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营营长,究竟是正营级少校,还是副团级中校
发布时间: 2023-07-11

合成营营长,究竟是正营级少校,还是副团级中校?

好多人认为,合成营是军改之后的“新编制”。其实,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据笔者考证,“合成”一词并非军改之后才出现的。

早在1983年,我军就在第38、39军进行合成集团军整编试点工作。可见,合成已成为我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努力方向。

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解放军

1984年4月,第38军就建成了我军第一支合成集团军。合成集团军本质是什么?最大的特点就是:

将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陆航整合到了一个编制内,实现多兵种协同作战。

进入九十年代,我军军改力度进一步加大,全面取消了乙种师编制,优化部队编成,向着信息化迈进。

1997年5月,“铁甲元勋”装甲第一师(2003年,调归第65集团军)组建了我军第一支信息化装甲合成营。

展开全文

图|我军装甲兵

1998年,中央军委在百万大裁军的基础上再裁军五十万,史称“五十万大裁军”。

在此背景下,第28、64、67集团军撤编。2003年,我军进行体制编制改革,部分师整编为机步旅、摩步旅。

与此同时,中央军委作出了“二十万大裁军”的决定,第23、24、63集团军撤编。经调整,我军人数减少至230万,向机械化、信息化、正规化大踏步迈进。

图|我军某部演训

2011年,装甲第一师实行“师改旅”,衍生出了装甲第一旅、机步第195旅。机步第195旅就是后来的朱日和蓝军旅,可以说是我军合成旅的试验田。

还是2011年,广州军区一支被誉为“常胜团”的机步团,在某次对抗演习中,一个机步营居然“拿不下”合成营的一个连。

此时的合成营还是少数,但也融合了装甲、工兵、通信、防化等十几个兵种分队,实现了网络全普及,信息化建设水准相当之高。

图|我军某部合成营

2016年2月,七大军区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五大战区。战区体制下,指挥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更加强调多兵种协同作战,联合参谋部应运而生。

基于此,“集团军、合成旅、合成营”成为了我军野战军的标配。大家可能好奇,团一级建制去哪里了?

原因无它,合成旅体制下直接取消了团一级建制,追求扁平化指挥。问题来了,合成营营长是什么军衔?网友普遍认为,合成营营长是少校军衔。

图|少校军衔肩章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根据198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营长是正营职,基准军衔为少校,辅助军衔是中校。

但需要指出的是,大军区时代很少出现正营级中校,偶见于为何部队中的副团级中校营长,此为特殊背景下的高配。

图|中校军衔肩章(上)

按照大军区时代的思维去看待战区体制下的编制体制,这是不对的。事实上,我军在2016年军改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确实是出现过少校合成营营长。

譬如,第71集团军“临汾旅”,于2017年组织了一次红蓝对抗演练,红方合成营营长佩戴的就是少校领章,如下图所示:

图|第71集团军某部合成营营长

但是,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发展的。根据官方资料来看,我军合成营营长,基本上都是中校,这一点笔者不做过多赘述。

好多人看到这里估计懵了,一会儿少校营长,一会中校营长,到底是什么军衔?在笔者看来,合成营营长应为副团级中校,主要以下三方面考虑:

一、扁平化指挥;

何谓扁平化指挥?即纵向减少指挥层级,横向畅通指挥关系。这不是什么新鲜词汇,我国早已有之。譬如,明朝时期我国就设置了带有“扁平化指挥”色彩的内阁。皇帝通过控制内阁,进而控制朝野百官。

图|我军某部合成营营长

具体到我国合成旅,主要是取消了团一级建制,直辖若干合成营,实行“集团军、合成旅、合成营”三级指挥体制。合成营副团级配置出发点,可能是立足于多兵种协同作战,统筹兼顾各种资源,谋求具备单独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

二、合成营的特殊定位;

团一级建制取消后,合成营成为了陆军机动作战基本单元。大陆军时代,团是基本战术单位,可以拥有自己的番号,设立单独的司令部,配备有参谋长。

图|我军某部合成营战术演习

现在不一样了,合成营编配参谋长、若干名营参谋,旨在分担营长的压力。其中,营参谋既有军官参谋又有士官参谋。

况且一个合成营人数约为800多人,这个编制不大不小,介于大军区时代的营、团之间,副团级的架子刚好合适。

三、一职一衔;

按照一职一衔的规定,担任什么职务就授予对应军衔。譬如,一个的军分区司令员出任省军区参谋长,就要晋升为少将。

图|少将军衔肩章

此是为何?军分区司令员是正师级,而省军区参谋长是副军职,担任了该职务就会授予少将,此所谓军衔主导的军官等级制度。

在此制度下,一个合成营营长,不会出现正营级中校的情况。换言之,合成营营长佩戴了中校对应的军职级别就是副团级。

参考资料:

[1]《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合成营:“势如破竹”向着更轻 更快迈进》(人民前线);

[2]《合成营营长的“合字诀” ――记南京军区某装甲旅一营营长盛黎军》(新华网);

[3]《解放军合成营击败精锐机步团 获胜要靠力量聚合》(解放军报);

[4]《合成营营长的“合字诀” ――记南京军区某装甲旅一营营长盛黎军》(解放军报);

[5]《国防部:军衔主导的军官等级制度建立,调整军官首次授衔政策》(央广军事);

[6]《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合成营:“势如破竹”向着更轻 更快迈进》(澎湃网);

[7]《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中国国防部网)。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