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虞美人》一文共有多少个字(不算标点)?阅读李煜的《虞美人》,词眼是“愁”,李煜的愁有哪些词人是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这些愁情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李煜《虞美人》一文共有多少个字(不算标点)

共58个字。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释义: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

注释:

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2、了:了结,完结。

3、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4、应犹:一作“依然”。 

5、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6、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阅读李煜的《虞美人》,词眼是“愁”,李煜的愁有哪些词人是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这些愁情的

感谢邀请!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写尽了愁绪的心怀。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时候李煜对往事的繁华,众位美妇拥戴,自由自在的享受着人间最美好生活的无限追忆;对现在沦为阶下囚的无奈,悔恨,羞愧,一腔愁绪恰似一江春水溢满心间。

雕栏画栋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宫殿里的雕栏画栋仍然和往常一样,只是更换了主人。原来属于自己的一切现在却移了位,自己成了不得自由的阶下囚。自己的江山,家园,美妾,故人都被无情地剥夺。呈现在自己眼前的只是渐渐老去的容颜和对故国家园的无限怀念。

《虞美人》(李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怎么评价

李煜是有高度艺术修养的词人,在词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其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宫庭享乐生活,后期则主要写国破家亡,兴衰巨变之后的悲凉处境及个人愁怨,调子低沉。他的词突破了"花间派"的狭窄范围,开拓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表现生活和抒写感情的能力,语言洗炼,纯用白描,对后代影响很大。从李煜以后,词这一文学形式,终于争得了与古典诗诗歌一同发展,一齐受到重视的地位。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

l,《虞美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此调原出古琴曲,本意为咏虞姬事。

2,何时了:面对春花秋月,禁不住要引起对过去欢乐生活的回想,而因怕见花月,故说"何时了"。

3,雕栏玉砌:指宫殿。这是说江山依旧。应犹在:一作"依然在"。

4,朱颜改:物是人非,作者自伤形容憔悴。

5,问君句:假设的用语。又作"许"。

【说明】

本篇是他广泛流传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词反映了作者由帝王变为阶下之囚所引起无限悲愁,反映了他对失去了的天堂无限眷恋以及面对残酷现实无可奈何的心情。

词中写到了"往事"和"故国"。"往事"包括了"四十年来家国"(见巜破阵子》)指南唐开国至灭亡后的时间:"故国",即"三千里地山河(同上),南唐有三十五州之地,在五代时号称大国。李煜感受最深的则是他失去了在"雕栏玉砌"中活动的小皇帝的生活。"春花秋月",无限美好:花前月下,有过多少"往事",但是,从此再也不愿目睹春花秋月了,怕的是会由此而引起"不堪回首"的烦忧。怕,但却免不了要回首。失去了的"故国"也依然要沉浸在月明之中。这说明,诗人对"往事"、对"故国"的回忆之情是无法剪断的。下片承前。既然如此。那么,还不如想下去的为好。想到什么?"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江山依旧,却已物是人非,红颜衰老,于是亡国哀愁袭上心头。诗人先以设问句提出质问"问君能有几多愁 ?"随之又以一个生动的比喻作了形象而又具体的回答:"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一个朴素清新、自然贴切的比喻,它是创造性的。作者根据切身体会,把内心的情感转化为客观具体形象。它把读者原来无法捉摸的哀愁,转化成可视可感的具体事物。从"一江春水",可以体会到作者哀愁的深广:从"向东流"可以体会到哀愁的悠久绵长,无尽无休。这一句既写出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又有了时间的长度。确实是"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一语胜人千百"。至此,我们可以体会到李煜词的高度概括性和形象性。

虞美人,李煜出现在必修几

高中语文 》粤教版 》必修三》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2) 》扩展阅读 》18、诗词三首 》虞美人(李煜)

扩展资料

相传虞姬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之称。后人曾根据《垓下歌》,以及相传是虞姬所作的《和垓下歌》,臆想她的结局是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项羽兵败之际,在楚营内自刎,由此流传了一段关于“霸王别姬”的传说。

楚汉之战,项羽困于垓下,兵孤粮尽,夜闻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他在饮酒中,对着虞姬唱起悲壮的《垓下歌》,虞姬为楚霸王起舞,含泪唱:“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宋词词牌《虞美人》据说得名于虞姬。清朝诗人何浦《虞美人》云:“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军恩是楚腰(虞姬)”认为八千楚军被迫投降刘邦,没有一人像虞姬那样的坚贞。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