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重点考的雪线和林线,什么是赤潮、咸潮、钱塘潮、潮汐树、潮塌
发布时间: 2023-07-11

什么是雪线?

雪线: 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线,称为雪线。

在 雪线以上,气温较低,全年冰雪的 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

在 雪线以下,气温较高,全年冰雪的 补给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多年冰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因此,雪线亦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

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 气温、降水量 和地形条件 。高度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反映了气温的影响。

1、雪线的分布规律

从全球来看,雪线的分布高度与 气温和 降水量密切相关。

赤道地区空气多对流上升,云层较厚,降水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而副热带地区多下沉气流,晴天多,降水少,热量充足,积雪较易融化。

因此, 全球雪线最高的地区不在赤道,而是在副热带地区。 处在此范围的南纬20°25°间的安第斯山雪线最高,主要在智利北部和玻利维亚西南部,一般高5500~6000米,最高可达6400米,成为世界上雪线最高的地方。

在纬度40°的地方,根据气候的干燥程度,雪线高度在海拔2500~5000米之间。到极地附近,雪线可降至地表。

此外,由于10°N的降水量比10°S多,因此10的雪线比10°N也要高一些。

总之,雪线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由副热带地区向两侧高低纬度递减。

2、影响雪线的因素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示意图

例如下图,由赤道(0°)向南北极(80°),温度逐渐降低,因此雪线也逐渐降低。同时,还可以发现,每个山坡朝向赤道的以面,雪线更高( 向阳坡>背阳坡),这是因为向阳坡的温度更高,积雪更易融化。

从赤道向两极的雪线分布图

同一座山坡,一般可以分为阳坡、阴坡、迎风坡、背风坡。其中阳坡的温度更高,迎风坡的降水更多。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降水越少,则山地的雪线越高。

展开全文

因此 向阳坡(阳坡)、背风坡的雪线高于背阳坡(阴坡)、迎风坡。

3、具体影响因素

具体到某一山区,主要看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请大家把握好以下几个案例,在分析雪线问题时可以学会迁移。

①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降水量丰富的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干燥少雨的北坡雪线高度要低。

其南坡面向印度洋,夏季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南坡空气易达到过饱和,形成降雪,形成海洋性冰川。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挡,印度洋的水汽难以到达,空气要达到过饱和,必须海拔升高,气温继续降低,才可能形成降雪,形成大陆性冰川。

②青藏高原境内雪线海拔高低相差很大,大体上 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③阿尔卑斯山北坡为背阳坡,蒸发弱;北坡又是迎风坡,大西洋水汽在此产生了大量的降水。因此,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较低,南坡雪线较高。

④天山南坡为向阳坡,气温比北坡高,且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少,故天山南坡雪线比北坡高。

地理试题中的雪线

(2012年高考江苏地理单科卷)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 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图1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2.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1.C 通过读图就可以分析出雪线分布的趋势

2.A.结合排除法,B温度高、C降水少、D坡度大都是导致雪线高,而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会导致雪线较低。

什么是林线?

林线

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

的 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

即高山林线

而高中地理中所遇到的林线

一般指的是高山森林上限

也就是说是狭义的林线

它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

可真正的 高山林线并不是线,而是带

对高山森林上限附近植被界线的称谓很多

定义也有较大差别,指标不够明确

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于澎涛,2002)

影响林线的因素

林线高度受 热量和 水分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其它要素主要有地形、积雪、火及人为因素等。

一般规律为: 纬度越低,林线越高;降水越多,林线越高。

影响林线高度的因素

(1)影响林线分布的热量因素

①纬度:通常纬度越低,获得太阳辐射量越多,热量越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

②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阳坡热量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阴坡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③海拔:同纬度相比较,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

(2)影响林线分布的水分因素

①纬度: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压控制的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

较低。

②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风坡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③海陆位置:同纬度相比较,沿海地区降水丰,山地林线分布较高;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台湾玉山,林线3400米

长白山,林线2400米 摄影:线云强

影响林线因素热量的因素一般有:

1、纬度:通过纬度越底,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越多,热量越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越高;

2、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阳坡热量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

3、海拔:同纬度相比较,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山地林线分布相对越低;

影响林线因素水分的因素一般有:

1、纬度:受信风带或副高控制的中低纬地区,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2、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

3、海陆位置:同纬度相比较,沿海地区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高。

全球来讲,纬度越高,林线越低;同纬度情况下,降水量少的地区林线的高度较高(与山地迎风坡的降水、干热的焚风等相关)。

除了降水少的地区,在其它一些特殊区域,林线也会出现在半山坡,高度较高,也就是经常所说的林线会有所抬升。

地理试题中的林线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图8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它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太阳辐射强,气湿高

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2.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答案】D C

高考真题练习

【2020全国卷1】

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成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9~11题。

9.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

A.幼树

B.中龄结实树

C.老树

D.各树龄组混生

10.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

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

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

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

11.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

A.降水稳定

B.水土流失量稳定

C.土壤肥力稳定

D.岳桦结实线稳定

参考答案

【答案及解析】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