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里,中野和华野,60多万精锐,到底都是谁在指
发布时间: 2023-07-11

淮海战役在三大战役,乃至于解放战争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和传奇的一笔。作为解放战争中我军歼敌最多的,同时也是伤亡最大的一场决战,也因其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成为了后世很多军事历史学家研究的重点课题。

在这场战役中除了国军中那些迷之操作和指挥让人大呼意外。其实关于我军这边的指挥关系也很耐人寻味。这场决战与其说是双方蓄势待发的决战,不如更像是让双方猝不及防地遭遇战,从小淮海到大淮海,双方就是一个“乱”字。

按照《亮剑》里面李云龙的台词那就是“整个中原都乱成了一锅粥”。

在参加淮海战役的华野炮纵(剧照)

这个乱也体现在在双方的指挥系统里面,国军这边的除了徐州剿总之外还有华中剿总的黄维兵团,双方之间各不同属,互不支援。而即使是徐州剿总内部也是相互扯皮,邱清泉和李弥两个兵团眼睁睁的看着黄伯韬被我华野吃掉。

而和国军一样,我军也是两个战略集团——中原和华野两大野战军一起参战。不过和无头苍蝇一样的国军相比,我军则是发挥相互协调,绝对服从指挥的牺牲精神,由中野和华野主要领导人,组成了总前委,有序指挥部队作战。

那么问题来了,在实际作战中到底是中野指挥华野,还是华野指挥中野?

展开全文

中野和华野(剧照)

参战的中野和华野

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先来了解在淮海战役中,中野和华野扮演的角色。

在淮海战役中华野一共投入12个主力纵队(第1到13纵队,华野没有5纵编制),以及个地方纵队以及一个特种兵纵队,再加上野司机关和以及后勤等部队人数在的42万人左右。而中野这边也是主力尽出,7个主力步兵纵队以及野司加起来有18万人,就此构成的参战60万大军。

从兵力对比上看华野和中野兵力比是2.3:1。可以说淮海战役中,华野担当起绝对的主角。

华野和中野参战兵力汇总

当然兵力多,华野相对承担的战斗任务也会更多。

在第一阶段围歼黄伯韬兵团的作战中就是华野全包全揽,无论是围攻黄伯韬的部队还是在徐东的打援部队全是清一色的华野精锐,这一仗消灭了10万多国军主力。

在第二阶段针对黄维兵团的作战中是中野担当主力,不过因为重武器和兵力不足,很难吃掉机动黄维兵团10万人,因此华野也调了陈士渠兵团带着炮纵支援,并在双堆集一举消灭这10多万人。而除了南下支援的陈士渠兵团之外,粟裕也开辟第二战场牵制企图支援黄维的杜聿明徐州集团(将近30万人)。

到了第三阶段,陈官庄围歼杜聿明集团20多万人,也是华野担当绝对主力。

大决战时的华东野战军(剧照)

据不完全统计,华野在淮海作战中伤亡10万多人,中野约3万多人,伤亡比为3.3:1,双方歼敌数量华野为47万,而中野在8万人左右,歼敌比为6:1。在后世伟人们的回忆录也可以看出的当时华野是消灭国军的主力,陈帅在回忆当年作战的时候说出了“淮海战役这个仗,主要还是三野打的”。

中野的刘邓也说过这样话“淮海战役主要还是华东野战军打的。我们中野武器装备差,兵力少……幸亏一粟裕派部队及时支持,否则我们中野也打不下来。”

中野的刘帅

因此,从淮海战役的作战来看,主力参战的华野确实承担更多的歼敌和作战任务。

因为中野相对人数较少,承担的任务不一样。但这并不意味着中野就很弱,只不过当初为了战局考虑千里跃进大别山,以牺牲自己确保将国军调到外围作战。当年中野的前身晋冀鲁豫野战军在解放战争前两年歼敌并不比华野少。

当然言归正传,是不是歼敌最多的华野就在作战中占据指挥权呢?

华野代司令员粟裕在指挥作战

总前委统一指挥

熟知淮海战役的都知道,当初在淮海战役中是靠着以邓公、陈帅、刘帅、粟裕和谭振林5人组成总前委统一指挥。实际上这个总前委也说明了两个野战军是联合作战,并非华野指挥中野,或者中野指挥华野的问题。

双方实际上是处于相同的地位。

不过既然是联兵作战,肯定要有决策人,而战役最高决策人为——邓公和陈帅。

总前委最高决策三人(剧照)

在1948年10月还在策划小淮海(围歼黄伯韬兵团)的时候,因为豫东之战华野和中野联兵作战的经验。粟裕就想联合两大野战军在江北谋划一场打仗,避免华野南下江南重蹈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结果。所以其在和军委的电报建议让陈帅和邓公来统一指挥作战。在围歼黄伯韬兵团过程中军委也统一回复了“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 由刘、陈、邓、粟、谭五同志组成一个总前委。“

总前委五人组(剧照)

而至于为何前总前委是这五人。

说到这,就要说我我军的指挥机构,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一直贯彻党指挥枪的思想。当时指挥机构为:中央军委--各大局--各大军区-各大野战军。也就是说参加淮海战役我军的指挥序列为:中央军委 — 中原局(邓公书记,陈帅第二副书记)、华东局(华东马,不知道可以搜索五马进京)——中原军区(刘帅)、华东军区(陈帅)——中原野战军(刘帅)、华东野战军(粟裕、谭振林)。

从这个指挥机构上看,军委下面的两个局负责人为邓公和华东马。但因为此次淮海战役作战多在当初中野辖区,而此时华野所在的山东和苏北已经为大后方,而华东马也是以内政擅长,需要统一协调后勤、内政等,就没在总前委里面,因此顺位第一人自然是邓公。

总前委最高负责人邓公(剧照)

而且在11月18日军委关于总前委的回复里面也写到了:

“刘陈邓,并粟陈张,告谭王, 韦吉,华东局, 中原局,豫皖苏 分局,苏北工委,华北局……中原、华东两军,必须准备在现地区作战三个月至五个月(包括休整时间在内),吃饭的人数连同俘虏在内,将近八十万人左右,必须由你们会同华东局、苏北工委、中原局、豫皖苏分局、冀鲁豫区党委统筹解决。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稳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望从这个观点出发,统筹一切。统筹的领导,可能时,开五人会议讨论重要问题,经常由刘、陈、邓三人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小平同志为总前委书记。”

当时军委对于前线的指示(剧照)

在接到通知后在接到通知后,当时的陈邓也回复了军委“本次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挥。唯因通信工具太弱,故请总部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这就确定了我军在淮海战役基本指挥分工——陈邓坐镇后方协调统一指挥。而前线作战由刘帅、粟裕和谭振林执行指挥。也就是说总前委更多是担任协调工作,在后方和华东马一样调集人力、物力和财力全权配合前线作战,起到的更多是政委职责。

粟裕在作战的时候也是要向总前委指

战役指挥权为刘帅和粟裕。

正如陈邓回复军委电报里面那样,指挥华野的粟裕(代司令员和政委)和刘帅(中野司令员)只是名义上对总前委负责,实际上还是受军委直接指挥。也就是说当邓公和陈帅是这两位战神的后盾,也是协助其完成淮海战役,虽然是上下级关系,但是主要还是起协调作用。当然如果情况紧急,总前委也是可以自己指挥野战军。

粟裕全面指挥华野各部参加碾庄战役

在战役过程中,我军的指挥也是按照这个来执行的。

比如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总前委还没成立)对黄伯韬兵团的作战,粟裕就直接和军委汇报和商讨。在调动部队上除了归属于内线的许世友兵团(归华东马指挥)外,其他三个兵团也是直接听从粟裕的指挥。

而中野进攻宿县以及围攻黄维兵团的报告也是直接报告总部,并没有经过总前委(其实也没必要,总前委3个拍板的也是中野的人)。在第三阶段对杜聿明的作战中,军委更是放权给粟裕(毕竟已经胜券在握),一般情况下都是粟裕作战计划拟好,然后署名总前委,发给军委执行。

因此鉴于军事作战中,华野歼敌将近80%以上,而华野在淮海战役中前线的第一负责人是粟裕,所以从这个角度说粟裕指挥淮海战役这个说法是有依据的。

淮海战役军事领域最大功臣粟裕

其实从淮海战役这个双方之间的乱战来看,国军和我军在指挥上的差距其实也是国军失败的根本原因。

国军内部之间派系林立,在作战互相挖坑,对于他们而言同僚反而要比我军危险。在作战中缺乏牺牲和相互成全的精神,比如徐东战役时期的邱李兵团就是如此。而反观我军总前委在政治上邓公和陈帅的地位是高于刘粟的,但邓公知道专业人干专业事,将指挥权交给刘粟并全权配合粟裕同志,在政治和军事原则上的双统一。这反映了邓公和陈帅的大度和牺牲精神以及超前的大局观,也为粟裕放开手脚在淮海决胜打下了基础。

因此回到之前的问题上,在作战中华野和中野相互成全, 不存在谁指挥谁问题。而在具体指挥上则是以陈邓为总指挥负责协调,在作战中的真正指挥是粟裕和刘帅。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