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试卷分析(2022洛阳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析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2022洛阳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析

试卷宏观分析

整张试卷践行了试卷是立德树人重要阵地的理念。

名著阅读,记叙文《行走的脊梁》,议论文《坚定志向,不懈奋斗》古诗文《鱼我所欲也》《满江红》,作文《少年正是奋进时》,整张试卷都在引导学生向上向善。

今年的解析与检测,除去各地市的中考题,近20篇记叙文阅读,有近10篇是写亲情的,其它也是赞美某一类具有优秀品质的人的。议论文近10篇,有三四篇是关于读书的。

整张试卷注重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

徽标题需要学生的形象思维。记叙文《行走的脊梁》第9题,如何写“我”挑担登山的艰难的?第10题,探究作者的写作用意,都在考“如何写的”,“为什么写这些”,都需要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议论文的三道题,如何一步步引出论点,某段的论证思路,阐述事例各有侧重,考查的也是“如何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都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两篇阅读,考题都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精细化阅读。

《解析与检测》中记叙文“如何”一类的题目多达10道,议论文重点考论证思路,以及非连续性文本对比阅读论述角度的不同。答这些题都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

纵观洛阳市一模试卷和《解析与检测》,真正体现了“以课程标准为命题唯一依据”,由原来的“考什么教什么”真正变为“学什么考什么”。那么教材就成为我们的“纲”和“本”,我们要用“好”统编版教材中的课文,教师应通过课文范例,带领学生领悟语文世界的奥秘,提高语文水平,提升精神境界。

试卷微观分析

积累与运用,注重情境

用一个话题“牡丹”,设置5个板块,走进花之历史,倾听花之诗语,重温经典之花,品读花之精神,庆祝花之节日,串联起6道题,情境感十足。

字音、字形题,结合洛阳特色,增强了情境感。考查内容依然为常见易错的字音或字形,没有脱离生活实践的生僻内容,体现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古诗文默写,内容上古文默写占2分,古诗默写占6分,所选语句依然为经典名句。名著阅读分值4分。考查内容分别为《朝花夕拾》和《水浒传》、《西游记》、《简爱》,有古典名著,有外国名著。《朝花夕拾》侧重于整本书阅读,《西游记》等考查典型情节的阅读和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信息提取题本次很简单,病句修改也是常见类型。徽标题是洛阳牡丹文化节会徽,要求对比分析两幅图构图要素的相似点,难度比较大。对联题语带双关,比较难,学生很难对上。

现代文阅读,注重考察思维能力

现代文阅读侧重于阅读的四个层面“写了什么”“如何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写这些”,重阅读,重文本的分析与理解。

第8题,由原先的内容概括题变为了选择题,不仅需要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更需要学生了解文章的写法,难度提升。第9题,插叙段落的作用,结构方面的作用建立在学生理解文章主题的基础上,学生答题很难切中要点。第10题,在平常做的“如何类”的题上,又变向考查次要人物作用,综合性强。第11题,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需要学生考虑表层含义、深层含义、社会价值、情感表达多个方面。议论文第12题,学生首先要找出观点,然后分析如何引出观点,需要学生很强的逻辑思维。第13题,论证思路的梳理。考查议论文论证思路的梳理及概括能力,依然要求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第14题,文本一和文本二运用同一个材料各有侧重,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是一个文本间的比较阅读,不同文本可以比较的方面比较多,如语言特色的异同,写作特色的异同,或者内容安排的异同等,虽然角度不同,但都是为论点服务的,所以还是在考查为什么写这些或为什么这样写。

古诗文阅读注重考查古诗文写作特点

15题,重点词语考查仍为选择题形式,但是每个选项均包含《鱼我所欲也》文内、教材其它文言文篇目两部分,较2021年中考题难度降低。17题,考查孟子文章语言特色“气势充沛、议论犀利”是如何在文中呈现的。18题,课外文言文阅读《守约轩记》,单纯考查考生独立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19题,表达效果题,20题,典故的作用,学生要对诗词的主题以及写法有准确的认识。

任务驱动型作文

本次作文应该能称之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进行写作,符合了当前许多省市中考作文都体现出的构建真实的写作情境的趋势,力求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意识增加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没有给出过多的限制,让考生有话可写。

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质量,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学校追求的目标,也是学校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接下来就由我带来语文期中试卷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期中语文试题基本符合中考题型模式,强调基础,更注重能力,是一份较有质量的试卷。就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如下:

  一、学生的基础、基本语言运用能力还需花大力气、有针对性地夯实、提高。

  基础部分的字词题学生的得分率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次第”这个词较陌生,“簌簌”字形较难,以后应该以专题练习的方式加强重点词注音、字形的复习巩固。默写题应该说出的很常规,都是能够预料到的重点句默写,但学生的答题习惯不好,对这类题型的高要求认识不足,基本会背,但默写准确度不高。对于此类题型,在巩固背诵的前提下,狠抓默写准确度,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和形近字、难写字的强调。以专题练习的形式不断强调、巩固,以保证送分的题目不丢分。

  语言运用题失分率较高的是语段病句修改题和材料探究题。学生普遍不能正确理解解题方法,答案随意性较大,抓不住得分要点。这与题型特点和平时的同类型题训练较少有很大关系。今后将重点训练常见的几种语言运用题型,讲清解题的思路与方法,提高得分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第6小题材料探究题属于新题型,重在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得出探究结果。

  二、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仍非常欠缺,亟待加强方法指导和系统训练。

  首先,古文阅读的得分率不高,只有50%几,主要是因为学生词解、翻译遗忘较厉害,内容又把握不准。对古文的复习,还是要突出强调重点,划出重点词解、重点句翻译,列出问题进行落实。另外还需特别强调古文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

  其次,古诗文阅读是最近列入中考考试范围的新题型,应该加强诗词教学的系统性。引起重视,通过专题练习、复习,提高学生的诗词理解鉴赏能力。

  再次,现代文阅读部分学生的审题、析题、到文中去找答案、组织答案的习惯、方法、能力十分欠缺。比如第14、15题,答案非常浅显,只要会到文中去找答案,肯定能得分。再比如第17题,很多学生理解不了题意,其实题目也很简单。很多学生的答案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案空泛,缺乏组织,没有条理,抓不住要点。鉴于此,十分有必要多做题,多考试,通过练习强调方法、习惯,提高解题得分的能力。

  三、 作文书写整体依然较差,卷面不够整洁,内容缺乏深刻性,语言空泛、贫乏,随意性较大 。这反映出学生的书写态度不端正,不懂得要立意深刻,语言积累少,不善于联想、想象。究其原因:一是态度随意,二是不善于积累语言,三是作文训练少而不得法。今后将重点强调书写、卷面,加强作文的专题指导,加大主题训练量,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总体来看,这次考试暴露出了初三语文在教与学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关键是抓落实,在初三集体备课时,将加强讨论研究,分工合作,以专题形式逐一加以改正、提升。本学期重点落实字词、默写和文言文阅读,夯实基础。阅读能力突出审题、析题能力培养,作文重点强调书写,其他方面兼顾。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析及教学反思

  一、试卷概况:

  (一)试卷基本情况:

  这次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20分。由及运用、课内外阅读积累、阅读分析(含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作文四个部分组成。 不过考察内容和教研中心的教学进度要求不太一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