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谏议教子》中陈谏议为什么要命人追回卖出的马?陈谏议教子陈尧咨是一个什么样的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陈谏议教子》中陈谏议为什么要命人追回卖出的马

你好,我是眉画张敞,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我想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陈谏议教子》这篇短文不知出于何处,有人说是宋代的朱熹和朱幼武撰写的。

这里面的陈尧咨,是宋代的官员、书法家,如果大家学过《卖油翁》,可能对他会有印象。

在《卖油翁》一文中,陈尧咨还是个神射手,对嗤笑他的卖油翁不予计较,颇有宽容胸怀。

陈谏议追回已经卖出的劣马,是因为他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育自己的儿子:待人以诚,有颗仁爱之心并坚持始终。


我们先来看一下《陈谏议教子》的原文: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段古文的译文:

  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没人能驾驭,踢伤咬伤人很多次了。一天,他走进马厩,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被陈尧咨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当时正为翰林学士)。谏议马上召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人还不能管住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谏议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陈谏议是如何进行身教的。

一、教子以诚

陈谏议的儿子陈尧咨明知自家的马脾气坏、习惯差,还把马卖给别人。

陈尧咨在卖马时肯定隐瞒了这匹马的实际情况,这是一种不诚信的表现。

陈谏议之所以追回已经卖出的马,并且把钱还给买马的人,就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儿子:要诚信待人,不能做欺瞒别人的事情。

陈谏议此处的行为有点类似于曾子杀猪教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曾子就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妻子,要做孩子的好榜样;用实际行动告诉儿子,做人要讲诚信。

陈谏议追马教子之举,堪与曾子杀猪教子之举媲美。

二、教子以仁

陈尧咨卖出的这匹马,不仅不能驾驭,而且多次发生踢伤人、咬伤人的事情。

陈尧咨身为朝廷大臣,位高权重,手下能人济济,尚且不能降服此马,如果买马的人不知道这个情况,买回去以后,不仅不能发挥作用,还可能再次发生伤人的事情。

孟子说过: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孔子也说过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陈谏议追回卖出的马匹就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别人的心,他担心马匹伤人,对他人造成伤害。

陈谏议正因为有仁爱之心,所以才不肯把自家既无用、又伤人的劣马卖给别人,这正像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此可见,追马之举是因为陈谏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颗仁爱之心。

追马之举也是他用实际行动教育儿子陈尧咨要度己思人,有一颗仁爱之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教子坚守

陈尧咨的这一次卖马,因为陈谏议的及时发现和阻止,马没有卖出。

但是陈谏议依然不放心,特意告诉手下的仆人,这匹马终生不卖,养其终老,让这区马永远没有造成祸害的机会。

陈谏议告诉仆人此马永远不准卖,宁肯白白养它到老死,就是在坚守“仁者爱人”的原则,始终如一。

陈谏议这样做不仅可以体现陈谏议的仁者之心,而且他也是在用实际行动在教育自己的儿子要坚守美德,始终如一。


总之,从这篇短文里,我们不仅能看出陈谏议有诚信、仁爱的美德,而且表现了他善于身教,他用实际行动教育儿子陈尧咨以诚待人,以仁待人,并且要坚持始终。

所以陈谏议无愧于文末“有古仁者之风”的评价。

陈谏议教子陈尧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好,我是明哥日志,我给您作答:

陈尧咨(970—1034),阆州阆中(今南充阆中)人,字嘉谟。宋真宗 咸平三年(1000)庚子科状元,陈尧咨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济州.召为校书郎,值史馆,判三司度支勾院。擢右正言,知制诰。奉诏担任殿试考官时,因接受请托,提携刘几道,被贬为单州团练副使。不久,复著作郎,知光州,复右正言,知制诰,出知荆南。改起居舍人,同判吏部流内铨时,因破格提拔寒门素士,得真宗嘉奖,升任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以龙图阁学士,尚书工部郎中知永兴军。永兴地多盐碱,无甘泉,陈尧咨引龙首渠入城,惠利于民。

陈尧咨豪侈不循法度,用刑残酷,常致死人命。徙知河南府后,遭弹劾削职。徙邓州数月后,复知制诰,判登闻检院,复龙图阁直学士。很快又因失职,降兵部员外郎。母亲病逝,陈尧咨服丧期满后,起复工部郎中,龙图阁学士。时遇边患,陈尧咨被任命为陕西缘边安抚使再迁为右谏议大夫,知秦州,徙同州,以尚书工部侍郎知开封府。入为翰林学士,位在蔡齐之上。不久,为宿州观察使,知天雄军,因位在丞郎之下,上疏辞而不就。皇太后以双日召见,陈尧咨不得已赴任,虽整修器械,但驭下粗暴。以安国军节度观察留后知郓州,拜武信军节度使,知河阳,徙澶州,又徙天雄军,因病离世于任,赠太尉,谥康肃。陈尧咨工书法,尤善隶书。其射技超群,曾以钱币为的,一箭穿孔而过。其兄陈尧叟,为宋太宗 端拱二年(989)状元。两人为中国科举史上的兄弟状元,倍受世人称颂。

谢谢您的提问,望您采纳,谢谢。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