵的说像簸箕;摸到牙的说像木棍子……由于摸到的位置不同,对象的形状认识也不同。由于站在庐山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庐山的高低大小也不同,只有全面的看庐山,才能对庐山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人和事,如果对问题没有深思熟虑,没有透彻的了解。不能随意下结论,弄不好有可能以偏概全,得出不准确的认识。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即使纵观全局,也有可能忽略的地方。必须慎之又慎,才能准确的认识事物。

苏轼的《题西林壁》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哪一首诗哲理性更强为什么

这两个人和这两首詩,都很有名气,但是要论詩的哲理性,还是詩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比较富含哲理。

我们先来看看原詩,再细致的分析一下。

先看看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此詩为王安石30岁时所写,当时年轻气盛,借景抒情,对实行新法有着很大的抱复。

我们再来看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时苏轼因乌台案被贬,去黄州任团练副使的途中,来到了庐山,被庐山的美丽景致所感动。到庐山一般都去大寺叫东林寺,那的人多,香火旺盛。而苏轼确偏偏来到小寺西林寺去观赏,西林寺小巧紧湊,也是秀丽玲珑,在西林寺的墙上,苏轼有感而发题写而成。

该詩的前两句主要还是描写庐山的美丽,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就会有不同的各种各样的感受。

詩的后两句非常的有份量,詩人观山之后,借景抒情直抒感情,引出富含深意的人生哲理,真是振聋发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时写下这首詩的时候,苏轼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有借看庐山的感受,说出了不能看一山一壑一川的景致,会总是失之片面,为什么不能看懂全貌,因为我们在这山中,顾此而失彼,难以全面。要全面正确的看清事物,必须要立于之外而不能深陷其中,成为一个耐人回味的哲理,很受人赞美。这些与詩人的人生经历可能有点关联,王安石当时年少气宇轩昂,而苏轼已是老成持重,深有感悟了。

谢谢悟空问答平台!谢谢大家对我的鼓励支持!

苏轼经典古诗《题西林壁》怎样赏析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时所作。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东坡先生虽命运坎坷但生性旷达(别文有述)。其诗取材广泛,视野广阔;诗风清新豪健,夸张比喻,无所不用;可以说是独具风格,成就极高。当时,东坡先生正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面对庐山瑰丽的山水,仍然逸兴勃发,写下了一系列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可以说是庐山观游的总结之作。全诗如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试析:西林指西林寺,在江西庐山上。根据诗题的意思,此诗是题写在西林寺里的墙壁上。

  • 首承二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诗人眼中所见,从正面、侧面、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各个视角看庐山,都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其寓意就是,要不断地移步换形,才能看到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 转结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写诗人的体悟,我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那是因为我身处庐山之中。这是即景说理,寓意为,看问题不能片面,片面只能看到“庐山一角”,只有全面、超越狭小的视角,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