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一句怎么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下一句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下一句是什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论语中没有下一句。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这句话出自《出自论语 颜渊篇第二章》

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翻译:

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回答道:“出门与同仁行礼如见贵客一般,对民如大祭一样凝重,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如此在朝上就不会招谁怨,在家中私下的交往也不招谁恨。”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一定要牢记先生的话。”

扩展资料:

其他出处

论语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提倡“仁”“义”、“礼”、“智”、“信”。《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汉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是儒家学派经典之作。

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论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 《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而且论语教给了后人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黄帝阴符经》、《论语》、《易经》和《道德经》,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籍,它们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天人合一后的智慧结晶。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后面一句是什么啊

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无下文.
参考:1、己所欲之,亦勿施于人
2、己所欲者,亦施于人
3、己所得者,尽施于人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