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大家都知道,但到底该怎么做可否举例说明?《知行合一王阳明》感觉更多是讲故事而没有心学,他的功勋似乎靠的权谋以及心理
发布时间: 2023-07-06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大家都知道,但到底该怎么做可否举例说明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他说,世间有两种人,要么不解思维即任意去做,要么悬空思索不肯躬行。

而他,砥砺自己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他自己后来总结说,我43岁以前,做事还尚有乡愿意思(考虑个人得失)。现在开始,只信良知真是真非处,更无掩藏回护,即便天下人都说我太狂,我也只依良知行事。

30岁之前,王阳明的人生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说得直白点,就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他少年时期喜欢习武,不肯专心读书,总是偷偷溜出去做孩子王,左右调度,如战场上排兵布阵一般。

父亲王华见了,很生气:“我家世代以读书显贵,用得着这个吗?”

他反问一句“读书有什么用”,把老爸气得够呛。

后来一度喜欢诗文,打算做一个才子文学家。

不过,很快就又兴趣转淡。他的文友们颇感惋惜,他笑着说,即便学如韩愈、柳宗元,不过为文人,辞如李白、杜甫,不过为诗人,都不是第一等德业。

口气很大,然而什么是第一等德业,他心里其实也很懵圈。

他对当时流行的程朱理学感到不满意,想用实践去验证这些大学问,结果一无所得。

最典型的道理是“格物致知”,于是他对着父亲官署中的竹子,格了三天三夜,只格出一场病来。

他曾在九华山寻访著名的仙家,好不容易找到了两个奇人,一心想跟人家学习。结果,一个说他“官气未散”,另一个只对他说了句玄语“周濂溪、程明道是儒家两个好秀才”。没了。

他还曾是一名佛系青年。

一直到30岁之后,确切地说是在31岁的时候,他才感到佛系、道系都不靠谱。

阳明心学诞生后,王阳明兴办龙冈书院,授徒讲学,声名远播,后又受到贵州提学副使席书的邀请,讲学于贵阳书院。此后,王阳明的“心即理”不断延展,渐渐产生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这是他心学的第二大层次。“心即理”,可以说是心学的基石,“知行合一”则是心学重要的发展。

知,指的是良知、真心,那如何获得呢?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 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 大学》他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思是说做圣人的道理我自己心里本来就具足的,之前是因为我在外面的事物中去找这个“理”,所以这是完全不对的啊。这个故事被称为“龙场悟道”。

他说的这句话,简直就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翻版,慧能大师说的是“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所以,圣人所悟的都是一回事,都是那个真心本性,就是那个“知”。

此后,王阳明将朱熹的理论整个推翻,指出:“天理即是人欲”,完全把朱熹理学思想所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观点彻底扭转。这又和佛教的“烦恼即菩提”的道理不谋而合。

他认为“理”不是在万物之中,而是在人的真心之中,所以他的格物说就是:“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

白话来说,就是这个真心是身体的主,意识是由心产生的,知就是意识的本体,物是指意的作用。

所以,格物指的就是去除自己的念头,致知就是恢复本来具足的真心,真心就是良知,这就是心学的核心观点:致良知。

什么是知行合一的行,如何行:

行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都按照良知的状态自然而行。

王阳明指出:“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其实,当能够证得真心、良知时,一切本有的智慧生起,自然就可以知道如何行了。因为这时的行是自然而行,顺应一切因缘而行,随缘自在,自在随缘。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那么在佛教中来说,致知可以说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是修行解脱的第一步,见性就是悟道了,但是自身的习气并没有完全消除,所以还需要在生活之中去练习。

《大学》中说:“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 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就是致知后,就可以达到意诚,意诚了心就可以正,心正后身可以修,身修了家就齐,家齐后国就可以治,国治了则天下平。获得良知后,修身,才是根本!无论是天子还是老百姓,都是如此。

怎么实现合一呢?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中的核心,就是“致良知“,也就是在日常的言行之中体现良知,知行合一。”

知、行其实是心地功夫的两面,互为表里,是不可分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如果先有个所谓的“知”,那一定是知识,那就是妄念,而不是良知了。

王阳明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他认为:“证到了良知,没有不行的,自觉而行,也就是知。”和恰好又和六祖所说的:“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完全相应。

也就是真正致知的人,真正见性的人,真正明明德的人,已经获得了真正的智慧,心做回了主人,不再被意识(物)所左右。待人接物都是自然流露,一言一行都会自然地体现出来。

拥有智慧的人自然可以了知处事之道,在生活、工作之中去随缘待物,自然按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状态去处理事物,妄念不起,自在安然,游刃有余地面对一切,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境界了。

《知行合一王阳明》感觉更多是讲故事而没有心学,他的功勋似乎靠的权谋以及心理学

我觉得可能是没读完吧,看目录就知道心学内容应该在最后两章。不过,说实话,搞不懂心学。不想多说,会惹人骂。只说一句,缺乏逻辑。

第五章 心学对我们有什么用——强大内心的终极武器我是自己的上帝只俯首于自己的心去心中贼之私情去心中贼之私欲闲思杂虑也是私欲人生在世,不可拘泥常规我们该追求什么如何对付恶不要操心获得幸福的方法:不要和外物对立第六章 知行合一的修炼法门格物致知心即理VS性即理心外无理万物一体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即理的立言宗旨为何说知行是合一的古人为何单独提知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念发动便是行了实践出真知良知就是判断力如何光复良知致良知:听从第一感觉致良知:听从内心的声音

王阳明心学讲的是什么道理,不引经据典,说出自己的认识

王阳明的心学讲的什么道理,以我们的普通人学识不敢妄言,只能猜猜,我以为王阳明以自己的修行和实际行动告诉学生以及后辈一个简单而深刻道理,那就是心里想的,嘴上说的,实际做的要统一。

王阳明能成为心学大师,有巨大的成就,因为他有源源不断的动力,那就是他的心学动力源泉所在:从小立志成为圣人,而成为圣人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王阳明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圣人在平时很难看出来,只有在经历一些事之后才能被人们发现。

当年王阳明被贬龙场,龙场在当时就是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偏僻很,可以说是流放,发配,估计皇帝是不想再看见他了,只是留了一条命罢了,一般当官的人遇上这种事估计就走到头了吧,再也提不起精神来了。可是王阳明没有,他心中有个念头,那就是要成为圣人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反而踩着垃圾登高了,他坚持修身,主政,做出了一番成就,使一方民众安居乐业,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王阳明的心学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方法论,他认为自己一心要成为圣人,言行举止都在成圣,别人心里想什么也会表现出来。所以当王阳明带兵打仗也是这个主张。话说上兵伐谋,而王阳明走的是攻心路线,他恪守这种心学,也很好地应用了这一点,成功的打赢了战场,立下赫赫战功。

就算做了高官,从来没有飞扬跋扈,他内心的圣人之道从骨子里流到血液里,流遍全身,渗透在每个行为举止以及为人处事上。他以自己的一生为榜样,告诉世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心动配合一致的行动,必有所成。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