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雪的唯美散文随笔(冰雪记忆散文随笔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冰雪记忆散文随笔

  一、冰雪记忆

  我的家乡在北国边陲,是一座被大兴安岭山脉所环绕的林间小城。记忆里,这个季节的家乡很冷,白天的气温应该就能达到零下二十八九度吧。想要在这个地区御寒,单单依靠羽绒服是远远不够的。大棉袄二棉裤这些传统笨重的衣物在家乡的严冬腊月里全部派上了用场,实用得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乡的冷不是突如其来的。

  从金秋十月开始,家乡的气温就已经进入零下,有细小的雪花光顾了。深山里的农户们往往是一边迎接着雪花一边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农户们心爱着早早飘下的雪花,因为雪下得越大,土地吸收的水分就越多,来年的庄稼长势就越好。这就是所谓的瑞雪兆丰年吧。孩子们心爱着它,因为它的到来催熟了满山的野果。一串串被人们称为山荆子的浆果在雪花的抚摸下,退去了青涩的味道,就像孩子们经历坎坷后从内向外变得成熟了起来。红彤彤的野果在漫天飞雪的林海里,散发出酸酸甜甜的味道,引诱着孩子们踏着皑皑白雪向兴安深处走去,去寻找雪月的味道。

  年终岁尾时,家乡的雪下起来就会飘飘洒洒的彻夜不停,有时会连续下上十几天。雪的包裹,让原本现代化气息浓重的城市变成一片洁白,让人感觉跨入仙境一般。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厚厚的积雪,那种感觉是美妙的。脚下传来的咯咯作响的声音,久久回荡在脑海里不肯散去。

  这是大自然美妙的琴弦,而你就是那个抚琴的人。

  冰雪的世界里,美景无处不在。就连深山中的守山人往日朴实无华的简易木屋都焕发出了别样的姿色。绵绵厚厚的雪在房檐上拖着长长的尾巴向窗口慢慢地移动着,想要遮挡住深山里少有的阳光进入屋内。木屋旁,铺盖着“棉被”的柴禾垛上留下了几串细小的脚印,那是几只山中精灵——松鼠留下的。就在昨夜,它们悄悄在这里偷取了守山人准备还钱打酒用的榛子。它们之所以敢大胆来袭,是因为得知平日里为守山人看家护院的小黄狗搬进了主人的家里过冬去了。

  木屋里,炉火兴旺,守山人正坐在热炕上与一位晚辈絮叨着自家的身世。祖辈何时闯过的关东,在哪里开园拓土,又为何举家迁移到这深山寒处。守山人就着氤氲的过往,向口中一杯杯送往着小酒盅。半晌时间匆匆而过,守山人醉了,晚辈也睡了。守山人的山,因为林业的开发,成了荒山,而那段关于严寒和飞雪的记忆却时常在那个晚辈的脑海里浮现。

  时间过去得愈久,愈发地繁茂。

  转眼间,离家八年。家乡的车多了,人多了,雪却少了。每年回家过年时,看不到有雪花飘落,心里总是感觉少了些什么。

  是什么呢?

  正如生于斯长于斯的作家迟子建老师所说,雪花是东北人的“天茶”,冬季喝不到这道茶,就像读小说看不到闪光点,真是让人败兴。

  二、北国之春

  年,在数九寒天的日子里,越来越近了,家给的思念,也早早地变成了一张车票召唤着游子们的归来。想起我家乡的年,似乎就能感觉到家乡的冷,家乡的美,还有家乡的味道。

  我的家乡,远在北国边陲的大兴安岭地区,虽然家乡身处苦寒之地,但那里的年却热闹得很而且年味非常浓郁。

  在我的记忆里,家乡人很在乎每个春节的到来。所以置办年货也异常用心,很多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家,从一上秋就开始为迎接新年做准备了。一串串红辣椒,用于做粘豆包馅儿的.一盆盆表面光亮外形饱满的红芸豆,还有晾制的豆角丝、土豆干、茄子干等等,这些都是东北人家年夜饭上不可或缺的吃食,都是从那时候开始准备的。记忆里,人们为了迎接春节,让年夜饭更加丰盛,大多要在年前杀猪宰羊,为了答谢前来帮忙杀猪宰羊的亲朋好友,主人家会炒上一大盆酸菜粉条炖猪肉,烙上几十张大油饼来款待客人,而此时那些入秋就挂在窗户外已经风干的红辣椒也成了必备品,人们将它放在火红的炉盖子上略微烤上一会儿,一股辣椒特有香气就会飘散出来,然后把烤得微黑的辣椒和炒好的酸菜粉条猪肉一起卷进大油饼大口大口地嚼着,这样的卷饼香中有酸,酸中有辣,那味道真是棒极了,现在想起来,那种味道好像在嘴边环绕。除去杀猪宰羊,从腊月开始,每家每户还要剪窗花,置办给孩子们包压岁钱用飞红纸、祭祖用的香蜡、烘托节日气氛的烟花爆竹和灯笼等过年必不可少的物件。

  年货置办齐全,冻捕就开始了,乡亲们先用钢钎或其它工具在宛如镜面、冰冻三尺的河面上,凿出一个硕大的开口,然后将一张数十米甚至上百米长的大渔网,撒进冰窟窿里,冰面下的鱼儿,在漆黑的水底,看见久违的阳光透射到河水里来,会为寻找光源一拥而上,争先到冰窟窿处呼吸新鲜空气。但是,这一去便都粘在了渔网上,不得脱身了,过上个把小时,乡亲们合力将渔网拉起时,就能有上百斤的收获。家乡人很真诚好客,凡是在旁边围观冻捕的都会满载而归,就连在远处抽冰尜,滑冰车的娃娃们也会分上几条大鱼。

  腊月二十左右,各家的主妇们就开始蒸制粘豆包、花卷、馒头等主食了。这些以面做成的主食,压根不用放入冰箱进行冷藏,直接放入室外即可,因为在我老家的年前年后,室外温度已经达到零下三十度左右了。除了冻肉冻主食,人们还会买来秋梨、山楂、苹果、柿子等水果冻在外面或是用雪砌成的小冷柜里,这些被冷冻的水果中数冻秋梨最受人们的欢迎,这些外表被冻成黑褐色的秋梨掉在地面上也会毫发无损,吃它的时候要用大号的盆装满水进行化冻,一会儿的功夫,盆里的水就会因为解冻秋梨而结出一层厚厚的冰碴,等到冰碴在融化后,酸甜可口的冻秋梨就可以入口了,人们喜爱吃它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正月里吃的肉过多,而它却恰巧有解腻的作用。

  等到大年三十这一天,除去合家团圆共进年夜饭,放鞭炮迎春,熬夜守岁,晚辈拜年,长辈还礼发红包,一些住平房有院落的人家还会燃起篝火,意味着新的一年里,火烧旺运,日子越过越红火。

雪落江南散文随笔

腊月之初,千呼万唤里,一场大雪突降江南。

似乎久别重逢,又似乎,心仪已久。当温柔的雪邂逅了温婉的江南,冬月的岸边涌起春潮。惺惺相惜的风,拂过立春的笑靥,掠过早梅的香肩,停泊在水仙的身旁,摇曳着季节的风铃,与远道而来的雪相视、相怜。

雪花,曼舞于水墨长卷。

粉墙黛瓦里沉思的人被唤醒了,残垣断壁里蛰伏的梦被融化了。一抹皑皑,掩埋了杨柳岸昨日的繁华;一层洁白,雕刻出乌篷里怀旧的往事,一绺素雅,缠绕在江南女的发梢、指尖。

古渡无人,寂寞沙洲冷。

草长莺飞的美景被搁浅在故事的那端;浅草没鞍的佳话被尘封在缘份的楼阁;千帆过尽的昨天被一场风雪封存;近乡情怯的画面,被眼前这纷飞的洁白舞乱。

与雪花一同飘落的记忆脚下堆积。

凋谢的青葱再也回不到花季,春的旖旎在黄昏凋落。雁声凋零几片,秋之华美凋敝于一程寒凉。

只说是笔墨清浅,难画你绵语如禅,难状你舞姿若仙。只说你心地炉暖,在冬日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

她姗姗来迟时,他正望眼欲穿。她未语先羞,他意念着“能饮一杯无”的诗境。

江南那娴静的气质在一场雪里凸显。

小巷空洞,被淹没的不止前朝女子卖杏花的叫卖声,还有良人未归的身影,还有归燕迷惑的鸣叫与犹疑的飞行。

大地一片白茫茫,纷飞的雪花乱了思绪。

走过残塘,荷的风骨雪中耸立。塘边藕断丝连的故事永远镌刻在那个夏天;漫步香径,菊的气节雪中流传。不由想起:菊香盈袖的碧人,轻握玉箫的葱指,箫声里渐行渐远的离人,还有,他戎马倥偬的传奇。

一场大雪冰封了才子佳人的消息,断桥雪漫。

仍有那不羁的浪子水面扑腾,仍有诗意的女子摇橹缓行。

寒锁长湖,长椅孑然。

江南的雪更具诗意,婉约成拾阶而上的旗袍女子,豪放成亭阁内舞剑的游侠少年。

雪里沉睡的不止故人城郭,还有十里烟波、沿河楼阁,及二十四桥明月。

仙境一般的江南愈加沉静,如睡美人,恬静、安详。

旧时宫墙,寻常巷陌,都犹疑着纷飞的洁白。

岸边,玉树琼枝,琼楼玉宇。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