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柳宗元《江雪》里,既然已经“人踪灭”了,怎么又冒出个“孤舟蓑笠翁”呢?仅以诗句本身来说,“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现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意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有人问柳宗元《江雪》里,既然已经“人踪灭”了,怎么又冒出个“孤舟蓑笠翁”呢

既然已经“人踪灭”,怎么又“孤舟簑笠翁”呢?

提问者无非是说,“人踪灭”,不就是没有人的踪迹吗?怎么又有一个“簑笠翁”。这个簑笠翁不就是人吗?

看看柳宗元的原诗吧!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将它翻成白话:

所有的山上,飞鸟都绝迹了;所有的路上,行人都不见了。只有那寒江上、飞雪中的一个老翁,站在船上、穿着簑衣、带着斗笠独自垂钓。

我们仔细吟读两遍后发现:在这首短短的小诗中,不仅“人踪灭”,而且“鸟飞绝”。但是,“人踪灭”的是“万径”,“鸟飞绝”的是“千山”。这“孤舟簑笠翁”,是在“寒江”之上“独钓”,并没有在“千山”,也没有在“万径”。这个提问为什么这样奇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怎么会这样问呢?

与其讨论这个问题,不如欣赏这首小诗。柳宗元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写这首诗呢?事情是这样的:唐顺宗永贞二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牵头的革新运动。保守派和宦官极力反对,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名为司马而毫无实权。连住处都没有,不得不在龙兴寺的西厢安身。自从被贬到永州,柳宗元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只好寄情山水,以寄托自己的清高孤傲的情绪,抒写自己官场失意的苦恼。由此,他怀着忧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好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看不见“鸟飞”的不是一两个山,而是“千山”;看不见“人踪”的也不是一两条路,而是“万径”。鸟都到哪儿去了?很明白,躲到窝里去了;人都到哪儿去了?很明白,藏在家里烤火,甚至于藏到被窝里睡了。为什么呢?怕冷!一个“绝”字,一个“灭”字,把这种凄冷孤寂的情景写到极致。这些“鸟”“人”隐喻着什么呢?就是那些保守派和那些宦官。“鸟”“人”怕的是“冷”,保守派和宦官怕的是既得利益的丧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一个大大的背景,预示着保守派和宦官的势力是很大的,没有强大的力量对付之,革新就不可能成功。

从来,真理在开始时都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发现真理的人是少数,所以,先进的理念要取得胜利,总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的代价甚至生命。只有新的理念逐步被较多的人承认了,革新才有可能顺利地进行。“孤舟簑笠翁”就是这个坚持真理的形象代表。他不怕寒冷凄凉,坚持在这“寒江雪”中钓他的鱼。其实,他不是钓鱼,他是想“钓”同盟军。一旦革新派蓄积了足够的力量,那就再次开启革新的航程。因为,社会发展不能停顿,更不能倒退,只有向前,才会给大多数人带来好处。“雪”花飞进了“寒江”,温度不下降到更低的程度,是不可能结冰的。但是,随着量变引起质变的变化,江上总有结冰的日子,革新的春风也会吹拂过来。历史车轮总是要向前走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给这首诗提供了广袤无垠的背景,而“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这广袤无垠背景中一个特写镜头。似乎作者站立在“万里雪飘”的广大环境中的某一个高地上,俯视着江心的一个小景。其实,那个“孤舟”中的“簑笠翁”正是作者自己!

已经“人踪灭”,又有“簑笠翁”的疑惑不知释怀了吗!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仅以诗句本身来说,“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现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答:

完全抛开了所有的世俗杂念,不受任何的外界骚扰,一心一意地在这个“唯我”的世界里,能安安心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一件事情~垂钓!此诗景象幽僻、凄静,孤零零的感觉。皆称是最孤独的古诗之一,用雪的世界衬托出渔翁纯洁清静的心灵,似超凡脱俗的世外仙翁。从而展现出来的就是:孤独也是一种美丽的境界!

感谢邀请。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两句诗是描写的什么画面如何评价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俨然就像一幅水墨山水的画,漫天江雪有一条孤单的小船,有一个身披蓑衣的渔翁,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画面清新醒目,一目了然,一个钓鱼翁,在没有行人、鸟兽的环境下,独自在小船上冒雪垂钓,体现了作者过于孤独,过于清冷。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