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温度降低后,为什么难钓鱼?秋末野钓如何让大鱼尽快咬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秋末温度降低后,为什么难钓鱼

恰恰相反,笔者的野钓实践证明,深秋水温下降后,垂钓难度反而降低。初秋、中秋时有小杂鱼闹窝的情况,深秋则大大减缓,钩饵入水后,浮漂稍微动作,基本就有鱼上钩。那么到底哪些因素影响深秋的鱼情,垂钓时又该注意什么呢?本文以此为起点,一窥究竟。

深秋降温后,几个重要变化

深秋气温并非简单地降低,它会带来一系列变化,有的直接作用于鱼情,有的间接影响鱼情,但无疑都与鱼的活性、摄食积极性息息相关。那么都有哪些改变呢?

首先是水温降低,使得鱼群分化现象突出。钓鱼人清楚,深秋时分垂钓的鲫鱼个头肥大,经常斩获半斤、八两的鲫鱼,笔者最近在徒骇河野钓,钓友最高的一次半天时间钓到5个7/8两的鲫鱼,单手抓握都费劲。而这春夏季节很难遇到。水温大幅度下降,已超过麦穗、白条、趴地虎等杂鱼,包括部分小鲫鱼的承受能力,趋温性的驱动下,基本都躲藏起来了,即不怎么觅食,也不怎么游动。但大鲫鱼则不同,器官发育成熟、完善,抵御低水温能力强,深秋时分依然保持一定的活性,吞食干脆、彻底,少了些犹豫。

其次水温导致水体环境的变化。原本栖息水里的藻类微生物、软体小虫等,无法承受低温的侵袭,早早失去活性而最终消亡。此时水体与夏季的“张扬、热烈”相比,更“孤寂”了许多,水体清瘦,水质清澈。但对鱼而言,意味着食物匮乏。而此时正是大鲫鱼储备能量过冬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大了大鲫鱼的对饵料的渴求。这也是为何,腥味饵料只要品牌、质量不太差,都会摄食的原因之一。

最后是鱼群变得更集中。相比春夏季节,鱼四处游动,可选择扬竿的位置众多,但深秋不同,钓点上升到极为重要的位置,一旦选择错误,和别人的渔获会有较大的差距。归根结底是水温降低所致。鱼感知水温下降后,更偏向“群聚”,包括习惯单打独斗的鲤鱼。这就意味着一些水域鱼群数量稀少,一些水域鱼群密度略大。比如深水区,特别是水底有腐烂水草、沟壑、土坎、缓坡的水域,鱼群喜欢逗留、栖息。所以满足一定水深、水温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这类代钓点,避免选择在水底过于平整、光洁的水域。

深秋野钓需要注意的几个点

通过上文介绍,不难看出深秋野钓大鲫鱼,包括鲤鱼的确存在优势。但仍需要注意几个点,这样可更好的垂钓。

垂钓时间的选择。深秋时分野钓,毕竟水温低,鱼趋温、逐食的天性使然,两个时间节点鱼情相对较好。一个是清晨天微亮时刻,此时鱼熬过了一整夜,饥不择食;一是阳光升起,辐射强劲时,北方多集中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笔者接触的几个老钓友,基本都会选择这两个时间点扬竿。

垂钓天气要巧选。深秋经常有突然降温的情况,严重影响鱼情。要么选择降温的前一天,鱼长期生活在水中,感知水温变化的敏锐性强于人类,所以在大降温前会疯狂摄食。要么选择在连续几日气温稳定的时候扬竿, 不简单必须是多日高温天气,只有几日最低温差较小,最好控制在7℃,均可尝试扬竿。

写在后面

笔者多年实践,深秋拥有好鱼情是大概率事件。钓友掌握一定的垂钓技巧,包括选点、用饵,相信会有不错的鱼情、渔获。一般在小麦幼苗长出,这个时间点已来临!

原创:老高

秋末野钓如何让大鱼尽快咬钩

秋末野钓大鱼,是全年中钓大鱼的最后一个时间段了,这不是“最好”,是“最后”。因为临近冬天,气温水温都不是很高,除了鲫鱼还算活跃外,其它大体型鱼类基本上都懒得动了。很显然,它们要保存体力和秋膘,来确保度过严寒的冬天。秋末大鱼是懒得动,但不是不动,在这个水温还不至于很冷的情况下,有吃的它们还是会吃。那么秋末野钓如何让大鱼尽快咬钩?我们需要做一系列的准备。

首先是选对作钓时间

钓鱼选择正确的时间尤为关键,特别是秋末。秋末的天气特点是晴天昼夜温差大,雨天降温厉害。那么我们作钓就要关注天气预报,尽可能选天气稳定的晴天傍晚到上半夜作钓,这时水温比较稳定。下雨前两天也可以,千万别选雨后,雨后水温突然降低,鱼很少开口。个人建议是气温稳定的夜晚作钓,可以下午去做窝,或者连续养两三天窝,然后上半夜钓。

其次是钓点钓位选择

深秋,很多野生水域进入枯水期,要想钓大鱼,选择钓点的原则是,该水域要有一定数量的大鱼,像有的河道退水,鱼都往下游或者大江大河里跑了,有的也被人们非法捕捞过的;像有的水库,就剩中间一点水窝,大鱼都藏在中间深水区了。确定了钓点后再选择钓位,那么钓位的原则是深、或有食物来源的进水口附近、或利于藏身的障碍物附近。

窝料饵料选择

进入深秋时节,鱼即使开口,都是想吃荤的不想吃素的,因为它们需要补充体能,需要动物蛋白。那咱们也没必要用蚯蚓红虫打窝。所以窝料饵料尽可能的要香。个人建议钓大鱼,香为主、腥为辅。可以用小鸡饲料、菜籽饼等香味料加酒米或红虫颗粒打窝,然后用奶香味或腥香搓饵作钓。不建议用腥为主的原因是,一招小鱼,二是大鱼吃食谨慎。

秋末季节要想大鱼尽快咬钩,这是不能着急的,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后,我们需要的是耐心等待。野生水域大鱼本来就不多,这季节它们没有夏天和仲秋前那么活跃,而且又谨慎胆小。所以不能着急。若确定水域有大鱼,在用长手竿作钓的同时,不妨打几根翻板钩,增加中鱼的几率,同时也能钓远钓深。

以上是我的拙见,我是墨海,一名喜欢野钓的八零后,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和交流!

辣椒生长到秋末,即将采摘,还需要再施肥吗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湖南这边秋末辣椒差不多采摘完毕了。还剩些小的不好看的辣椒。这时候就等这些小辣椒摘完。该打理地的时候了。所以说不用施肥了,就算你施肥辣椒也长不大了,这跟气候有关系的,这时早晚温差大不适应辣椒生长。

秋末钓鱼东风如何

谢谢邀请,秋末刮东风时钓鱼怎么样?笔者结合多年野钓经验来看,秋末不仅挂东风鱼情好,东南风及东北风同样有不错的鱼情,下面说一说具体原因。

1、秋末的鱼情:秋末即深秋,气温显著降低,与初冬大致无异。受水温的影响,鱼也逐渐由浅水区向深水区靠拢,鱼的活跃度也开始受到一定的影响,觅食欲望虽有,但因每日水温的不同,会出现明显差异。

2、风对鱼情的影响:鱼的觅食欲望受水温影响巨大,而水温除去阳光辐射影响外,风的因素占用相当比重。风影响鱼情主要通过两方面,一是风携带而来冷热空气,提升或降低当地气温,通过影响水温间接影响鱼情;二是风吹动水面形成波浪,与风浪接触、碰撞中,水体混入部分空气,从而提高水体溶氧量。东风由海边刮来,携带大量的热空气,自然与内地水域的环境相比,温度高出不少,所以刮东风的时候,明显可感知气温的升高,鱼群感知气温变化能力,并不比人差,早已急不可待的觅食了。

3、风对垂钓方式的影响:东风对深秋的鱼情有利,但风速过大,超过5级,则垂钓有一定的难度。首先是扬竿困难,如果钓友所用鱼竿调性偏高,竿子太软,无法将鱼线抛出。其次浮漂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