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强,义乌美”采风团走进上溪里美
发布时间: 2023-07-11

春到山村,山花烂漫。3月12日上午,由义乌市文联古今文学研究院组织开展的“中国强,义乌美”采风活动走进上溪镇里美山村。采风团一行10多人,通过参观吴山民故居、寻访里美山历史古迹、走访村里老人和聆听抗战故事等方式,探寻“风华上溪”的红色记忆,为日后文学创作积累生动、鲜活的素材。

驾车而行,经过桃花坞景区隧道口后,沿着一条“之”字形的柏油路盘旋而上,十几分钟便到了里美山村。村子位处半山腰,村子不大,村口有停车场,能同时容纳10多辆车。停车场上方是一口水流清澈的大池塘,能解决村里300余人的饮水问题。

村口还有一棵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苦槠树,村里人说,里美山村的历史有多久,看看这棵参天古树就略知一二了。古树旁立了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金义浦兰抗日根据地纪念馆”醒目大字。沿大树拾阶而上,这幢古朴雅致的民国时期建筑就是吴山民故居。

展开全文

这幢木质结构的房子,分上下两层。踏入房间,就感觉有一股正义之气扑面而来,让人不自觉地肃然起敬。每一个房间墙上都挂满了历史沉淀的相片,从吴山民孩提时代到中学时期,从红色县长到抗日救亡运动,各个阶段的图片都还有保留。

“吴山民故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义乌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2岁的吴贤生,是吴山民故居的管理员。他说,这里历史上曾被烧毁过三次,故居门口的牌子上写着“吴山民故居楼记”,就是为了方便参观者了解故居的变迁史。“原祖居是一栋坐东朝西共14间的木结构二层楼房,边上还有一间养鸡的小屋子。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了‘八大队’和抗日红色政权的活动基地之一。日本侵略军于1942年12月11日和1943年11月7日,两次对里美山村发动‘大扫荡’并烧毁了吴山民的家。而为了和敌人作意志上的较量,根据地军民又两次重建了这栋楼。现存的这栋楼坐北朝南,一间三层,另四间两层,重建于1944年。现在修的已不是原来的样子。”

吴贤生认为,这栋楼的重建是在根据地军民齐心协力动手下完成的,所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吴山民故居,而是一栋十分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他指着故居门前的那棵苦槠树说,抗战期间,故居曾被烧了三次,这棵苦槠树却幸运的存活下来。“它见证过三次烧杀侵略,依旧生机勃勃地屹立着,似乎在告诉人们:不要忘记历史。”

故居内,吴山民生前使用过的家具和生活用品等“老物件”,为数不多。了解吴山民波澜壮阔的一生,可以看墙上展陈的各种图文资料。资料记载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八大队、金义浦兰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抗日斗争的主要历程,以及有关吴山民这位抗日英雄的生平事迹,让人们的思绪不由地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

吴山民,1902年1月15日出生在里美山村一个没落地主家庭。13岁起外出读书,直到法大毕业,没有回过老家。父亲在各种艰难困苦的磨炼中成长。直到抗战开始,他毅然从外乡城市回到义乌家乡,积极投入拯救祖国、抗击外侵的抗日战争,度过了紧跟共产党,追求光明、真理而全力奋斗的一生……

据资料记载,1919年,18岁的吴山民在金华七中毕业后就读浙江法政专门学校政治经济系,后又赴北平法政大学深造两年,并在北京大学选课旁听。1926年,吴山民前往哈尔滨法院任书记官两年。1929年,参加国民政府高等文官考试,成为被录取的27名县长之一。因其“善为辞藻”,被推荐担任江苏省政府主席陈果夫秘书5年。后因政见不合,吴山民以探望妻儿为由请假回老家,在义乌参加抗战,后当选义乌县长,领导义乌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浙江模范县。群众称他为“抗日县长”“红色县长”。他在义乌县长任职期间,在中共地下党组织支持与配合下,进行改革,实施新政措施受到人民拥护。1939年春,创办了以纪念义乌抗日名将陈大成为报刊名的《大成日报》,将义乌县政府有关政策、法规刊发在报纸上,接受民众监督,从而调动了民众自觉抗日的积极性。

1940年2月,国民党以吴山民是“左倾危险分子”“共产党的保护伞”为由, 撤去他的县长之职,开除其国民党党籍。吴山民被罢免后,发表了《告全县民众》书,号召义乌人民发挥不甘屈辱的抗日精神,坚决肃清汉奸,为争取生存而负起护卫的责任。抗日战争结束后,吴山民随军北上到达山东老解放区。194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山东省政府、实业厅等任职,1948年9月任济南市特别法院院长。1949年,他随军南下。上海解放后,任上海市军管会副主任、政府办公厅副主任。1950年2月,被调回任浙江省政府委员,筹建省人民法院,任院长。此后,又相继担任了政协浙江省第一届常委、副秘书长,第二、三届副主席,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77年3月25日,吴山民病逝,时年76岁。1978年4月,吴山民的夫人抱病将他的骨灰从杭州护送到家乡里美山安葬。

“概括起来说,吴山民的一生,是爱国、抗日、进步、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一生。”走出吴山民故居,中国作协会员、义乌市文联古今文学研究院创始人徐金福(笔名:徐敢)即兴创作了一首新古体诗——“里美山村纪事”:日寇三剿里美山,乌金喊杀声震天;纵然毒火焚华屋,犹有勇士付肝胆;组建抗日八大队,纵横浙东把敌歼;山民故居永不倒,腊梅花开小延安。

据悉,当天的采风活动是“风华上溪”系列采风活动的第一站,也是由义乌市文联古今文学研究院举办的“中国强,义乌美”第26站采风行活动。

记者 王志坚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