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公主真实历史(真实的解忧公主是什么样子的呢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真实的解忧公主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古代,上阵杀敌,驱除鞑虏是每个男儿的梦想。可要成就一番功绩却难比登天,须知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可是汉朝却有这样一位女子,以一己之力守护了汉朝边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和稳定,她的名字叫做——刘解忧!

说到和亲,许多人脑海中第一时间想到的大多都是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她们的故事广为流传,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维护了边疆的和平与稳定,可是解忧公主为国家所做的贡献比之他们却毫不逊色!

公元前101年,年芳十九的刘解忧被武帝封为和亲公主,远嫁乌孙(今新疆和吉尔吉斯斯坦交界一带)。正直花样年华,却要远走西域,纵使有千万不愿,可是为了国家,解忧毅然踏上西行之路。

第一次结婚

初到乌孙解忧嫁给了乌苏王军须靡,做了右夫人,乌苏王还有一位左夫人,是匈奴公主,地位在解忧之上,并为其诞下一子泥靡,而解忧嫁过去许多年都没么有怀孕,逐渐受到冷落。可是她始终记得自己作为一个和亲公主的职责,深入乌孙国的民间,体察民情。开通多个与汉朝之间的通商口岸,拉动了乌孙经济的发展,深得民心。

第二次结婚

又过了几年,军须靡病逝,由于他的儿子年纪太小,就将王位传给了堂弟翁归靡,并约定等泥靡长大了就将王位归还给他。按照习俗下一任国王必须娶上一任国王的夫人,就这样,解忧又嫁给了翁归靡,

翁归靡非常宠爱解忧,两人共生育了三儿两女,在翁归靡时期,汉朝与乌孙的关系发展到顶峰,双方经贸往来不绝。西域与汉朝的交流空前繁盛,丝绸之路也盛极一时!

可是匈奴看不下去了,出兵讨伐乌孙,解忧一边劝翁归靡出兵,一边上书汉宣帝请求支援,汉朝收到解忧所写的信后,出兵十五万,与乌孙王前后夹击,将匈奴打的落花流水,经此一役,解忧在乌孙的威望到达顶峰!

第三次结婚

可惜好景不长,翁归靡去世,狂王泥靡即位,按照习俗解忧又嫁给了泥靡,这时的解忧已经五十多岁了。泥靡是匈奴公主所生,他自然不可能继续与汉朝交好,再加上他性格暴虐,嗜杀成性,弄得上上下下人心惶惶,于是解忧设了一场“鸿门宴”,准备除掉泥靡,可惜失败了。

后来在汉朝的干预下,终于平定乌孙,解忧的儿子成为了乌孙之王,而后他又在乌孙过了多年,等到她的儿子去世,她觉得她在乌孙的使命已经完成,于是上书汉宣帝,说“年老思故乡,愿得骸骨归汉地”,宣帝念及她的贡献,派人将她从乌孙接了回来,出于对解忧的尊重和敬佩,宣帝亲自出城迎接,而后在长安度过了两年时光,安详地去世了!解忧终于可以“无忧”了!

她将汗水与青春洒在异国,却将心留在了故乡,这样的女子历史有如何会遗忘!

红颜离家,皓首归来,长安繁华依旧,女儿青春不再,她以一己之力守护边疆五十载的稳定,试问天下,又有几人!

翁归最后结局是什么 解忧公主翁归历史原型是谁

  翁归最后成为了乌孙国王。历史原型叫翁归靡,是乌孙的昆弥。
  翁归靡(?-前60年),是乌孙的昆弥,号肥王。翁归靡,出身于乌孙王族。他成长的年代,正是乌孙王族内部权力纷争、隐忧四伏的时期。军须靡死的时候,因为儿子泥靡尚小,传位给堂弟翁归靡,泥靡长大后,翁归靡再让位给泥靡。翁归靡再娶汉朝楚公主刘解忧,生三男两女:长男——元贵靡;次男——莎车王万年;三男——左大将大乐;长女——弟史为龟兹王绛宾妻;小女——素光为若呼翕侯妻。
  《解忧公主》最后一集剧情简介(第42集):
  僮仆都尉带着义律等人准备对军须靡下手,千钧一发之际,解忧和翁归赶到,翁归舍命救下受伤的军须靡,可解忧却落入僮仆都尉手中。知悉一切真相后,胡姑拼死救了解忧一命,并在临死前将儿子尼托付给解忧。匈奴右谷蠡王领兵攻打乌孙,解忧独自一人带着胡姑的尸体去见右谷蠡王,并告诉他,杀死其女胡姑的就是僮仆都尉,右谷蠡王沉浸在丧女之痛中,解忧趁乱举刀杀死僮仆都尉,震惊众人。军须靡重伤不治,在弥留之际,他下令将王位传于翁归,同时表示,如果翁归当了国王,就让解忧回汉朝。翁归坚决不允,最终,解忧顾全大局,拿起王冠戴在翁归头上,同时将自己的玉佩放在军须靡的手里。解忧说自己根本不足以和一个国家相比,翁归会是未来乌孙大有作为的一代国王。而自己,永远都是军须靡的女人,军须靡的和亲公主,他死后,自己就会立刻回汉朝,军须靡这才满意地闭上了眼睛。
  《解忧公主》是由中央新影集团等出品的史诗历史剧,由路阳执导,张歆艺、袁弘、袁文康、叶青、刘冠翔、张一鸾、武强、姜晓冲、杨懿等主演 。
  该剧讲述了解忧公主与乌孙国两位皇室兄弟之间的一段刻骨铭心的情感纠葛。

历史上解忧公主好看吗

好看。
解忧公主(前120年一前49年),西汉下嫁西域乌孙国的和亲公主,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极其聪慧。她在乌孙生活了半个世纪,为加强汉朝和乌孙的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人撬动历史,巾帼改变天山”的解忧公主,究竟是怎样一位奇女子

先从解忧公主的身世说起,虽说她也是一个和亲的公主,但她并不是王昭君那种被后封的公主,她出生在一个王公贵族的家庭。她的祖先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尽管她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经中落了。

但是她的身边并不缺乏一些能人异士,特别在这些能人异士的帮助,她很快学到了不少的本领,尤其是她的剑发非常的精妙,这是本领也是后来她能够如此惊艳的的一大仰仗。

特别在她那个时期,由于家庭某些人的原因,使得朝廷中的大臣也都不敢和他们的家有过多的接触,所以一直处在被孤立的境地,但是她并没有放弃,一直为家道的中兴努力着。

而且这个时候正好西域乌孙国那边有一纸婚书过来,想要和大汉的公主联姻。汉武帝爽快的答应了他们的条件,解忧公主从此走上了和亲的道路。她到了乌孙国那边以后,很快的用自己的魅力征服了很多的乌孙国人。

并且她在那边并不是说一帆风顺的,毕竟关系到俩个国家的关系,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乌孙国人都亲汉,国内也有反对的声音。但是她很好的处理了这件事情,可以说让两个国家的关系在她还在的那一时间段内都是非常友好的。

而且她还成功的帮助自己的夫君在乌孙国的王位继承战中胜出,在乌孙国内极大的传播了汉族的文化。在她的努力下,乌孙国的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些都跟解忧公主有分不开的联系。

解忧公主的历史记载

汉代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中记载了一个解忧公主,她是第三代楚王刘戊的孙女,她在出使乌孙和亲的细君公主去世后,为了维护汉朝和乌孙的和亲联盟,也奉命出嫁到西域的乌孙国。她一生经历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曾嫁予三任丈夫,皆为乌孙王。解忧公主在乌孙生活了半个世纪,她一直活跃在西域的政治舞台上,积极配合汉朝,遏制匈奴,为加强、巩固汉室与乌孙的关系作出了贡献。年逾七十之时,上书给汉朝皇帝陈述思乡之苦,请求把自己的遗骨埋葬在故国 (《汉书·西域传》:“公主上书言年老土思,愿得归骸骨,葬汉地。天子悯而迎之,公主与乌孙男女三人俱来至京师。是岁,甘露三年也,时年且七十,赐以公主田宅奴婢,奉养甚厚,朝见仪比公主。后二年卒。”)。甘露三年回到汉朝,天子怜悯她的境遇,亲自出城迎接解忧公主的归来。每逢上朝,解忧公主的礼仪待遇和皇室公主一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