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恋小说最好是古代或是穿越男主在40以上谢谢?乾隆是真爱富察皇后吗和贵妃高佳氏相比,他更爱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老少恋小说最好是古代或是穿越男主在40以上谢谢

为爱奉献 - 妻妾一家欢 - 君生我未生 - 妾大不如妻 - 高门庶女

乾隆是真爱富察皇后吗和贵妃高佳氏相比,他更爱谁

某认为,慧贤皇贵妃高佳氏才是乾隆帝心中的明月光朱砂痣。

孝贤和慧贤在喜欢后宫史的朋友圈里都各自拥有庞大的粉丝量,都能够引经据典的阐述自己喜欢的那一位才是乾隆的真爱。随着延禧攻略的热播,相信很快能再掀起一番比较热。本文四千字,慎入。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1712-1748)

孝贤出身沙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典型的名门贵女。祖父米思翰、父亲李荣保、伯父马齐、马武都是康熙名臣,兄弟中有名的有傅清、傅恒,侄子中出名者有明义、明瑞、福康安、福隆安、福长安。对了,孝贤还有一个侄孙女后来入宫也是乾隆的妃子,就是马齐的曾孙女晋妃富察氏,就是说姑祖母孝贤和侄孙女晋妃都是乾隆的后妃,咳咳。

雍正五年(1727)孝贤被指婚皇四子弘历,为嫡福晋,七月成婚。

雍正六年(1728)十月初二,生弘历长女,二岁殇。【早在本年的五月二十八,弘历的庶长子永璜出生,生母是雍正初年就入选府中的使女富察氏即哲悯皇贵妃。】

雍正八年(1730)六月二十六,生弘历次子【嫡长子】永琏,九岁夭折。

雍正九年(1731)五月二十四,生弘历三女固伦和敬公主。【早在本年四月二十七,永璜母富察氏又生弘历次女,不过在同年十二月殇。】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世宗崩,乾隆继位,立孝贤为皇后。

乾隆元年(1736)七月初二,内定永琏为储。

乾隆二年(1737)十二月初四,行皇后册礼。

乾隆四年(1739)十月十二,永琏夭折。时年孝贤27岁。

乾隆十一年(1746)四月初一,生皇七子永琮,时年孝贤34岁,高龄产妇。

乾隆十二年(1747)十二月二十九,永琮殇,时年孝贤36岁。

乾隆十三年(1748)三月十一,孝贤薨,三月十七灵柩还宫,停灵长春宫,二十二日赐谥号“孝贤”,五月二十一行册谥礼。

乾隆十七年(1752)十月二十七,孝贤和慧贤以及哲悯皇贵妃富察氏一起入葬裕陵。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1745)

慧贤出身汉军旗,内务府包衣世家。父亲高斌是雍乾时期的治河名臣,唯一的兄弟就是高恒,领两淮盐政,贪污坐诛;从兄高晋两江总督;侄子高朴都察院左都御史,贪污坐诛;侄子高杞,陕甘总督。和孝贤比差远了。

最少在雍正五年(1727)之前,慧贤就来到皇四子弘历身边,入选皇四子府做使女。

雍正十一年(1733)弘历封宝亲王。

雍正十二年(1734)三月初一,雍正封时为使女的慧贤为宝亲王弘历侧福晋。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世宗崩。二十五日,乾隆为慧贤娘家抬旗,入镶黄旗。九月初三,乾隆正式继位,九月二十四,封慧贤为贵妃。

乾隆二年(1737)十二月初四行贵妃册礼。

乾隆十年(1745)元旦,慧贤旧病发作,正月二十三晋封皇贵妃,夸慧贤“孝敬性成温恭素著”。正月二十五薨,二十六上谥号“慧贤”。暂安于静安庄殡宫。

乾隆十七年(1752)十月二十七,慧贤和孝贤以及哲悯皇贵妃富察氏一起入葬裕陵。

孝贤PK慧贤

首先,两人的起点不一样,一个是妻子一个是妾室,在封建时代,妾室的身份地位都不会高过妻子,不论是生前还是死后。这一点是慧贤无法和孝贤比较的。

其次,在家世上,孝贤完胜慧贤,孝贤家族名臣辈出,可不是依靠孝贤的裙带关系。而慧贤家族,就有点依靠慧贤的关系,一个包衣世家,乾隆都吹嘘成笃生名族,可见多抬举慧贤了。

身为妻子,丈夫只要不脑残,继位后百分之百都要立妻子为皇后的,这是正妻的合法权益,是理所应当的,只要是合格的士大夫都会遵守的。

但是,对于小妾,就没有任何规定必须封妾室什么的,就看丈夫的在意程度了,慧贤从使女直接就升级为侧福晋,然后就直接是贵妃,还是乾隆朝第一位贵妃,第一位皇贵妃,家世不显还没有子女,身份待遇却仅次于嫡妻孝贤,这就是因为乾隆对她感情深厚的超常提拔了。

慧贤册封贵妃时,是第一位享受公主王福晋以及三品以上命妇朝贺的,之后由妃嫔一级一级晋封上来的娴贵妃、纯贵妃、嘉贵妃、令贵妃、庆贵妃都没有这个待遇,乾隆还特意强调了慧贤的尊贵。

“朕意初封即系贵妃者,公主、王妃、命妇自应加敬行礼。若由妃晋封者,仪节较当略减,此一定之差等。且今皇贵妃及嘉贵妃同日受封,而公主、王妃、命妇行礼略无分别,于礼制亦未允协。嘉贵妃前著照纯贵妃之例,不必行礼。将此载入会典。”

孝贤呢,皇后册封礼一直被推迟乾隆二年,当然,推迟的理由可以是守孝。但是,雍正在他爹康熙死后又接着亲妈德妃也死了,连着守丧,还是在雍正元年年底为嫡妻孝敬皇后举行皇后册封礼,这能不能说明乾隆没有他爹爱重嫡妻?

雍正规定公主王妃命妇进宫行贺礼时要向皇后进献笺表,乾隆继位,取消孝贤接受命妇笺表的待遇,说是改让王公大臣进献笺表,但是王公大臣又不向皇后行礼,进献笺表的事自然也不存在。

乾隆一边在提拔慧贤的待遇,一边又在降低孝贤的应得待遇,雍正孝敬皇后宫里的下女有32人,孝贤在乾隆元年,宫里下女的人数和慧贤一样多都是8人。

乾隆三年,守完孝第一次过生日的孝贤又被降低应得待遇,清朝皇后在生日时有王公大臣进献宴席的规矩,到孝贤这里,被乾隆指示取消,这个待遇孝贤一直没有享受过。

大清会典有规定,只有皇后才有资格穿明黄吉服,皇贵妃以下没有资格穿明黄或者金黄吉服。但是,在乾隆元年,慧贤和孝贤一样穿明黄吉服,入画画像。乾隆二年还在同一天行册礼,同时接受命妇朝拜。

乾隆在孝贤的寝宫休息,梦到慧贤,孝贤还得安慰他,作为一个嫡妻,还得安慰梦见死去小妾引发思念之情的丈夫······皇后死后,乾隆再梦到慧贤也没人安慰他了,只有自己写诗抒发了。

皇后的仪仗有59件,贵妃仪仗35件,慧贤死后,乾隆为她增加18件仪仗,共53件,非常接近皇后的规格。

去圆明园时,孝贤侍候太后居住在长春仙馆,慧贤居住在紧邻乾隆住处的茹古涵今【今韶景轩】。

孝贤和慧贤都死后,乾隆把孝贤生前的寝宫长春宫弄成纪念馆,将孝贤和慧贤的遗物画像都放进去纪念。真是妻妾一家欢。

可悲的富察皇后

乾隆有嫡子的执念,可想而知,孝贤的生育压力多大,大到慧贤都替她上愁,而乾隆明显是当孝贤生育嫡子的机器,当然,谁在嫡妻的位置上大概他都是这个德行。

孝贤高龄生育七阿哥,乾隆和太后扔下他娘俩去住在圆明园和畅春园。永琮满月,乾隆和太后都没回宫。永琮在临近春节时夭折,孝贤还得哭着向乾隆请罪,安慰丈夫失去嫡子的痛苦。

乾隆十三年(1748)正月,才死了唯一儿子还满心伤痛的孝贤侍候着乾隆母子出京东巡,二月二十九陪太后爬泰山,三月初一得病,钦天监预测到孝贤有灾,但是,乾隆母子并没有当回事,娘俩照样开心的玩耍,

三月初四,到济南,乾隆去趵突泉游玩,次日陪太后阅营兵看表演,又陪太后游虞舜庙爬千佛山,晚上与大臣宴会。初六,乾隆陪太后游大明湖、历下亭、北极庙,晚上与大臣宴会。初七,乾隆游趵突泉,并祈雨。初八开始回程,三月十一,到德州登船,孝贤薨。

【乾隆诗注:三月杪客星见离宫,占属中宫有眚,越十余日始灭。】

从初四到初七,孝贤在济南修养了四天,乾隆母子开开心心的玩了四天。

对比一下之后的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在出巡返程途中,某个妃嫔生病,皇太后停下观赏风景并陪着生病妃嫔休养了十天,才带着皇后妃嫔们启程回京。对比完了真替孝贤憋屈。

乾隆十三年(1748)三月十一,孝贤去世当天,乾隆还写一首诗:

载登青雀舫,初试白云程。入画看春景,匀然听水声。
岸杨烟外袅,沙鸟渚边鸣。极目烟波意,诗裁亦觉清。

从诗内容看,乾隆陛下当时心情不错,老婆快要死了,还心情不错的写诗。

【太后剧照】

四月十一,孝贤死一个月了,乾隆大封后宫,舒嫔封舒妃,令嫔封令妃,陈贵人封嫔,陆常在封陆贵人,那常在封那贵人,林常在封林贵人。

五月二十一,给孝贤上谥号,乾隆还作诗讲述皇后生前讨要谥号的事,并强调赐谥孝贤不是因为私恩偏爱。

月底,下诏孝贤的丧仪参考明朝的孝洁皇后陈氏。【陈氏是白眼狼明世宗的嫡妻,丧仪是明朝皇后里很差的标准,总之很不像话。】孝贤的丧期内乾隆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