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辑 ? 八闽一览|图解各中院工作报告(二
发布时间: 2023-07-11

近日,福建省各地市两会相继召开,各中院2022年工作报告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泛热议和充分肯定。

一起看看

各地法院砥砺奋进的一年

(点击图片查看各中院工作报告解读)

泉州中院

两会 · 看法院 | 一图读懂泉州中院工作报告

2023年1月8日,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姚丽青在泉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向大会作法院工作报告。 2022年,泉州法院受理案件21.48万件、办结20.88万件,结案率97.18%,创历史新高;生效裁判服判息诉率等核心质效指标位居全省第一名。基层法院员额法官人均结案数349.02件,高出全省均值44.79%,3家基层法院人均结案数进入全省前十名。泉州中院受理各类案件1.92万件、办结1.85万件,结案率96.45%,主要办案质效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展开全文

一是坚持大局领航,答好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问卷”。巩固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司法合作国际论坛成果,争取到“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国际交流中心福建基地”落户泉州。泉州知识产权法庭和泉州国际商事法庭成功落地。推动陷入“烂尾”困境的“泉州第一高楼”涅槃重生。

二是坚持民生领先,答好司法满足高水平需求的“人民问卷”。审结涉黑恶案件39件141人。泉州中院刑一庭获评“全国法院系统先进集体”。创新“泉家福”涉家事司法服务机制,设立全省首个两级联动的家庭教育司法协同促进基地。指导部分基层法院联合成立跨域联动执行协作中心。

三是坚持品牌领潮,答好司法树立高颜值形象的“创新问卷”。市中院诉讼服务中心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两级法院联动率先在全省成立司法数助治理中心。“法映刺桐”宋元法律文化展馆被授予“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和“福建省首批廉洁文化示范基地”称号。

四是坚持改革领跑,答好司法实现高质效运行的“未来问卷”。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快立快结案件1.91万件,平均审理期限同比下降9.55%。启动诉讼费清退专项行动,为当事人退付诉讼费1.9亿元。加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诉源、执源新收案件同比分别下降4.33%、8.62%。

五是坚持政治领军,答好司法奋进高起点征程的“发展问卷”。举办两级法院政治廉政教育周活动,加强机关党校建设。联合举办“人大机关进法院”系列活动。全市法院23个集体、39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52名个人立功、受奖。永春法院张得意法官获评全国“双百政法英模”。

南平中院

两会特辑 • 图解南法 | 年度答卷,请您审阅!

2023年1月5日,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陈茂和在南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向大会作法院工作报告。2022年,南平法院受理案件57994件,办结57378件,结案率98.94%,居九地市第一;市中院受理5967件,办结5934件,结案率99.45%,居九中院第一,市中院被最高法院命名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

一是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南平。全市法院、中院新收诉源案件降幅居九地市、九中院第一。深化创新“全员·能动·快速”安保工作机制在全省推广。设立行政争议预防调处中心、创新“三地”法院协作配合机制等助力基层法治建设的经验做法被《人民法院报》专版报道。

二是服务保障新时代富美新南平建设。司法服务“三茶”融合发展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司法护航国家公园建设机制入选全省法院十大改革创新举措。全省首创司法鉴定询价竞争机制,平均节约鉴定费达37%。出台人民法庭提效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方案和32条举措,武夷山国家公园人民法庭经验做法入选最高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三是保障改善民生福祉。创新推行法律特派员制度,百名“法特派”常态走访、服务企业的经验做法得到省法院和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被《人民法院报》头版报道。全省首创设立家庭教育指导“百合花开”馨课堂、线上线下培训困境家庭成员等2万余课时。全市法院诉讼服务质效评估排名九地市第二。

四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治院治警。深入实施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升工程。6名法官获评全省审判业务专家,10个集体、47名个人获省级以上表彰,余崇斌法官被评为福建省“十大法治人物”。融合朱子、茶道等闽北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印象南法”文化品牌8个。

龙岩中院

“两会”时刻 | 一图速览龙岩中院2022年工作报告

2023年1月5日,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代院长陈明聪在龙岩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向大会作法院工作报告。2022年,全市法院受理案件66783件、办结64899件,结案率97.18%,结收比全省排名第一;中院受理各类案件7130件、办结6970件。全市法院12项工作获省级以上荣誉或在全省推广,林业碳汇损失计量及赔偿机制、减假案件涉财履行“一人一号”机制属全国首创;普惠金融司法协同做法入选全国、全省营商环境典型经验;“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打造节约型机关”荣获全国“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示范案例”,中院生态庭荣膺“全国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先进集体”。

一是赓续红色司法血脉,永葆政治忠诚。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开办“法魂学堂”,升级“共和国法治摇篮展览馆”;“调解超市融平台”荣获第二届全国法院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二是高擎金色司法天平,护航发展大局。制定“二十条措施”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化普惠金融司法协同和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建设,完善7项制度机制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三是筑牢绿色司法屏障,促进生态文明。深化拓展“生态司法+”机制,推动建立全省首个“司法绿碳基地”,全国首创林业碳汇损失计量及赔偿机制,中院生态庭获评“全国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先进集体”。

四是提增暖色司法温度,增进民生福祉。用心办实事,全国首创减假案件涉财履行“一人一号”机制,健全政府机构失信治理长效机制;引入司法网拍辅助机构,新罗法院“一元起拍”企业债权、武平法院在全省率先拍卖酒店租赁权。

五是守护蓝色司法天空,弘扬清风正气。深度打造“岩法课堂”研学平台,部署开展冲刺执法办案竞赛活动,两级法院均无长期未结诉讼案件;运用“清风系统”完善廉政制度机制17项,严格规范“三个规定”填报经验被最高法院刊载推介。

宁德中院

聚焦两会|一图读懂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2022年工作报告

2023年1月5日,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代院长陈镇在宁德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向大会作法院工作报告。2022年,宁德法院受理各类案件49834件,办结47515件,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宁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宁德服务”司法行动,市法院审结的福建东海造船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入选福建法院破产审判典型案例;完善“生态司法+保险”修复机制,加强廊桥文化遗产、畲族文化、传统村落等司法协同保护,周宁法院加强木拱廊桥文化遗产多元保护司法建议入选全省法院十大精品司法建议。

二是严格公正司法,助力更高水平平安宁德法治宁德建设。审理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柯某等人涉黑案,依法处置涉案财产1.67亿元,得到全国扫黑办特派督导组充分肯定;谢某翊受贿案庭审入选全省法院十大精品庭审;全国首创涉党政机关“零强制执行”工作机制,荣获第五届“推进机制活,建设新福建”全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二等奖,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省委、省委政法委和省法院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在全国、全省推广。

三是坚持人民至上,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司法需求。深化普惠金融司法协同调处中心建设,服务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创新发展,市法院被评为宁德市普惠金融先进单位;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福鼎法院判决支持福鼎市民政局申请撤销黄某国、王某春监护人资格案入选福建法院未成年人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四是深化改革创新,推进司法公正高效权威。深化诉源执源治理,项目型诉非联动中心建设被评为全省法院诉源治理工作创新举措;建立宁德法院“宁好”巾帼调解中心,推出全国首个5G+海上巡回法庭;全市法院新收诉源、执源案件分别同比下降5.82%和2.79%,全市万人起诉案件76.72件,为全省最低。

五是着力凝心铸魂,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法院队伍。全市法院29个集体、110名个人获市级以上表彰表扬,市法院曾鸣被推荐为全国优秀法官;宁德中院和寿宁法院联合拍摄的作品《桥》获评第九届金法槌奖微视频类一等奖。

平潭法院

聚焦两会 | 一图读懂平潭法院2022年工作报告

2023年1月5日,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法院院长林忠明在平潭综合实验区人大工作会议暨平潭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向大会作法院报告工作。截至12月26日,全院受理各类案件12398件、办结11331件,审判质量效率不断提高,各项工作取得新发展新进步。

一是强化司法职能。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16条措施,成立企业家法律服务站。发布《涉台司法审判十周年总结与展望》,举办“同心同行·一起向未来”两岸青年悦读会,成效被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对台工作简报》专版刊载。“三调三进”涉台解纷新模式被中央依法治国办作为典型案例发文通报肯定。设立北港旅游解纷联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