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春晚小品集锦(往年春晚的那些经典的小品,你记得几个说来听听
发布时间: 2023-07-06

往年春晚的那些经典的小品,你记得几个说来听听

除夕对于每个中国人的都具有特殊意义,不少人千里迢迢回家和家人团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守岁,而除夕夜八点准时奉送的春晚也已经成为节日必备。从1983年至今,央视春晚为我们带来了无数的欢声笑语。

今天,小编就要逐年盘点近十年来央视春晚最精彩的语言类节目。

2010年《捐助》

《捐助》是赵本山携弟子小沈阳等人表演的主旋律小品,赵本山和王小利分别饰演“钱紧”和“白闹”,两人是亲家,两人共同承包一块地,赚了3万元一人一半,但是“钱紧”在取钱时为大学生捐钱,不小心将三千捐成了三万。“钱紧”捐错了钱,“白闹”又等着钱娶媳妇,还有《刨根问底》栏目组横插一杠,后续一地鸡毛令人开怀大笑。

2011年《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是赵本山春晚的“最后一秀”,同样是他和小沈阳、王小利等知名弟子合作的小品。小品里,王小利和李琳是小学同学,王小利暗恋李琳,但是没有在一起,多年后王小利带着儿子小沈阳拜访李琳一家,带去一封信,由于王小利文化有限,信中内容词不达意让人啼笑皆非,表达含糊极易引发误会,李琳老公赵本山就被信所误导,但《同桌的你》有趣的是,每一个误会,都是一个段子,让观众忍不住大笑。

2012年《爱的代驾》

2012年春晚没有赵本山,郭冬临、邵峰接过了春晚小品的大旗,两人都是春晚的常客,2012年的时候合作了《爱的代驾》。不同于赵本山“乡村爱情”风格的小品,郭冬临和邵峰的小品更多的是俏皮可爱、幽默诙谐,代驾司机和醉鬼的互动,有趣又心酸。

2013年《想跳就跳》

蔡明和潘长江也是春晚的老熟人,两人的合作火花颇多。《想跳就跳》中,蔡明饰演了一位毒舌的老太太,吐槽信手拈来,出口就是金句,怼李咏“让你脸短点你习惯吗?”,还有“都是千年狐狸精,你跟我玩什么聊斋”、“你口味真重”等经典台词。央视春晚官微按网友转发量排名的春晚十大流行语中,有四句都是出自蔡明之口。2013年春晚是蔡明第一次和潘长江合作,两人表现得非常的契合,之后几年春晚两人也多次合作,为观众带去了许多的欢笑。

2014年《扶不扶》

2014年春晚开心麻花的小品《扶不扶》成了当年关注最高的语言类节目,沈腾和马丽合作,内容结合了当时老人摔倒了扶不扶的热点。沈腾被马丽饰演的老太太碰瓷,一系列误会解释之后终于获得清白。沈腾饰演的郝建妙语连珠,一句“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正能量十足,获得了观众的赞誉。

2015年《投其所好》

《投其所好》是由开心麻花团队创作,闫非、彭大魔导演并编剧,沈腾、马丽、杜晓宇表演,是一部反腐题材的小品,一个唯唯诺诺的小科员,一位溜须拍马的科长,和一位整顿机关风气的局长,三个人一台戏,主流价值观与喜剧结合,既有矛盾冲突,又有戏剧氛围,看点十足。

2016年《我忍不了》

2016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只有7个,小品都不出彩,反倒是岳云鹏、孙越合作的相声《我忍不了》用反讽的方式讲述生活中常见的不文明现象,让人捧腹大笑又引人深思,两人是老搭档,一唱一和,逗得观众大笑不止。

2017年《老伴》

《老伴》由蔡明和潘长江合作,两人饰演一对老年夫妻,蔡明延续了以往毒舌腹黑的风格,金句频出,比如“说瞎话是要遭雷劈的”、“颜值越高,责任越大”等,蔡明避雷针的动作也让人印象深刻,堪称当年春晚经典动作。不过搞笑归搞笑,《老伴》的本质是温情,是对失忆老伴无限的包容和宠溺。

2018年《真假老师》

《真假老师》由著名喜剧演员贾玲、张小斐表演,喜剧大咖出色发挥,效果非常好。贾玲的一举一动一眨眼一皱眉都非常有喜剧的味道,“开学交啥啊,焦头烂脑啊!”等梗观众也是一听便知深有体会,而且贾玲饰演的家政服务人员被抓壮丁假装是孩子家长,莫名让人想起《家有儿女》中刘星犯错之后请人假扮刘梅的桥段。

2019年《“儿子“来了》

2019年小品《“儿子“来了》可谓是大咖云集,蔡明、潘长江依旧联手饰演夫妻,此外葛优、乔杉、翟天临参加了演出。潘长江、蔡明的台风非常稳健,风格观众也非常熟悉,老夫老妻,生活中的小矛盾,蔡明依旧毒舌,潘长江依旧怕老婆。葛优的加入则令人惊喜,葛式幽默,不动声色,却又笑点十足。小品内容也非常贴近生活,老年人买保健品这个问题是大多数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许多人都感同身受。

如何,以上十个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有你印象深刻的吗?

历届春晚大家认为最经典的小品相声有哪些(二十以内)

小品的话,我最喜欢的还是《主角与配角》。

马季先生的《一个推销员》是小品开源的宝贝,座次不能太低。

如果没有《主角与配角》,《小崔说事儿》和《昨天今天明天》应该并列排第一,现在只能并列屈居第三。

这是我心中的前三位。

话说本山大叔从九零年的《相亲》,到两千年的《钟点工》,中间的作品都是佳作。

其中《三鞭子》、《牛大叔提干》和《红高粱模特队》犹为突出,前十当中应该有个座次。

而后面的作品在质量上,则下降了不少。

相较于相声“二赵”,小品界的二赵名气要大的多。

那些年春晚小品类节目就是老赵家的天下。

赵丽蓉先生是我比较敬重的小品演员,相较于怹的作品,我更敬重于老太太的敬业精神。

所以《打工奇遇》《如此包装》必须有一席之地。
不知道各位注意没有,本山大叔“小品王”的称号,其实是赵丽蓉先生仙逝以后才叫起来的。

可见赵老太太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嗯,还需要再加上《警察与小偷》《姐夫与小舅子》。

这是几个了?我来数数……看来数量有点多排不下……

因为开心麻花的几个小品还是不错的,本着老人优先的原则,暂时往后来来吧。

以上是我比较喜欢的几个小品。

﹌﹌﹌﹌﹌﹌﹌﹌﹌﹌﹌

咱再说说相声。

前面说的《一个推销员》,严格意义来说应该是小品。所以按影响力来讲《巧立名目》 应该排第一。
这是春晚舞台上讽刺力度最大的节目,大到电视台现在都不怎么敢重播。

马季先生的《五官争功》可以说是春晚名气最大的相声,可以排第二。

刘伟冯巩的《巧对影联》,我觉着能进前三甲,因为不管在表演上还是创作上难度都很大。

闲话一句,经常看到问答里有“健在的相声演员谁辈分最大?”之类的问题。

人家《巧对影联》的作者薛永年先生,才是彻头彻尾的大辈儿,有的年轻辈儿的叫老祖宗都不够。

只不过薛先生自觉性高,收徒弟都是按明字辈收的……

嗯,支的有点远,咱转回来。

前面说的是刘冯,相较之下不如“牛冯”有名。其实牛冯组合在春晚舞台上的作品并不突出,多是应景之作。

想了半天,除了那段诡异的《两个人的世界》,只有《办晚会》勉强上得了台面。

相较于牛冯,姜主席的春晚相声质量则要高出许多。

不论是早期的《错走了这一步》,还是中期的《着急》、《电梯奇遇》还是《楼道曲》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我偏不提《虎口瞎想》?)

侯耀文先生的《糖醋活鱼》之所以能排上,也是因为难度问题,换别人使不了。

至于《侯大明白》,您看看我的签名……

郭冬临冯巩的《旧曲新歌》是经典。话说让一位小品演员演出这样高质量的相声,实在……

最后,再加上刘俊杰赵炎的《谁有毛病》,这是一段被低估的佳作。
话说到底“谁有毛病”?春晚最大的毛病就是阉割的太多,看看完整版吧。

而且春晚中的倒口节目,似乎就这一段儿。

以上……

小品不差钱十年了,春晚三十多年了,现在每年都看吗你记忆里最好节目是哪个为什么

小品《不差钱》,正好跟我们现实生活是相反的,不差钱是少数人,农民不差钱有点说不过去。

春晚我每年都会准时看,因为它是过年的盛宴,适合所有人群收看,且充满正能量,激发新的一年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可以说聚精会神看春晚,新的一年宏图展。那么,我记忆中的春晚《超生游击队》,最能感动人,记忆最深刻。因为它反映的是农村超生问题的根结,为了逃避罚款,不得四处奔波东躲。我出生在农村,了解农村的情况,知道农民的疾苦,受多子多福的影响,超生问题非常严重,为了把孩子拉扯大,宁愿吃遍人间苦也在斫不辞,这就是中国式农民根深滞固的观念。黄宏老师、丹丹老师表演得真实到位、真情流露,这对黄金搭挡不知何因分手,对春晚是很大的遗憾!

看春晚是人生的真正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