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什么会痴迷仙药?霍去病为什么可以封狼居胥,封禅不是皇帝的专利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什么会痴迷仙药

汉武帝雄才大略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历史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称,汉文化的开创者,地位相当的高。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活了七十多岁相当迷信,以至受骗上当“巫蛊之祸“害死,太子和皇后许多人。历史上有许多英明伟大的帝王都是相为迷信的。秦始皇希望自己长生不了派徐福带三千童年童女到海外仙山去找长生不老药,唐朝皇帝信奉他们祖宗老子的道教,吃些仙丹。伟大的天可汗李世民吃了天竺僧进贡的丹药而死。明朝皇帝也非常迷信,明末期还发生了“红丸案”。汉武帝当然也不能免免俗。这主要是古人知识比较贫泛,对自然环境的认知有限,久居权力鼎峰金口玉牙说啥算啥,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财富和美女,谁也啥不得撒手,对皇权过于迷恋。因此,想方设法廷年益寿长命百岁,多享几年人间荣华富贵。然而,有时候事以愿为,许多皇帝吃得太饱,吃得太好,美女太多,吃错了丹药提前划上句号。

霍去病为什么可以封狼居胥,封禅不是皇帝的专利吗

三国时期的刘备给自己的养子起名刘封,给自己的亲子起名刘禅,两个儿子的字合起来就是“封禅”,因此刘备被人指责有当皇帝的野心,因为封禅只有皇帝才能做。

封就是祭天,禅就是祭地,封禅合起来就是祭祀天地,有着一整套的仪式和制度,同时由于皇帝这个称呼是秦始皇发明的,因此从秦始皇到霍去病所在的汉武帝时期,只有一个皇帝举行过封禅,就是秦始皇,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和姑衍山举行封禅的时候,就连千古一帝汉武帝还没有举行过封禅,汉武帝真正举行封禅是在霍去病封狼居胥的8年后。

霍去病

霍去病举行封禅是在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大破匈奴,占领了匈奴的王庭和祭祀圣地之后举行的,要知道霍去病这一次是去打仗的,既然是打仗,就会有胜有负,也同时会有各种意外发生,而且霍去病发动的漠北之战是一次长途跋涉之战,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会打到什么地方,只是朝着匈奴人生活的地方攻击,最终打到了瀚海边上,也就是今天俄罗斯的贝加尔湖。

换句话说,霍去病在匈奴人的圣地上举行封禅,纯属是一种意外的个人行为,在打仗前,汉武帝也不可能让霍去病打了胜仗后在匈奴人的地盘上举行什么封禅,这是不可能的,那么,霍去病为什么要在狼居胥山和姑衍山举行封禅呢?霍去病作为汉臣,为何敢进行封禅大礼,封禅不是皇帝才能做的事吗?

封禅

狼居胥山是一座山,位置在今天的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以北的肯特山,这里是匈奴的祭祀圣地之一,匈奴每年春秋两季在这里举行祭天典礼,姑衍山也是在今天的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以北,姑衍山也是当时的匈奴人的祭祀圣地,匈奴人在这里举行祭地典礼。

从秦朝建立到汉武帝早期,只有秦始皇一个皇帝举行过封禅典礼,霍去病作为一个22岁的年轻人,西汉帝国的骠骑将军,封禅典礼的具体流程和礼仪连汉武帝都搞不清楚,霍去病怎么会知道皇帝封禅是如何举行的?霍去病唯一知道的,就是他占领了匈奴人的祭祀圣地,这从缴获的匈奴人祭祀小金人和匈奴俘虏的口中都会知道。

封狼居胥

祭祀的地方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霍去病在占领匈奴人的祭祀圣地后,他不可能再派出个使者向汉武帝请示一下要在这里举行封禅吧,这里离长度有少说也有3000公里以上,所有霍去病在这里举行的封禅行为,都是霍去病临时决定的个人行为,只能从霍去病的个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霍去病自小出身低微,也许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从霍去病一生对匈奴的战争来看,他对匈奴是非常了解的,至少打仗从来也没有像李广那样经常迷路,也没有像李陵那样战败投降,如果霍去病对匈奴一点也不了解的话,他又如何能击败匈奴?

霍去病征战匈奴

以霍去病的角度来看,他打仗了匈奴,占领了匈奴人的圣地,作为一个22岁的年轻人,他总得做点什么证明自己的功绩,证明自己曾经来过,与后来东汉时期的窦宪选择在碑文上刻字记载功绩不同,霍去病选择的是封禅。

霍去病的封禅并不是皇帝的封禅,况且霍去病也不知道皇帝的封禅是如何举行的,秦始皇的封禅是在中原最高山泰山举行的,后来的汉武帝要举行封禅时曾问过身边那些有学问的大臣,没有一个人知道封禅的流程和内容,所以霍去病的封禅实际上就是他个人按自己的理解所举行的一次私人封禅,或者从俘虏口中问出匈奴人是如何举行封禅的,按照匈奴人的封禅再依葫芦画瓢举行一次,这就是霍去病的封禅

霍去病

霍去病举行封禅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与窦宪的燕然勒功本质上是一样的行为,就是让后人记住自己的功绩,从而青史留名,至于霍去病封禅到底做了些什么?估计连司马迁也不清楚,只是司马迁将霍去病的这种行为定性为封禅,但霍去病的封禅与皇帝的封禅是完全不同的,也没有僭越的意思,连汉武帝也认同霍去病的这种封禅并不是僭越,为霍去病的这一行为定了性,否则汉武帝早就给霍去病定罪了。

实际上,在汉武帝之前,整个华夏社会对于这种封禅行为也并不是非常了解,就连汉武帝本人封禅,也是自己按自己的意思后来定了整套的封禅流程和内容,才把封禅这种行为具体的制度定下来,而霍去病封狼居胥那会,封禅并没有一种官方的定义。

皇帝封禅

最起码,华夏社会的封禅都是在中原最高山泰山举行的,只有后来的武则天有过一次例外,是在嵩山举行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华夏的封禅至少有两个条件:一是要在中原,二是要在中原最高山。霍去病的封禅都不在中原,而是遥远的匈奴圣地,这与中原皇帝封禅的本质都不相同

所以霍去病的封禅只是一种彰显功绩的行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封禅,所以也就谈不上超越本分行事。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是正史记载飞升成仙的

《史记》记载,老子为周代史官,上古巫史同源,老子同样也继承了古道教的传统,并将其理性化,结合史家特有的历史观,构建了独特的道论,创建了百家之一的道家,被后世奉为道祖。这是历史上的老子。

东汉张道陵正式创立正一教派至今,天师道在中国已经有近2000年的历史。正一道在自身传承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支柱之一。

传说中张道陵最后自己炼制一枚仙丹,先吃了半颗成为“地仙”,收徒交代俗务完毕,最后在鹤鸣山飞升成仙。对了“五斗米教”也是这位创立的。

《后汉书·方术列传》里记载了一位仙人,名曰左慈。左慈,字元放,江西庐江人士,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方士。据记载左慈在东汉末年发现汉朝气数已尽,决定隐世修行,在山中一个石洞中发现一部仙书《九丹金液仙经》,书中有许多神奇的法术,学了可以变化万千。

史料《唐书》记载:“贞元十年,谢真人名自然,于县界金泉紫极宫白日上升。郡郭是夕有虹霓云气,万目共睹”。另外果州刺史李坚为谢自然在金泉山立下《金泉道场碑》,碑云:“天上有白玉堂,老君居之。殿壁上高列真仙之名,如人间壁记。时有朱书注其下云:’降世为帝王’或为’宰辅’者。”女道士谢自然白日飞升时可谓是万人空巷,众目睽睽之下,谢自然像风中的青烟一般,身体变轻,升入空中。谢聪慧异常。她不吃肉也不吃血。当她七岁时,她的母亲命令她跟随修女以获得更多的修行。一年后,她因病回家。她被要求跟随修女十个月,然后才要求回家。

后来,谢来到金泉山的朝阳洞(现在在南充的辉县桥)修行。据说两只老虎和两只青鸾经常栖息在洞穴的一侧,在前面或后面飞翔或唱歌。

后来有传言说神仙来了,谢很自然地穿上天衣,乘着仙鹤升天。当时,周国惊恐万状,寺庙、修道院和修道院以及成千上万的人前来观看。相传谢成仙后,被称为东极真人,住在天宫。

谢出仙的故事是真是假?据说,很多人都见过谢的仙女出现,她的故事可以载入史册。甚至无神论诗人韩愈也为她写了诗来评价这件事。

在《史记·孝武本纪》里记载了安期生这么一位仙人,由于汉武帝痴迷于神仙方术,幻想着能够长生不老,于是派人四处寻访高人。其中李少君因懂得祭祀灶神求福、种谷得金、长生不老的方术而得到汉武帝的尊重。李少君告诉汉武帝,他曾经在海上游历时,见到过仙人安期生,并且还给了他一个硕大无比的仙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