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仕的真正含义(作为儒家的重要道德规范,“勇”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作为儒家的重要道德规范,“勇”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谢邀。儒家讲三达德:智、仁、勇,与佛家的菩提心:大悲、大智、大勇,异曲同工。

勇的内涵非常广泛,勇分为:上勇、中勇、下勇。重钱好利漠视生命,苟且偷生逃避责任,不讲是非对错只讲输赢,这是下勇,最被儒家嗤之以鼻。中勇是礼貌恭敬而心意谦让,重视中正诚信而看轻钱财,对于贤能的人敢于推荐而使他处于高位,对于不贤的人敢于把他拉下来罢免掉。儒家大勇是杀身成仁无所忧,舍生取义无所畏惧,忠义双全天地钦,浩然威凛大正气!也就是为赴国难、匡扶正义的大勇。

然而,勇德必须与其他德行同时具备才行,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比如孔子说:“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孔子这句话意思是应该用义来约束勇。并谈到勇如果没有义来约束,则君子也罢,小人也罢,都有害无益。

你真的懂“学而优则仕”的意思吗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是《论语·子张》中最有名的一句话。“学而优则仕”很多人都理解为学习成绩优秀就去当官,或者说就能当官。特别是“学而优则仕”这一句经常被父母、长辈、领导甚至一些老师作为激励我们好好学习、好好工作的名言。

其实这么理解是错误的,这不是孔子的原意。这里的“优”,不是“优秀”,而是“优裕”,即“有余”或“富余”。也就是说,做官而有余力,就治学;治学而有余力,就做官。一边做官,一边做学问,两边都不耽误。因为孔子的理想就是在读书与做官之间游刃有余。

孔子为什么想当官呢?在孔子看来做学问和当官是相辅相成的,不是为了光宗耀祖而当官。那么为什么后来很多人都只是理解为学习成绩好就去当官呢?或者说努力学习、拼命工作就是为了当官?大部分人种地、种菜也只能满足温饱。送个孩子上大学都不容易。所以很多人选择了出去在企事业上班或者做生意。

那么我们可以对“学而优则仕”做出新的解释,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学问)就能过上很好的生活,不一定非要去当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更多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