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少云真人照片曝光,专家组质疑其真实性,战友披露当年牺牲过
发布时间: 2023-07-11

从《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到后来的感动中国人物之一,邱少云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的英勇事迹被后人不断传颂,但他的真实容貌却少有人知。

小学课本里的邱少云其实是一幅经典的油画,是由著名画家孙国岐根据邱少云的英勇事迹创作而成的。

油画中,邱少云匍匐在草堆里被烈火灼烧,但他紧咬牙关、皱着眉头,目光坚毅地看向前方。

这幅场景让人看了之后深受震撼,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丝好奇,真正的邱少云到底长什么样呢?

如今在网上搜出来的照片有许多版本,而且网友也众说不一。但只有一张照片的可信度极高,甚至得到了军委的关注,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但在解说之前,还是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位在烈火中永生的英雄——邱少云。

苦难童年

1926年7月12日,邱少云出生在四川省铜梁县关溅乡(今重庆市铜梁区少云镇)玉屏村邱家沟一个贫农家庭。

邱少云自幼身世坎坷,父亲为了养活家里一家老小,仅靠租种地主家的地维持生计。收成好的时候仅得温饱,收成不好便不够交租,回头欠一屁股债。

有一年闹旱情导致收成不好,邱少云的父亲交不起地主家的粮,还欠下了一大笔债。为了还债,邱少云的父亲只得跑到河上拉纤。

展开全文

可做了几个月,船老大却赖着不想发纤夫的工资,便雇了一个土匪,在邱少云父亲做活时将他推下了河。

母亲得知消息后悲痛不已,于次年在悲病交加中撒手人寰。就这样,可怜的邱少云13岁便父母双亡,成了孤儿。

邱家一共兄弟四人,老大邱东云早年过继给了伯父。为了活命,13岁的邱少云只能带着两个年幼的弟弟四处要饭,靠着同村人的大锅饭才让他们活了下来。

后来大了一点儿,邱少云就出去找活干。只要能挣钱,脏活累活都愿意做,他给地主当长工、做泥瓦匠、木匠。老三邱少全也去给地主做长工,打工养家。

后来邱少云在一家面馆找到了一份挑水打杂的活儿。挑水的河塘离面馆非常远,而且一天下来,要来回四十多趟,但邱少云都坚持了下来。

一年冬天,邱少云发了烧,面馆老板不愿意给他放假,让他继续去挑水。高烧的邱少云一跟头栽在了河边,一瘸一拐地回来。

面板老板不仅没有关心他,反倒气急败坏地臭骂了他一顿,将他抓到了警察局,邱少云就这样被抓了壮丁。

后来他被编入了川军第21军112师18团。由于身强力壮的,又在饭馆里做过伙夫、跑堂,所以就被安排做了伙夫。

那时上头的连长姓马,克扣军饷不说,还喜欢抽大烟。抽完大烟回到军营已经是下半夜了,又会让厨房做莲子汤给他喝。

当时,邱少云常常半夜被叫醒给马连长煮莲子汤。一回由于实在是发困,送汤送得晚了,还被连长抽了一顿鞭子。

国民党军队中贪污腐败严重,长官也时常打骂士兵。邱少云和几个同乡都不愿意在马连长手下当兵,便决定逃离军营。但走到了半路,有人走漏了消息,他们又被马连长的人抓了回去。

抓回去之后,邱少云被吊起来毒打了一顿。那段时间,他便一直被国民党长官变本加厉得欺压,还得过水肿病。

直到1949年,解放军挺进了大西南。蒋介石仓皇逃离重庆,川军投诚,他被补进了解放军第10军29师87团9连,成为了一排三班的(连长朱斌)战士。

据邱少云的弟弟邱少华回忆说,哥哥是1949年被国民党抓走的。不久之后,邱少云还曾托人捎口信回来,说想吃家乡的回锅肉,但之后便了无音讯。

过去很久之后,邱少华始终没有收到哥哥的消息。直到1951年3月,家里才收到了邱少云寄回来的家信。

军旅生活

成都战役之后,邱少云所在的29师接到上级命令准备前往内江驻防,在内江组建军分区以及接管当时国民党政府残留的工作。

当时国民党残存势力还留在内江,内江当时的司令刘海东企图组织“反共救国军”运动,在当地大肆散播解放军谣言。

当地老百姓饱受战争苦难,只要是当兵的,他们都十分厌恶。邱少云和战友接到了剿匪命令,还要负责解放当地群众。一群人商量之后决定化身落难农民,随军驻防资中县城。

当时邱少云和战友摸清了刘海东的行动路线,在1950年时活捉了刘海东,顺利地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剿匪任务。

其实,这次能成功剿匪靠的全是当地百姓的帮助,因为邱少云本就是川渝人,很快便同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

他们热心地帮助百姓,并对村民进行了思想教育和知识普及,使得百姓都对解放军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百姓意识到,原来解放军和其他军队是不一样的。

因为这次剿匪任务和解放群众任务的顺利完成,师部将“剿匪先锋连”的光荣称号授予了邱少云所在的九连,集体也记大功一次。

在解放军部队的这段岁月虽然艰苦,但也很充实。部队的政治纪律和军事训练十分严格,跟以前在川军时完全不同,而且这里也有很多同乡战友。

所以邱少云对训练十分上心,这也使得他的训练成绩上升得很快。而且他的眼神好很,无论是射击训练还是投弹演练,在全连都数一数二。

据邱少云的战友马遂群回忆:“邱少云当时是非常好学的。有一天,邱少云训练完之后来找我,他不知道从哪儿借来了爆破筒,软磨硬泡地让我教他爆破技术。我告诉他这可不是一两天能学会的,而且这东西操作不当会很危险。但是邱少云很坚定地看着我说:‘爆破筒杀伤力大,能炸毁碉堡,危险什么的我不怕的,只要能杀敌’……我被他坚定的眼神所感动,就开始耐心地教他操作爆破筒的技术,比如怎么拉导火索,怎么开保险盖,邱少云都认真地听着……”

虽然邱少云没有念过书,但他很爱钻研各种实用技术,并且不懂就问。渐渐地,手枪、步枪、冲锋枪等武器的使用方法他都了如指掌,而且通过战友马遂群的初步指导,还掌握了使用爆破筒的要领。

关于部队中的这些经历,马遂群老人仍然记忆如新,眼中也充满了对邱少云的思念。

抗美援朝

朝鲜半岛长期南北分裂的局面,导致了1950年6月朝鲜战争的爆发。

刚开始南韩节节败退,便请求美国派兵增援。在这样的情形下,美国不顾中方反对,决定帮助韩国抵御朝鲜军队并建立所谓的“联合国军”。

“联合国军”以美国为首,打着援助南韩的旗号,趁机侵略朝鲜、台湾,干涉亚洲事务。

1950年9月15日,美军第10军在仁川登陆,朝鲜军腹背受敌,军队损失惨重,便立即进行战略性后退。

当时,麦克阿瑟认为中国刚建国,兵马实力都在美国之下,料定了中国不会干预战争,便计划让美军在10月1日越过北纬38°线。

而毛泽东说这是美国插在亚洲的“三把刀”——朝鲜一把插在头上、台湾一把插在腰上、越南一把插在脚上。

麦克阿瑟宣称鸭绿江并不是障碍。面对中国的多次警告,美国不但不听,还多次派战斗机侦察中国边境,并肆意对丹东地区实施轰炸。战事一触即发,中朝边境人民的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箭已在弦上,不得不发。毛泽东让周恩来转告斯大林,即使斯大林不派空军增援,中国也应当参战,必须参战。

参战会告诉世界,中国人民不会容忍领土被列强肆意侵犯。如果不参战,再怎么权衡利弊,中国都会遭到极大的损害。195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艰难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1年3月,邱少云服从上级指示,响应当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

由于情况紧急,所以邱少云只给弟弟寄去了一封简短的信件。他在信中写道:“到朝鲜后,我一定要拼命打仗,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在战场上,他亲眼看到“联合国军”对无数无辜的朝鲜平民投射炸弹,顷刻间尸横遍野、一片狼藉;他还目睹朝鲜儿童由于双亲遇难,孤苦无依而流落街头的苦难惨状。这使得邱少云下决心要打赢这场硬仗,保家卫国。

1951年3月,部队在开赴前线途中,遭遇了美军战斗机的疯狂扫射。邱少云顶着枪林弹雨,冲进着火的民居里将朝鲜儿童救了出来。

那时的他突然想起自己幼时孤苦无依的遭遇,气愤地对班长说:“班长,我就是拼上我这条命,我也要多杀几个美国鬼子,打赢这场仗!”

1951年,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队历经两个多月的英勇奋战达成了预定目标。志愿军第二作战部队的第十九、第三兵团与在朝鲜东北部休整的第九兵团主力抵达朝鲜前线,使得前线力量大大增强,军事物资与补给也得到了补充。

志愿军总指挥彭德怀根据毛主席关于“战争准备长期,尽量争取短期”的指示,要求部队彻底粉碎美国佬的登陆企图,帮助朝鲜军队夺回战场主动权。

经过多番研究和仔细协商,最终决定集中志愿军11个军33个师另4个炮兵师共54万余人,并在朝鲜人民军队3个军团配合下,于4月下旬或5月上旬实施反击,发起第五次战役。

此时,邱少云所在的第九连接到上级命令,要求他们在涟川郡、罗家山一带担任主攻连。

由于邱少云反应速度快、应急能力强,所以在战斗开始之际,邱少云被抽调到连集训队。当时连集训队共有十几人,他们在战时肩负着为前线输送弹药、抢运伤员等至关重要的任务。

这次战役伤亡惨重,曾为邱少云包扎伤口的朱斌连长壮烈牺牲、帮邱少云写家信的连文化教员郭安民重伤致残,活下来的战士只有寥寥数人。

后来上级不得不将九连扩充,较多的新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