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出发在即,毛泽东为何急召彭德怀回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中朝联合司令部是什么时候成立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志愿军出发在即,毛泽东为何急召彭德怀回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朝鲜战争”爆发的性质,是解决民族内部统一问题的内战,而其爆发的根源,则是美、苏两个大国在日本战败后对朝鲜的分割占领。

而在朝鲜战争爆发初期,我国并没有出兵援朝的打算,因为毕竟这是朝鲜半岛上同一民族不同政权之间的战争,无论哪一方外部势力插手,都必然会遭到国际舆论的谴责。

然而,战争在持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美国就悍然出兵参战,而美国的参战,意味着朝鲜战局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为了应对美国参战带来的局势变化,1950年7月7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了“保卫国防”第一次会议。

虽然当时参战的美军已经在朝鲜登陆,但在战争初期并没有显现出太强的战斗力,且战争距离中朝边界还有一千多公里,按理说是不用太“着急”的。

但这毕竟是世界上国力最强大的国家在远东地区真枪实弹地参战了,对于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来说,不得不防!

参加此次会议的有: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四野兼中南军区司令员林彪、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军委铁道部部长滕代远等,唯独日后在朝鲜战场上起决定性作用的彭德怀没有参会!

7月10日,第二次“保卫国防”的会议正式召开。

13日,中央随即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同时命令第十三兵团立即开赴东北,组建 “东北边防军”, 以保卫东北边境之安全,以及预防各种不测。

当时,第十三兵团的司令员是黄永胜,此人是林彪的爱将之一,作战勇猛,深得林彪赏识。但是,在赶赴东北组建“东北边防军”的时候,黄永胜却被临阵换下,由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接替,黄永胜则改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

虽然“临阵换将”,这不大符合军事常规,但 历史 证明,调任邓华担任十三兵团司令员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

命令下达之后,全国各地的运兵车开始日夜不停地运转了起来,向北方不断运送大量的兵员和各种物资。

从7月24日到7月26日,第三十八军、第三十九军和第四十军皆以陆续抵达既定位置,行动之迅速让人叹为观止。

朝鲜战争初期,在朝鲜人民军的强大攻势下,李美军被打得节节败退,最后被压缩在了仅有一万平方公里的大邱、釜山一带。

虽然李美军的抵抗越来越顽强,人民军第四次战役的预定目标也没有实现,但在第四次战役中,朝鲜人民军还是歼灭敌军三万多人,并占领南朝鲜包括汉城在内的90%以上的土地。

正因如此,金日成还曾信誓旦旦地发表了演说,声称: “八月是完全解放朝鲜的月份”。

8月31日,朝鲜人民军正式发动“第五次战役”,对围困于釜山一带的李美军发动最后的决战!

然而,战争的进程从来都会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李美军此时虽然已经被压缩在了一个极有限的范围内,但其有生力量并未受到实质性的损伤。

此外,李美军所驻守的“釜山环形防御圈”地处朝鲜半岛东南角,南面和东面皆靠着大海,西面是纵贯南北的洛东江,北面则是连绵的山脉,此地易守难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况且此时其他国家的参战部队已经陆续赶来。

而反观朝鲜人民军则不然,虽然他们士气高昂,但在经历过几场大仗之后,已经损失了六万多人。 因此,失血过多的人民军,如果不能速战速决,那么失败就在眼前了。

当然,事实证明,人民军并没有成功!

到了八月上旬,朝鲜人民军与“联合国军”的兵力比例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变为了一比二。在空中力量的对比上,“联合国军”也占有极大的优势。

当然了,对于此时的朝鲜人民军来说,最要命的还是缺少后勤补给。

因为随着战线不断南移,人民军的后勤补给线越来越长,“联合国军”的空军开始派出大量的飞机对其长达几百公里的补给线连续不断地轰炸,而原本计划由海上运输也因为美国海军舰队的严密封锁而不能实施。

总而言之,此时朝鲜人民军的后勤补给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程度,倘若再不能速战速决,一举歼灭围困釜山之敌的话,那么战局将不利于朝鲜人民军。

果然,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1950年9月15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指挥七万大军从位于朝鲜中部西海岸的一个港口——仁川港登陆。

仁川距离汉城仅40公里,位于朝鲜国土东西最狭窄的“蜂腰部位”。美军从这里登陆,就等于在朝鲜人民军的后方将朝鲜国土拦腰截断,从而使得还在南朝鲜土地上作战的朝鲜人民军陷入包围之中。

如此一来,朝鲜人民军必将遭到更加猛烈地打击。

事实也确实如此,美军从仁川登陆成功后,便开始对朝鲜人民军展开了攻势,先是收复了汉城,随即便与釜山的部队一起,给人民军来了一个前后夹击。

9月18日晚,人民军第一军右翼部队开始按秩序撤退。22日,在釜山苦苦坚守两月之久,差点被赶下海的第八集团军终于突破人民军的防线,大举渡过洛东江,向人民军发起反击。

23日,金日成被迫下达全线向三八线撤退的命令!

金日成下达这一命令时的痛苦心情可想而知,要知道,仅在一个月之前,朝鲜统一的前景似乎已经近在眼前了,但没想到现实却反转得这么厉害!

然而,“联合国军”在收复南朝鲜之后,并没有停止侵略的脚步,而是继续向北进军,企图占领朝鲜全境!

为此,10月3日凌晨一时,周恩来紧急召见印度大使潘尼迦,试图通过正式的外交途径对美国政府明确表示 :“美军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军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我们要管。”

换句话说,如果美军一旦越过三八线,那么中国即将出兵援助朝鲜人民军,共同抵御美国侵略者。

但这在美方看来,不过是我国的一种“口头威胁”而已,是一种“外交姿态”,不足为虑。

然而,中国的出兵就在美国人自以为是的态度中开始了!

1950年10月4日,时任中国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彭德怀被毛泽东请到北京开会,商讨出兵援朝的问题。

在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有的人建议出兵,有的人则建议不出兵,有的甚至建议出而不打。

其中不建议出兵的占到大多数,理由是: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百废待兴,现在急切需要的是医治战争留下的创伤,恢复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等等。此外,战争打得是国力,而我们的对手是工业实力和军事实力都很强大的美国,这一点,我们与对手还相差甚远……

其实归结下来无非就四个字—— 敌强我弱

而赞成出兵的理由也很简单: 一旦“联合国军”打到鸭绿江边,那么将对新中国形成巨大的威胁。归结下来也是四个字—— 唇亡齿寒

到底出不出兵,这个问题在毛泽东的心里早已经有了答案,但他此刻需要一个关键的人站出来表态,此人就是——彭德怀。

在会上,彭德怀没有发言,而会后,毛泽东则给了他一个晚上的考虑时间。

当晚,彭德怀彻夜难眠!

10月5日上午,毛泽东将彭德怀接到中南海,询问他考虑的结果,彭德怀斩钉截铁地回答说: “立即出兵援朝。”

在当日下午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对出不出兵的问题讨论依旧十分激烈。

当时,还是有很多人不赞同出兵,其中就包括时任东北局书记、东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高岗,他认为: 新中国刚打完解放战争,再打仗的话,经济上负担不起,军队的装备也落后,与美国人打仗,一旦顶不住退下来,后果不堪设想,还是在东北地区防守为好。

然而,就在高岗发完言之后,周恩来立即给他算了一笔账: 鸭绿江一千多公里的边防线,如果防守得需要多少部队?再说,年复一年的防守,那将是多么被动的事?

事实也的确如此!倘若“联合国军”永久驻扎在中朝边境,那么我们将会陷入被动之局面,所以与其被动应对,还不如主动出击。

在其他同志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后,彭德怀也站出来发言了,他说: “出兵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