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书到从军入伍,吴佩孚开始戎马一生军事生涯,最后隐退江
发布时间: 2023-07-11

今天我们聊一下直系大帅吴佩孚。吴佩孚,字子玉,1874年4月22日,生于山东省蓬莱县。他的老爹是一个小商人,他们家开了一个杂货铺,他这个杂货铺的规模,比邻家铺子,大不了多少,一家人就靠杂货铺生活。

吴佩孚6岁的时候,他老爹把他送进了私塾,他老爹有一句俗话,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口猪,人家老爷子始终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您还别说吴佩孚进了私塾,妥妥的一个学霸,12岁那年,就把四书五经,科举考的内容,记了个滚瓜烂熟,吴佩孚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神童,平时给人写个信,帮人写个情书,过年过节写个福字写个对联,那是手拿把掐,所以吴佩孚这个人当地那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人老吴家的日子过得也是有滋有味的,但是好日子没过多久,1885年老吴家出事了。吴佩孚他爸驾鹤西游了,现在就剩下少年吴佩孚和他老妈相依为命,还得靠杂货铺啊,但是寡妇门前是非多,杂货铺干的也不容易,吴佩孚长到十三四岁了,这正是一个小伙子饭量大的时候,他们家过的也是紧紧巴巴。

到了1888年,大清的水师营在蓬莱,招收16~20周岁的年轻小伙子当学兵,吴佩孚一看当兵也挺好,最起码当兵吃粮,给我娘省点钱,当兵一天三个饱两个倒,早睡早起身体好,所以吴佩孚一不做二不休,搬不倒葫芦撒不了油,他就当兵了。当时有一个问题,吴佩孚不满16岁,刚刚14岁多一点怎么办,中国男足都能想到的办法,虚报年龄,于是吴佩孚就说自己16岁,当年又没有身份证,所以大清水师营的人也没怀疑,就把吴佩孚给守了,于是吴佩孚就当了一名大清水军,那个时候吴佩孚正是饭量大的时候,好悬没把大清水师营给吃黄了,等到吴佩孚18岁的时候,他老娘就不想让他当兵,大清朝的兵平时不是赌钱,就是抽大烟,好人谁当兵,俗话说的好,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所以他老娘就劝吴佩孚,咱不当兵了,接着读书,你老爹不是说过吗,知识改变命运,吴佩孚犟不过他老娘,于是在1891年的时候吴佩孚退伍了。

后来他去了登州继续学习,是拜名师访高友,1894年中日爆发了甲午战争,日本人在山东那是无恶不作,吴佩孚亲眼看见日本人在山东烧杀抢掠,他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帮畜生,从这个时候开始,吴佩孚就跟小鬼子算是结下梁子了。1896年 吴佩孚参加了,山东登州的科举考试,并且高中丙申科第三名妥妥一个学霸,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秀才,以后咱就是名正言顺的读书人了,就算得了秀才,吴佩孚的心里还是不安生,大清朝眼瞅着就要挂了,果不其然1905年,清末新政取消了科举,这一下吴佩孚就懵圈了,他的仕途之路被堵死了,这还没完,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一年他老婆王氏又因病去世了,这一下子把吴佩孚给干休克了,人家两口子感情贼好,别看吴佩孚穷,他老婆跟他那真是死心塌地,这一下吴佩孚算是被彻底打击了。以后的13年,吴佩孚再也没有续弦。真是10年生死两茫茫,从此吴佩孚那就是走自己的路,跟爱情兵分两路。

展开全文

老婆死了,吴佩孚心灰意冷,一天不是喝就是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不光喝酒,这个货还染上了抽大烟的毛病,抽大烟你兜里得有银子,吴佩孚哪来的钱,钱花光了,大烟就抽不起了,要是别人也就忍了,吴佩孚不行,他玩行为艺术,抽不起大烟了还要抽,不给就带着一帮兄弟把大烟馆给砸了,这真是黄瓜在于拍,人生在于嗨。开烟馆的,哪有一个是善茬的,肯定跟官府都有勾结。

这一下吴佩孚摊上事儿了,吴佩孚没办法,只能跑路,你跑得了和尚,你还跑得了方丈吗?吴佩孚只能离家出走,他去了北京,来到北京的吴佩孚那是要人没人,要钱没钱怎么办呢?重操旧业又当兵了,这也是吴佩孚二进宫了,当上兵的吴佩孚,妥妥的成了一个老兵油子,但是大清朝的兵都是一帮文盲,平时除了赌钱就是抽大烟,像吴佩孚这样有文化的人极少,脑子这个东西它是日用品,它不是装饰品,从此吴佩孚在军营里,闲的是那么格格不入,别问老子是哪路人,老子是孤家寡人,但是破锅自有破锅盖,傻人自有傻人爱,吴佩孚他有文化,他就被他的上级给看中了,他的上级姓郭,对吴佩孚这小子也很器重,就让吴佩孚当了他的下属,平时一到晚上,俩人就整俩菜喝几盅,只要喝到位,小嗑唠稀碎,两人是越唠越近乎,这位姓郭的上级,发现吴佩孚绝不是一般人,在我这太屈才了,于是姓郭的向上级推荐想让吴佩孚去军校。

1901年吴佩孚去了开平武备学堂,后来袁世凯在朝中只手遮天,又开办了北洋武备学堂,吴佩孚又去了北洋武备学堂深造,学的是测绘,干的是炮兵。虽然在北洋武备学堂,吴佩孚还不是那么大红大紫,但是哥虽然不是一匹骏马,但哥绝不是一般的毛驴,在北洋武备学堂学习期间,吴佩孚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毕业之后成为了炮兵中尉。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当时日本人和袁世凯的关系,走的还是比较近的,日本人想得到大量俄国人的情报,但是干情报需要中国人帮忙,于是袁世凯同意,从武备学堂里,找出20个精英,帮助日本人搞情报,这20个精英里边就有吴佩孚,日本人把间谍和这20位武备学堂的军官,混在一起,去东北搞情报,吴佩孚在搞情报方面,那也是一把好手,虽然他十分不喜欢给日本人办事,但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吴佩孚有一次在奉天搞情报,居然被同伴出卖了,俄国大兵就把吴佩孚给扣了一顿毒打,吴佩孚嘴紧的就是不说,后来准备用火车把吴佩孚送到哈尔滨,就地正法。

在火车前往哈尔滨的途中,吴佩孚趁守备当兵的不注意,一溜烟跳车了,您还别说这个货是福大命大造化大,没把他怎么的,又找到组织,把情报交给了日本人,日俄战争结束,日本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日本人没有忘记吴佩孚对他们的帮助,于是日本人就给吴佩孚,颁发了一个六等单光旭日勋章,吴佩孚立了功,还得到了日本人的一笔钱,于是他就回到山东找他老娘,他老娘一看,30多岁的吴佩孚,终于回家了,就让吴佩孚赶紧成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现在都30好几了,钱没有我们可以再去赚,妞再不泡你就老了。于是吴佩孚这次回家又成亲了。

成完亲度完蜜月的吴佩孚回到了北京,他被派到了曹琨手下,从此曹锟和吴佩孚成了民国最出名的哼哈二将,曹琨是北洋陆军第三镇的头,北洋一共有六个镇,第三镇最能打,有1个外号叫北洋之雄,吴佩孚当上了第三镇的炮兵管带,当年干炮兵,就跟现在玩导弹没有什么区别,那都是玩高科技的,干炮兵升官速度就比较快,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当时北洋第三镇的一些军官响应革命,准备发动起义,这个事被吴佩孚发现了,于是吴佩孚用了雷霆之手段,镇压了起义,保住了北洋第三镇,曹锟非常赏识吴佩孚,那是又给他升官,又给他钱,1912年1月,大清朝真挺不住了,清朝宣布退位,中华民国随之诞生,当时孙先生为了大局,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给了袁世凯,但是他要求袁世凯去南方当大总统,袁世凯一看心里就不高兴了,我的根基是北洋,北京直隶这一带,那是我的势力范围,去了南方我就得完,你们革命党小尾巴一撅,我就知道你们要拉几个粪蛋。于是袁世凯想出了一计,就说我袁世凯一旦离开了北京,直隶这片就不能太平,于是北京满大街全是强盗,后来袁世凯派兵镇压,南方革命党一看就上当了,看来你袁世凯还真离不开北京,没办法 南方革命党就同意了袁世凯,在北京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这次事件中吴佩孚也是立了大功的,袁世凯一看,吴佩孚这小子可以重用,于是又给他升官了。

后来宋教仁遇刺,袁世凯的嫌疑最大,于是孙中山发起了二次革命,在镇压二次革命的过程中,曹锟和吴佩孚为袁世凯那是鞍前马后,没少立功,于是他们两位又得到了重用,到了1915年袁世凯这个货要称帝,陶坤和吴佩孚是袁世凯坚定的马仔,当时云南的蔡锷率兵讨袁,曹锟和吴佩孚就去对付蔡鄂,当时曹锟差点被蔡鄂给弄死,多亏了吴佩孚及时赶到救出了曹锟,这个时候的吴佩孚已经是少将旅长了。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驾鹤西游,袁世凯在的时候北洋还算是铁板一块,袁世凯挂了,北洋政府就没有一个大佬,能稳定住局面,于是北洋分成了三派,皖系直系和奉系,吴佩孚跟着曹锟混,曹锟跟着冯国璋混,冯国璋就是直系的带头大哥,冯国璋也看出来了,吴佩孚是个人才,于是就把吴佩孚晋升成了中将师长,吴佩孚还真有两把刷子,他为曹锟建了9个混成旅,6万多人,当时的直系可以说是人挡杀人,魔挡杀魔。

时间到了1917年,当时的大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不和,这就是著名的府院之争,当时辫子军的头张勋来劝和,没想到张勋一到北京就变了脸,把这个国会总统总理来了个一脚踹,把故宫里溥仪小皇帝又给摆出来了,张勋胆儿也是太肥了,你这是公然的开历史倒车。张勋这个人胆的确大,没有他不敢碰的,什么老虎屁股烧红的锅,蝎子尾巴马蜂窝,没有他不敢捅的。这一回娄子捅大了,全国各路兵马开始讨伐张勋。曹锟就是西路讨逆军的总司令,但是曹锟总司令,就是一个甩手掌柜的,指挥作战的,还得是吴佩孚,张勋根本就不禁揍,跑到了荷兰大使馆,闹剧就这样草草收场了。

后来由冯国璋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段祺瑞担任总理,但是这两位也尿不到一个壶里,一个是直系大佬,一个是皖系大佬,各自有各自的利益,谁也不让份,后来孙先生,带领几个南方的军阀,又发动了护法战争,后来吴佩孚带领着自己的军队,跟孙中山带领的那帮军阀,在湖南打了个昏天黑地,但是孙先生那帮军阀部队,就是个草台班子,一帮乌合之众,吴佩孚一来这帮货就灰飞烟灭了,孙先生当时的战略依靠军阀打军阀,这个事儿根本就不靠谱,吴佩孚占领了整个湖南,但是段祺瑞把湖南,交给了自己的亲信张敬尧,吴佩孚在湖南打了一个寂寞,他只得到了一个二等大寿,宝光嘉禾勋章,自己打的仗,发财的却是皖系,你说我这一趟冤不冤,这真是屎壳郎碰到了一个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