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是什么意思(项羽不想做皇帝,为什么要搞鸿门宴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项羽不想做皇帝,为什么要搞鸿门宴

“鸿门宴”名头叫得响,但却也只是个一般的军中宴饮。项羽并非打算真心实意的款待,而是想借机抖自己的威风灭刘邦的锐气,满足一下他这个诸侯联军统帅的虚荣心!

秦末大乱后,楚怀王一面派刘邦率兵西进直捣关中,一面又派宋义和项羽率兵北上解救赵国。

这两支部队打得都不错!

楚怀王与诸侯们有“先入关中为王”的约定,也就是说谁先灭了秦国,谁就是关中之主。

所以,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歼灭了20万秦军,解除了赵国的危险后,立刻率领诸侯联军浩浩荡荡地开向了函谷关!

可惜,还是迟了一步,因为刘邦已从武关打进关中,并且还让人封锁了函谷关,不想让项羽入关。

项羽要的不是当皇帝,他要的是做第一个进入关中的人——我在巨鹿苦战,你却不费吹灰之力就灭了秦国!灭秦首功哪能让刘邦得去呢!

项羽盛怒之下命人攻克函谷关,虽说终究还是入了关,但心里却被刘邦有了看法。

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儿,就怕没好人。

就在项羽火冒三丈的当儿,刘邦手下的左司马曹无伤,为了谋求荣华富贵便偷偷地告诉项羽说:刘邦野心很大,他想独霸关中,独吞金银珍宝,还想让子婴做丞相帮助他统治秦人。

项羽听了怒上加怒,便打算第二天就发兵攻打刘邦,彻底消灭刘邦的势力!

项羽的叔叔叫项伯。

项伯和刘邦的“参谋长″张良有交情。

于是,便偷偷摸摸地跑到了刘邦的军营里,告诉张良说:“上将军(项羽)明天要率领攻打沛公了!你还是赶紧逃跑吧!“张良却没有逃走,反而将这件事告诉了刘邦。刘邦一听就急了,心想:“项羽有四十几万大军,可我却只有十万人马,硬拼肯定不行!”

于是,赶紧召见项伯,请求项伯在项羽面前替自己辩解,还和项伯结成了儿女亲家。

至此,项伯便被刘邦收买了。

于是回去后,就把自己见到了刘邦的事儿告诉了项羽,并说刘邦没有异心,明天刘邦便会亲自上门给项羽赔罪。

听了项伯的解释,项羽的怒气儿全消了。

于是,便取消了明天一早攻打刘邦的计划!但亚父范增认为不能放过刘邦,打算在鸿门宴上干掉他!

果然,第二天早上刘邦就带着张良、樊哙等人,在一百多个骑兵的保护下来到了鸿门。

刘邦对项羽表现得那可真服服帖帖,毕恭毕敬!

闹到最后,心直口快的项羽竟然说出了“咱们是老交情了,这都是曹无伤搞的鬼”之类的话!

范增好几次给项羽发“可以动手了”的暗号,但项羽却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

实在没招了,范增只好想出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主意,叮嘱项庄找个机会刺死刘邦。

项伯哪肯让刘邦死啊,便也抽出宝剑跳舞,项庄无法接近刘邦,自然也就无法完成刺杀任务了。

此后,刘邦便以上厕所为由头溜了,留下张良继续和项羽周旋。

为防项羽派人追杀,刘邦便找了条小路逃回了军营。至此,鸿门宴便结束了。

总之:鸿门宴是一场刘邦登门“谢罪”的宴会。此时,能够左右局势走向的人只有项羽。但是,项羽却被刘邦的花言巧语蒙蔽了,以至失去了一举消灭这个最危险的对手的机会。

鸿门宴比喻什么m.weidianyuedu.com

“鸿门宴”现在通常用来比喻不怀好意、暗藏杀机的宴会。

详细记述最早见于“史圣”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后衍生出大量的相关文学作品。

  公元前206年刘邦先入关灭秦,进驻咸阳,并派兵守函谷关,以拒项羽西进。项羽率40万大军至,破函谷关,进驻鸿门,准备袭击刘邦。刘邦因势力悬殊,采纳张良建议,结交项羽叔父项伯,请予调解,以作缓兵计,并亲至鸿门会见项羽。

  在宴会上,项羽谋士范增令项庄舞剑,欲刺杀刘邦。项伯急拔剑起舞,以身掩护,后刘邦部将樊哙带剑执盾闯入卫护,刘邦得以脱险。这次宴会史称“鸿门宴”。

  鸿门宴,指在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这次宴会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认为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

关于鸿门宴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不可沽名学霸王,

人面帝心学刘帮。

☀️???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