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和木工是一码事吗?木匠和木工有什么区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木匠和木工是一码事吗

木匠和木工不是一码事,木匠指的是木工里每一个成员的称呼!木工是木匠的统称,落在每个木工人员身上,称为木匠。木匠在劳动中,所做的工时,又称为木工。也就是说,木匠师傅工作的时间,按小时,天数来计算工作,给的报酬,一般情况下,都以天数计算工时,也有按小时计算工时的,八小时或十个小时为一个工作日,按小时,把一天工作时间的钱数,除八小时或十个小时工作时间,就是木匠师傅每小时所挣的钱数,所谓木工,就是木匠师傅,做家具,盖房子,装修,工作的时间,这个时间,给多少钱,但是,双方可以讲价还价,这就叫做木工。木工,木工,就是修理木头,做出造型,是需要时间的,是一种技术工种,花费的时间,叫做木工,木工做出来的东西,又是艺术品,需要给木匠师傳一天给多少钱的意思?现在,是不讲木工制,都讲承包制了。另一种说法是,在分类上叫木工学校,当进入现场施工工地,就得称木匠师傳。虽然,学习,工种一样,叫法和称呼就不一样,所以说,内含,表情就不同,这就是中国的文化,同音不同字,同工不同意义。因此,木匠和木工,是有区别的。在这里,木工就是挣钱的工时,放在学校是一门学科。叫木工学校。放在施工工地里,就是木匠师傅。

木匠和木工有什么区别

木匠和木工的区别?

人类的发展,经过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直至进入现代社会,石器和青铜器早已成为被珍藏的古文物,但木器的使用,却是延续至今。

木业,是专门以木材为原料加工制作器物的行业。木匠,是专门从事木业的手艺人。这里所说的木匠,又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以前拜师学艺,而后走进新社会,生活劳动了几十年的乡村木匠。他们继承了这个行业的古老传统和技艺,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前辈匠人的形象和身影。

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木匠。一个腰际围裹着兽皮的原始人,有意识地从地上或树上取来一段粗树枝,然后把树枝上细碎的枝杈去掉,并着意用石头打磨几下,最后做成一根光滑适手,使用得力的棍棒,用来攻击猎物,或防御猛兽的攻击。同伴们非常羡慕他的工具,于是他制作了更多的棍棒分送给其他原始人。这个棍棒的制造者,就是最原始的木匠。

人类的发展,经过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直至进入现代社会,石器和青铜器早已成为被珍藏的古文物,但木器的使用,却是延续至今。

江河中滚滚涌动的波涛,既激扬起璀璨的浪花,也淘涮着石砾和泥沙。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定了人类文化的新旧更替与演化消长。许多传统行业技艺,在这种更替与演化中,失去了他昔日的辉煌。

据说,在美国已有一百多种古老行业不复存在。在中国,也同样有许多传统行业消失或蜕变改形,或者成为应用范围极小,只有在古装电视剧中才显露一下的道具似的行当。就木业而言,橡胶轮胎彻底的淘汰了板轮匠;桶匠、鞍子匠,不再是拥有广阔市场的作行;随着钢筋水泥及新型建材的普及,使原来以木材为主的民用住宅,基本改变了结构;而家族意识的淡化,和城乡建设的统一规划,也使曾被人称道的四合院成为了“保留项目”;马车不再是运输的主力,农业机械取代了旧式农具;室内家具的生产规模化、商品化,更方便了人们的需求和选择;丧葬制度的改革和推广,几乎使人们忘却了棺椁……许许多多过去用木材制作的器物,都被物美价廉的新产品更新取代。

新的建筑格局,新的建筑材料,新的供求观念,强烈地冲击着旧式木业。木匠们也因失去了出售技艺的市场而歇业改行。不再青睐这一行业的年轻人,更使木匠师傅们失去了传业对象。许多代代相传的行业技能,由于没了用场,逐渐被丢弃遗忘。传统的,曾经拥有几千年辉煌的木匠行业如今已是业老珠黄。

虽然,从事木业的仍大有人在,但他们已不是传统的“木匠”,他们是新生的或是由“木匠”演变成的现代型“木工”。

木匠与木工(姑且如此称之,以示区别)在内涵和形式上有很大区别,就如亭台楼榭之楼与现代社区之楼,虽同类但不同型。他们之间有哪些不同呢?

称呼本身已然不同。一定的形式必定包含一定的内容。名称的改变,必然是因为内涵的变化。木匠这种称呼似乎已成隔世,现在的人们,包括原来的木匠,只用“木工”这个称呼。

外观形象不同。现代木工大都接受些文化教育,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给人以精明、精干的印象。过去的木匠,大多不识字,纯朴的形象多一些。过去的木匠随身背挎的是个木制的“家伙斗子”,由于工具的电动机械化,现代木工只需肩挎着帆布工具兜子。

过去的木匠,是流动的小作坊式的自由劳动者,走村串乡为雇主服务,为在行业竞争中求得生存,特别重视个人在民众中的名声。他们对雇主非常负责,工作尽心。一方面是由于职业道德和行业本能使然,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需要借重雇主的口碑。

现代木工大多依附于某生产单位。诸如建筑公司,木器厂,或者某工厂、某单位内部的木工车间,木工班组。他们是工厂或公司的工人,听命于公司老板或工厂领导。他们间接地为消费者服务,与消费者不直接发生金钱关系。虽然仍有一些流动木工,走街串巷,上门为雇主服务,但他与雇主之间似乎只存在劳务与报酬的简单关系。你用木工吗?干什么活儿?给多少钱?双方约成,劳务关系成立。劳务结束,关系解除,再见面时形同路人。过去的木匠与雇主之间有一种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互相感谢之情。这种情感在雇用关系解除后,甚至能延续几十年。

过去的木匠,因为匠作范围广,打造的东西种类多,内容庞杂,大量的手工操作,客观上造就了他们必须具备全面的技能。而现代木工,分工较细,服务范围比较局限,相对来说,技术适应范围没有过去的木匠广。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和大量的机械化作业,减轻了木工的劳动强度,但同时也削弱了木工的手工操作技能,准确熟练的手工技能已不再是评价优劣的重要条件,而能够不断地接受新信息,新潮流,才是一个优秀木工的先决条件。

现代木工对过去木匠的许多“讲究”不再讲究。

现代木工也有傲性,但冷傲多些,有时又傲不起来。过去木匠的傲性表现的含蓄,但很彻底。

用尺不同。过去,木匠用营造尺。现代木工用米尺。而正向着现代木工蜕变的木匠,不得不使用这两种尺。做新式活儿用米尺,做旧式活儿用营造尺,或将两种尺换算后使用。

总之,从事旧式木业的木匠连同他们的作业内容,离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去了。

为什么说木匠是最聪明的

不能说木匠最聪明,但做木工确实很用脑力。尤其是古代木匠他要制造出繁杂多样的造形,真要有超乎常人的想象。

自从板式家具出现以来木工已从繁琐的工作变得简单起来,直观性更强了,劳动强度也大大下降了。

现在保持原始做法的木匠已经不多了,木匠真有失传的危险。现在天津的辛家班还在继承和传授原始做工,有志者应到那里学学。

现在的木匠只能说你是干木工活的谈不上〝匠〞。

干过几天木工活的我

哪里有农村手艺人木匠

农村手艺人,木匠那里有?

我估计在这里我是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因为我本人就是传统的手工木匠,工龄已经三十多年了,但是在这里我不知道你问这个问题而需要什么帮助。

我是六十年代生人,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农村分田到户,家里不需那么多劳力,高中毕业回来无所事事,所以就跟本房一大爷学做手工木艺,这一行在当时的农村还是很受人尊重的,收入也是比一般种田人高出很多。

其实木匠手艺也是一门技术活,都要懂得些几何三角和圆周率,还有圆锥体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