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梅花名家作品欣赏(关山月梅花的作品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关山月梅花的作品有哪些

1、《花好月圆人添寿》

采用没骨和勾勒相结合的画法,以朱砂点染红梅,以浓淡相间的墨色勾画枝干,梅花疏落掩映,交相呼应,生气蓬勃,可谓枝干如铁,繁花似火,雄浑厚重,清丽秀逸。

2、《俏不争春》

关山月笔下的梅花,完全没有了冷清的意味,一片片绚烂地绽放,如同血一般浓烈鲜艳,生机勃勃地拥抱着即将到来的春天。以花鸟画表达热情、活力等精神力量的范例,是反映一个时代风貌的代表性作品。

3、《铁骨幽香》

如一名铁骨铮铮的汉子一般,铁骨柔情,强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并进的境界,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关山月的人格魅力,就仿佛这梅花一样,铮铮汉子、铁骨柔情,更折射出了中华民族儿女的伟大,折不断、压不垮精神所在。

4、《大地回春》 

1978年改革开放元年,是中国命运大转折,祖国大好河山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此背景下关山月老师以一副《大地回春》直抒胸臆,描绘了改革开放政策背景下的新中国在逐渐回暖。

5、《崖畔红梅图》

《崖畔红梅图》也是“倒梅”经典。在这一特殊时期内,关老创作的梅花,梅枝都是向上生长,红色的梅花盛开,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映衬当时的政治色彩。

国画梅花作品

国画梅花作品

明 王谦 《梅花黄鸟图》 明 陈洪绶 《梅石图轴》 清 沈铨 《雪中游兔图》 清 金农 《红绿梅花图》 上海博物馆藏 清 汪士慎 《梅花图》 上海博物馆藏 清 八大山人《梅花图》

作为“四君子”之首、“岁寒三友”之一的梅花,是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的传统名花。

梅花,它先天下而春,欺霜傲雪凌寒而开,这种精神尤其被文人墨客喜爱。

梅花气节高洁,孤芳自赏,疏影暗香,更是惹得无数人踏雪寻梅,吟诗作对;也颇得画家青睐,成为花鸟画题材里,常见的主题。

苗桂芹写意花鸟梅花四尺斗方《梅花图》

梅花,花姿清雅孤洁,清丽脱俗,白梅冰肌玉骨,红梅灿若朝霞,粉色梅花则羞涩俏丽。梅花,花开五瓣,寓意五福“富裕、长寿、健康、美德、幸福”。同时,它代表着坚贞谦虚、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

一起欣赏几幅国画梅花佳作,品读它“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美”。

王振兴写意花鸟画六尺横幅《梅开五福》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这是一幅描写老枝奇怪横斜,红梅璀璨繁闹的写意佳作。

枝干笔墨肆意,浓淡相宜,表现出老枝虬结崎岖的特点;梅花花开成簇,绚丽如云霞,花蕾则用淡粉浅橙敷色。

枯木枝头春意闹,生机勃勃的气息喷薄而出。

张国稳写意花鸟画梅花四尺横幅《梅花图》

王成喜国画作品如何是不是值得收藏

王成喜国画作品造诣精深,值得收藏!

王成喜(1940—),中国著名国画艺术家,生于河南省尉氏县,196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王成喜先生曾经先后应邀赴日本、新加坡、美国、德国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画展或从事艺术交流活动;王成喜先生擅长花鸟画,尤以梅花见长,其作品在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天安门城楼及日本国会众议院贵宾厅陈列(日本国会中悬挂的唯一一幅外国人绘画作品),并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内外美术馆馆藏。

王成喜先生擅画写意花鸟,书法擅隶书、行书,尤擅画梅,王成喜的梅花图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画家打破了世人对梅花的固定思维,梅花不再是以稀、瘦、少为美,不再孤芳自赏,不再以冷美人自居。在王成喜的笔下,梅花属于新时代,它应当饱满丰腴,它应当艳丽多姿,它应当缤纷烂漫,它应当传达一种越挫越勇的奋斗精神,应当激励世界,激励中国。成喜的画,有厚实的书法功底,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努力把西画的透视、明暗、空间、质感等表现方法融入中国画的笔墨趣味中,以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形成了他鲜明生动、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其作品别开生面,洋溢着时代气息,给人以生机盎然的美的享受。

王成喜国画作品图示:

谁能给我关于梅花的图片啊

...梅花5 发表时间:2005-05-26 09:31 东湖梅园 都来说两句 Guest 发表于: 这张很不错啊,我喜欢 建立于2005年05月...
vjbobo.fotolog.com.cn/100357.html 14K 2005-11-16 - 百度快照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搜索 梅花的图片 水墨梅花图片 梅花图片欣赏 梅花手表图片 梅花傲雪图片
国画梅花图片 梅花资料 雪中梅花 图片 梅花图片素材 更多相关搜索 》》

凌空舒铁骨,红梅报春来丨丨梅湘子

王敬(梅湘子),广西桂林人,著名国画艺术家,堂号香园斋,师承王成喜先生。自幼酷爱书画艺术,13岁开始学习国画,他擅长梅花、牡丹、山水。2008年献礼奥运,创开山之作120米《吉祥奥运图》国画长卷。2018年香港春季拍卖会六尺《铁骨生春》梅花作品八十九万元成交,现任钓鱼台书画院副院长,中华艺术品收藏学会理事,中华佛学会理事。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全国政协礼堂等收藏,曾被迪拜、韩国、日本、美国、新加坡、巴林等国家邀请举办画展与学术交流活动。其作品还多次被外交部馈赠重要外宾。

梅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应用历史。但在早期,人们对梅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对梅子的应用上。如《尚书·说命》曰:“若作和羹,惟尔盐梅。”意思是,要做一道好吃的羹汤,必须放盐和用梅子做的醋。《诗经·召南·摽有梅》提到的“梅”,也是指梅子。不过,在《诗经·小雅·四月》中出现了“山有嘉卉,侯栗侯梅”的描述,诗人称梅为“嘉卉”,已反映出对梅花的欣赏态度。

梅湘子先生的梅花作品既有大师风范又有自己的个性语言,他的梅花粗壮的根柯苍劲雄奇,虬曲多姿的驱赶横斜偃卧。他擅长花鸟画,尤以梅花见长。继承了宋、元以来画梅大家的技法,又独辟蹊径,师法自然,着浓艳于浑厚,涵茂密于清逸。王敬的笔下,梅花属于新时代,它应当饱满丰腴,它应当艳丽多姿,它应当缤纷烂漫,它应当传达一种越挫越勇的奋斗精神。他将红梅、黄梅、绿梅、白梅、紫梅置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去赋予它们不同的精神和特质。这些作品采用饱满开张的布局,极尽夸张的梅花形象,层次丰富而又拙劲大气的色墨,还有粗犷朴厚而激动人心的笔法,必然提升艺术的精神价值。

梅湘子厚实的书法功底,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努力把透视、明暗、空间、质感等表现方法融入笔墨趣味中,以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形成了他鲜明生动、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其作品别开生面,洋溢着时代气息,给人以生机盎然的美的享受。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梅湘子很注意画面的严谨性,认真对待每一幅作品,不管是像悬挂在礼堂大厅的大幅画作,还是精巧的小品画,他都会认真处理每一个细节。在画梅艺术上他不断调整艺术思路,不仅在构图与笔墨上进行完善,更是深层的挖掘文化内涵,这是“古与今”的一种衔接性表达。

人们赋予了梅花极其丰富的精神象征和文化内涵,并已经形成了拟人化的审美倾向和完美主义的理想寄托。如:不畏严寒铁骨铮铮的顽强抗争精神;历尽沧桑、宁折不屈的傲骨风范;俏不争春、潇洒人间的高雅品质,使梅花具有广泛的审美群体。他把画梅当作自己一生追求的课题来学习研究,可以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