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的寓言故事(杞人忧天寓言故事
发布时间: 2023-07-09

本文目录

杞人忧天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杞人忧天寓言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杞人忧天寓言故事1

  不必要的或荒谬的忧虑,往往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困扰。杞人忧天,汉语成语,读音是qǐ rén yōu tiān,意思是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

  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

  杞人忧天这是一则益智寓言,写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而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杞人忧天原意是要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这是道家的.人生哲学的反映。后来,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来形容不必要的无根据的忧虑。

  杞人忧天的故事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的人。他很喜欢想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有一天,他坐在门前乘凉,忽然很担心天会塌下来。他说:“要是天塌了下来,我们该怎样办呢?”从此以后,他几乎每一天都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明白后,就跑来开导他说:“天但是一堆气体,你怎样会担心天塌下来呢?”杞人说:“如果天真的是气体,那么日月星辰挂在气体的上面,难道不会坠落下来吗?”朋友答:“日月星辰也是由气体聚集而成的,即使掉下来,也绝不会砸伤人的!”经过这么一番开导,杞人最后放下心来。

  杞人忧天寓言故事2

  杞国有一个人,整天担心天塌地陷,自己没有地方容身,因此愁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有个人看他这样忧愁,很为他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很厚很厚的气积聚在一起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从早到晚都生活在天的中间,怎么会担心天塌下来呢?

  那人忧天的人听了,又说;如果天是很厚的气,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会掉下来吗?。

  前来开导他的人说:太阳、月亮和星星,也都是会发光的气积聚而成的,即使掉下来,也不可能把人打伤。

  那个忧天的人又问:如果地陷塌了怎么办呢?

  开导他的人回答说:大地是土块积聚而成,它充塞四野,无处不有,你在它上面随便行走、跳跃,整天在它的上面生活,怎么担心它会陷塌呢?

  那人听了朋友的话,如释重负,非常高兴;那个前来劝他的人放下心来,也很高兴。

  寓意:只要把道理说透彻,就能够帮助人解除顾虑和忧愁。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踏,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列子《列子·天瑞》

  趾:左足字边,右为此字。

  后人便从中认概括出杞人忧天一句成语,用以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

《杞人忧天》的原文译文及典故

  《杞人忧天》是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出自《列子·天瑞篇》。 下面是我整理的《杞人忧天》的原文译文及典故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词句注释

  ⑴杞:周朝时分封的诸侯国,都城雍丘,在今河南杞县。

  ⑵崩坠:崩塌,坠落。

  ⑶身亡(wú)所寄:没有地方存身。亡,同“无”。寄,依附,依托。

  ⑷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之,的。忧,忧愁,担心。

  ⑸晓:开导。

  ⑹若:你。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

  ⑺终日在天中行止:整天在天空气体里活动。行止,行动和停止。

  ⑻果:果然,当真。

  ⑼宿(xiù):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某些星的集合叫做“宿”。邪,同“耶”,吗。

  ⑽只使:即使。

  ⑾中(zhòng)伤:打中击伤。

  ⑿积块:堆积的土块。

  ⒀四虚:四方。

  ⒁躇(chú)步跐(cǐ)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行;跐,踩;蹈,跳。

  ⒂奈何:为什么。

  ⒃舍然:释然,舍弃心事的样子。舍,即“释”。

  译文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典故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地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再说即使真地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