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同伐异的党是什么意思(明末党争纠其原因到底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明末党争纠其原因到底是什么

做一个历史真相的探寻者

大家都知道从明朝万历皇帝开始,朝政日趋腐败,党派林立,党争迭起。明末党争的对象主要有东林党与宦党、浙党之争。

为什么会有党争?

万历后来的二十八年不上朝,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内阁的权利。而皇帝对权利的掌控欲是比较强的,所以他不需要一家独大,他需要平衡。一派独大,他就扶持另外一派唱对台戏。你方唱罢我登场,对权利的渴望,产生了党争。

为什么会产生党争?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古代的乡土情结比较严重,一个省出来的自然亲近。

2.古代科举考试,一榜出身的同学有同年之谊;另外,主考官和考生有师生情分。

3.利益纠葛,党同伐异。

明末党争的根本原因

内阁首辅之位。在明末,一党只要有内阁首辅在撑腰基本无敌。浙党和东林党挣得死去活来,最终东林党获胜。明朝末年,宦官势大,失败者如齐党,宣党,浙党和宦官勾结企图东山再起。

党争的根本原因是权利

明朝党争为什么那么严重

王朝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存量资源的争夺会越来越严重,以清浊的名义,以君子小人为区分,进行你死我活的争斗,最后以王朝的覆灭而告终。明朝党争基本符合这条定律。

1、派别之争很正常

有人的地方就有战队,有是非的地方就有立场。对于一个政权而言,有派别之争是很正常的。

在明朝开国时期,有淮右勋贵与浙江士人的争斗;在明英宗时期,有南人、北人的争斗;一直贯穿着亲信的争斗、外朝与内朝的争斗,这些都没有什么问题。

(明初也有派别斗争)

甚至有时候有些争斗还有利于提高活力,保证王朝的高效运行。

2、党同伐异

到了明末,以乡籍为基础的党争进行了好多年;之后东林一家独大,各方联合,又开始了规模更大的党争。

(东林党)

党同伐异,必以对方之非为是。有时候已经严重干涉到国家战略。比如在万历末期,熊廷弼在辽东的经略已经有了起色。随着朱常洛的登基,“众正盈朝”,直接把熊廷弼给免了。之后沈辽战役明军损失惨重。

(熊廷弼)

3、开了杀戒

党争到了党同伐异那一步,对国家危害就已经很大了。开了杀戒,基本就后患无穷了。

1624年,杨涟弹劾魏忠贤24大罪状,不料被反将一军,东林全面失败。杨涟与另外五人也死在监狱中。阉党对东林进行了一次清洗,大量的相关不相关士大夫都回了家。

(杨涟)

到了崇祯初年,魏忠贤一死,加上崇祯钦定阉党名单,大量的相关不相关士大夫回了家,而且永不叙用。

(魏忠贤)

两次见血的党争不仅是矛盾公开化,也使大量的人才离开政权。政治生态极度恶劣。

为什么会这么恶劣?随着社会发展这是必然趋势,螺旋上升。宋朝、明朝末期也是如此。东林不是坏人、阉党也不是坏人,都是寄居在这个国家之上的食利者。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怎么看待明末时期的党争

明代的党争,说白了就是明朝由盛转衰、由衰转亡的直接原因。

嘉靖年间,原本经过了弘治中兴和正德中后期的清明政治下,大明的国力已经有所回升,然而在嘉靖朝,经过了大礼仪之争的嘉靖皇帝变得不再信任任何臣子,并且对他们采取敌视态度下的统御,这一举动直接引起了嘉靖朝十分激烈的党争。先是严党扳倒夏言,然后在贴心服侍嘉靖帝的同时,还一门心思搞贪污,而嘉靖对于国家如何并不是太在乎,只要不乱不打扰他修道就好。因此在这一段时间内,整个明朝的政局非常腐败,军备荒废,贪官污吏对百姓巧取豪夺,使得整个大明生气皆无。虽然有徐阶等人在和严嵩抗衡,但是在国家建设方面,却没有太多的建设性意见,因此这种党争除了确立谁的权势更大以外,没有别的积极意义了。

再就是万历年间的党争,从争国本开始,坚持道统的士人开始和皇帝以及皇帝的走狗展开了博弈,可以说整个万历朝,官员更替十分频繁,尤其是到后期东林斗三党时,那是大批大批的官员落马,就是因为政治队伍站错了。和嘉靖朝一样,原本经过隆庆中兴和万历前十年张居正的改革,大明的情况刚有回升的起色,就有被这么一下子给折腾毁了。连年的党争不但没什么结果,反倒是一点建设性政策没颁布。同时皇族贵族大地主还在以各种名义的税赋敲诈全国百姓,尤其是江南地区的中产阶级。而大明朝也是从万历年间开始出现了灭亡的趋势。

好不容易泰昌皇帝继位,东林党也取得了政治斗争的胜利,本来就在要大搞政治建设的时候,不争气的泰昌皇帝因为纵欲过度挂了。天启皇帝继位3年后,司礼监的秉笔太监魏忠贤集合之前的三党成员,以阉党的形式杀向朝政,并成功扳倒东林党,把明末的党争再次推向的高潮。

崇祯皇帝继位以后,东林借势翻案,扳倒阉党,结果一个没刹住车,明末的党争更加混乱了。基本上就是谁和谁不和,就可以互告对方是阉党。而后温体仁借着周延儒崛起并成功扳倒周延儒,然后结成新党,一面忽悠崇祯,一面压制东林党,难以占据内阁大权的东林党又开始和温体仁互撕。撕来撕去也没个结果,倒是西北的民乱在此时变成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辽东的后金也该院大清,成了和大明平起平坐的帝国政权。即使是在大明生死存亡之际,明朝的官员还在忙于权力的争夺,而皇帝却也是无能的什么也管不了。

可以说自凡是明朝出现党争,这坏事就没断过。严党在的时候,蒙古人打到了北京城下。万历末年四党混战,把可以稳住辽东局势的熊廷弼撤换数次,间接壮大了努尔哈赤的实力。天启朝的党争,中断了孙承宗耗资巨大的平辽计划。崇祯朝的党争,逼走了孙承宗、害死了卢象升。搞得辽东局势和西北局势岌岌可危,所以说,对于明朝的党争就只有一个评价:祸国殃民。

美国的两党制是怎么形成的

美国建国之初,需要制定很多国家的大政方针,比如如何建国?按什么路线和方阵建国?是实行关税保护还是搞自由贸易?等等一大堆问题。于是,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激烈斗争,以及联邦派和反联邦派之间的激烈斗争,成为后来美国两党“撕逼”的渊源。

(风度翩翩的汉密尔顿)

当时,杰斐逊和汉密尔顿在经济政策的各个方面“撕逼”,比如杰斐逊倡导农业立国,主张建立一个以小农为主体的民主共和国,把工商业拒之于国门之外。而汉密尔顿则倡导工商立国,认为工商业是巩固美国独立成果的重要保证。杰斐逊反对创建国家银行,而汉密尔顿则力主创建合众国银行。杰斐逊倡导自由贸易,而汉密尔顿则提出实行关税保护。

此外,在对待法国革命的态度上,杰斐逊要求维护美法同盟,履行义务,而汉密尔顿则希望宣布美法同盟条约因法王已死而失效,由此来避免与英国的冲突。

(托马斯·杰斐逊,后来成为美国第三任总统)

围绕两人的“撕逼“,美国渐渐形成联邦党人和民主共和党的两大政治派系。在媒体宣传上,民主共和党的报纸《国民公报》,向汉密尔顿及联邦党的每一项政策激烈的开火,而亲联邦党的报纸《合众国公报》则展开猛烈回击。

在内阁中,双方公开地冲突,杰斐逊一派反对建立强大的中央政府,主张州权,厌恶工业社会。汉密尔顿一派则要求限制州权,建立强大的中央政府。

双方的“撕逼”,都免不了意气用事和党派偏见,但是正是由于双方的思想和行为各有合理之处,可以互相补充,反而促进了美国的发展。两党的“撕逼”,是美国民主制度的体现,没有党同伐异,没有暴力斗争,后来,杰斐逊当选总统,实现了国家政权首次由一个政党和平的转移到另一个政党的先河,这与中国古代的朋党之争,有着本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