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簪花小楷?如何写好小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什么是簪花小楷

簪 是夏书绅发明的楷体,〔清〕字缙华,号丽笙,浙江嘉兴濮院人。父凤衔酷嗜碑帖,於晋、唐法书无不临摹,工篆刻,直逼秦、汉。尝手钞宗谱,乱离时他物非所惜,独奉谱以行。   又有说是晋卫夫人所创   卫夫人,名铄,字茂漪,东晋女书法家。   晋人钟繇曾称颂卫夫人的书法,说:“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若树,穆若清风。”充分肯定了卫夫人书法高逸清婉,流畅瘦洁的特色。这实际上是对钟繇书法风格的继承,但在钟繇瘦洁飞扬的基础之上,更流露出一种清婉灵动的韵味。唐代韦续则曰:“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红莲映水,碧治浮霞。”连用三组美丽的形象来比拟其书法. 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写好小楷

时下青少年流行穿汉服,玩古风,如果再能写上一手漂亮的小楷,那就很难装13了。小楷虽小,但不简单,一方面与大字有共性,一方面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苏东坡说过:“大字难于紧密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

工具的选择

有人说:“善书者不择笔”,这句话很害人,很多书法家都有自己最喜欢的用笔,写小楷我试过,笔不好用最后写得你会怀疑人生(因为我是初学)。

小楷用笔要选择硬毫(狼毫等)或者兼毫,要笔肚丰而笔锋健:笔肚丰满,贮墨多,就不会频繁去蘸墨而影响笔势的连贯和书写的速度;笔锋健才能提按自如,笔锋爽利。

小楷用纸,初学就用熟宣就好,洇墨慢,有利于表现小楷的棱侧。小楷用墨不能太浓,太浓容易滞笔,很难写。也不能太淡,太淡伤神,当然偶尔稍微有点淡墨,浓淡相兼也还不错,例如上图的董其昌的小楷作品。

字帖的选择

小楷的发展过程有两大条脉络:一个是写经体;一个是名家法帖。初学不太适合选择写经体,因为那是经生以抄经为目的的,速度是第一位,笔法是第二位,虽然很是“原生态”,但艺术性相对差了很多。

至于选哪种字帖,根据个人喜好吧,但不建议选择风格过于鲜明、个性突出的,因为不利于以后再学别的。所以想来想去还是从“二王”小楷入手比较好,因为“书不入晋终下品”。以“二王”小楷为基础,然后再慢慢拓宽取法之道。

二王小楷经典作品:王献之的《洛神赋》我超级喜欢,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都是非常经典的小楷佳作,我最喜欢的赵孟頫的《道德经》也很推荐,对了还有《灵飞经》怎能忘记。

小楷书写要灵动

小楷最怕写的太工整了,上下齐平、前后一等、平直相似、状如算子。所以为何建议大家从“二王”入手的原因。所以,小楷一定要写的灵动,可以从下面几个方向试试:

  1. 提高书写速度。小字如果像写大字一样慢的话,容易写得笨拙,显得拘谨。古人说:“真书过迟,难求生活。”所以,我们在熟练的基础之上,保证精到的前提下,适当提高书写速度。

  2. 注意笔势的连贯。一个是字内部笔画之间的笔势要连贯,笔画与笔画之间要有呼应,一笔之末既是下一笔之始。笔画之间虽无牵丝连带,但是要有空中的连带动作,这样才能笔断意连,形离势贯。清蒋衡《拙存堂题跋》中说:“若逐笔安顿,虽工必呆。”唐孙过庭《书谱》中也说:“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性情。”这个使转,既是血脉的流动。所以启功先生说:“楷书宜当行书写,其点画顾盼始不呆板”。

  3. 字与字之间的连贯。通过上下字之间的大小、攲正、虚实、疏密等变化,来增加书写的流动性。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曰:“古帖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义真挚,痛痒相关。”就是要在变化中求和谐,于错落中求连贯的效果。

另外就是建议多看看一些书法老师的小楷视频,对我们理解小楷的笔法和书写有很大帮助。喜欢小楷的朋友欢迎加入我的《嘉禾书社-书法交流圈》,我为自学书法的书友们,提供了众多书法教学视频,其中就有台湾著名书法老师陈忠建老师的《灵飞经》小楷教学。

小楷要写好,就是要多写,不妨用小楷来代替日常的硬笔书写,自己经常用小楷来抄录一些文章、诗词,写的越多笔就越熟。我非常喜欢的启功先生,一生始终是小楷作为日常书写,几乎很难见到他的硬笔书写。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分享传统书法文化,希望能得到您的关注和支持。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