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诗人仓央嘉措的诗(仓央嘉措是个什么样的人那些颇具现代风格的诗,是他写的吗
发布时间: 2023-07-06

仓央嘉措是个什么样的人那些颇具现代风格的诗,是他写的吗

仓央嘉措(1683——1706),出生在西藏门隅拉沃宇松,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和宗教领袖,然而他的一生充满悲情。藏传佛教高僧这样评价他:“他以世间法让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和歌曲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他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独立特行让我们领受到了真正的教益!”

做为诗人,他写下了世间最深情的诗篇,演绎了世间最美最纯的情怀,他用年轻的生命,阐释了诗歌之美、佛法之真。他的诗歌作品在整个藏区家弦户诵三百余年,深入人心,脍炙人口。

做为宗教领袖,他是一个傀儡,一生无所建树。当蒙古军队奉康熙皇帝诏命将他押送进京,行至哲蚌寺山下时被武装僧人营救到寺庙里,为了避免伤害无辜,他独自一人从哲蚌寺走了出来,放弃抵抗,显示出他对众生的悲悯。他写下了著名的绝笔诗:白色的野鹤啊,请将飞的本领借我一用。

仓央嘉措哪句话最让你记忆深刻

如果你叫我想最喜欢仓央嘉措哪首诗最打动你,也许你会说: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我敢打包票,若不是那一句“转山转水转佛塔,只为今生与你相见”,若不是那句“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大多数文艺青年根本不会跟风拥趸仓央嘉措。

但是其实不是他的诗,正版的仓央嘉措诗歌应该叫做“古鲁”(意为道歌),而非“杂鲁”(情歌),它真正的寓意或许只有修道者才能清楚。

我最喜欢仓央嘉措的诗是这首:

心头影事幻重重,

化作佳人绝代容。

恰似东山山上月,

轻轻走出最高峰。

仓央嘉措的诗,托赖译者的水平,译的好的,如民国时曾缄的版本,让人情怀流连,译的不好的,平白如话(倒也得其本味),通俗易懂。实话说,以汉族诗歌的文学成就标准而言,即使是译诗的水平,也不能算一流,至多是个二线,只不过深情绵邈,又带着点民族风,让人比较容易记得。

他诗中满是憾恨,因是活佛,被清规戒律束缚,这身份的冲突,内心的矛盾格外惹人唏嘘。

冒死再进谏一句,他的原诗作,真的不是那么笔调淹媚,文艺煽情啊!

他的诗如波似镜,投射出我们内在的情绪涟漪,犹如梦呓时的喃喃自语。他用诗句道破众生所有的执念和残念,正应了那句:“因为爱过,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余秀华,仓央嘉措,谁的诗写的好他俩都擅长写情诗哪首最好

这两个虽然都是诗人,可没法比。仓央嘉措的诗歌是天上白云,余的诗歌是乡村烟火。仓央嘉措的诗歌充满神秘的美感,而余的诗歌只是人间琐事。两者都写爱情,但对于爱情的境界也截然不同,仓央嘉措的对爱情的美好有追求,也向往,爱情更加纯洁,是精神层面的爱情,不可亵渎。余的爱情诗,更多的是肉体的需求,充满渴望而不得的无奈。因此,两者的爱情,诗歌,都无法相提并论。

两个人的经历也完全不一样,这也决定了写作风格的不一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诗。余秀华诗歌只属于当下,符合在当下审美和喜好,再者通过自身身体问题包装等,若她是健全的诗人,或许关注度会大大降低。而仓央嘉措的是属于过去,也属于未来,影响是永久的,影响是深刻。仓央嘉措的独特魅力,过去没有人可以取代,现在没有人可以取代,我想未来也是。余的诗歌,到底能活多久,这个我不能下定论,或许几年,或许会一直活下去,但一点可行肯定,从她目前的写作水平看,不会超越仓央嘉措。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