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空气涡旋——气旋、反气旋与锋面气旋,雪线和林线你掌握了吗
发布时间: 2023-07-11

一、气旋与反气旋

1.气旋:指大气中占据三度空间且中心气压比周围低的大尺度水平空气涡旋,气旋直径通常为1000km。

展开全文

2.反气旋:指大气中占据三度空间且中心气压比周围高的大尺度水平空气涡旋。反气旋直径比气旋大,大者占据最大的大陆或海洋。

3.气旋、反气旋的强度,用地面最大风速来度量,最大风速越大,表示气旋、反气旋越强。中心气压值越低,气旋越强,反气旋越弱;中心气压值越高,反气旋越强,气旋越弱。

4.气旋和反气旋的强度变化规律:

气旋 加深或发展 :气旋中心气压值随时间降低,或低压区内气压梯度随时间增大。

气旋减弱或填塞:气旋中心气压值随时间升高,或低压区内气压梯度随时间减小。

气旋减弱或填塞:气旋中心气压值随时间升高,或低压区内气压梯度随时间减小。

北半球气旋,空气作逆时针方向旋转。由于摩擦作用,近地面层有气流辐合。反气旋,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气流辐散。南半球相反。

二、锋面气旋及其典型气候现象

锋面波动学说认为,准静止锋或缓慢移动的冷锋,锋面上产生波动,在适宜的环流条件下,波动加深,逐步发展而形成锋面气旋。

它从生成到消亡,大体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画图):

初生阶段:气旋发生前在地面上有一锋面。锋面北面冷,吹偏北风;锋面南面暖,吹偏南风。开始出现波动时,冷空气向南侵袭,暖空气向北扩展,使锋面演变为东段呈暖锋,西段呈冷锋,并出现相应的锋面降水。

发展阶段(成熟阶段):锋面波动振幅加大,冷、暖锋进一步发展,锋面降水进一步增强,雨区扩大。地面图上闭合等压线增多,气旋不断加深,暖区逐渐变窄。

锢囚阶段:锋面气旋进一步发展,由于冷锋移动较快,暖区逐渐缩小,气旋式环流更加明显,地面闭合等压线增多。当冷锋赶上暖锋后,合并成锢囚锋,中心气压更低,暖空气逐渐被抬升至高空,降水强度和范围增大。

消亡阶段: 经过气旋的锢囚阶段后,冷空气从两边包围暖空气,迫使暖空气上升,这时地面呈冷性涡旋。由于地面的摩擦和辐合作用,气旋从地面开始填塞、消亡。

初生阶段:气旋发生前在地面上有一锋面。锋面北面冷,吹偏北风;锋面南面暖,吹偏南风。开始出现波动时,冷空气向南侵袭,暖空气向北扩展,使锋面演变为东段呈暖锋,西段呈冷锋,并出现相应的锋面降水。

发展阶段(成熟阶段):锋面波动振幅加大,冷、暖锋进一步发展,锋面降水进一步增强,雨区扩大。地面图上闭合等压线增多,气旋不断加深,暖区逐渐变窄。

锢囚阶段:锋面气旋进一步发展,由于冷锋移动较快,暖区逐渐缩小,气旋式环流更加明显,地面闭合等压线增多。当冷锋赶上暖锋后,合并成锢囚锋,中心气压更低,暖空气逐渐被抬升至高空,降水强度和范围增大。

锋面气旋的天气主要是大风和降水,它是由流场、气团属性和锋的结构特征所决定的。

锋面气旋有强烈的上升气流,有利于云和降水形成。

三.冷性反气旋:也称冷高压。

冷性反气旋发生于中、高纬度地区,冬半年活动频繁,势力强大,影响范围广泛,往往给活动地区造成降温、大风和降水,是中高纬度地区冬季最突出的天气系统。

冷性反气旋是从冷锋后部一个弱的地面高压脊上发展起来的,在其发展增强时期,静止少动。

冷性反气旋内部空气比较干冷,空气下沉,云雨不易形成,在它的控制下较多出现晴冷少云的天气,易发生霜冻。

四.寒潮:

寒潮指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且寒潮所经之地气温在24小时内猛降10°C以上,同时过程最低气温在5°C以下。

达不到上述标准的称为 冷空气 或 强冷空气 。

寒潮会给农、渔、交通、建筑、花卉甚至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

五、热带气旋

1.热带气旋:

指生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具有有组织的对流和确定的气旋性环流的非锋面性涡旋。

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 六个等级 。

2.形成过程:

低空原先要有一个 热带扰动 ,造成辐合流场,以提供发展热带气旋的 初胚 。

要有广阔高温的洋面(海水温度在27°C以上),以蒸发大量水汽到空中凝结,提供形成台风的巨大潜热能和造成大气层结不稳定。

要有一定的 地转偏向力 ,以使扰动气流逐渐变为气旋性旋转的水平涡旋,并使气旋性环流加强。

基本气流的风速垂直切变要小,以使潜热积聚在同一铅直气柱中,而不被扩散出去,达到形成和维持暖心结构和加强对流运动。

对流层中相对湿度大和高层为辐散流场也是热带气旋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热带气旋生成和活动有一定的 地区性 和 季节性 。

六、台风结构与天气

台风的结构与天气:根据台风中的风、云、雨等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特征,可将台风分为大风区、暴雨区和台风眼区。

大风区: 自台风边缘到最大风速之间的区域,风速在8级以下,向中心急增。

暴雨区: 从最大风速区到台风眼壁,有狂风、暴雨、强烈的对流等,台风中最恶劣天气均集中出现其间。

台风眼: 台风眼是由于外围的气流旋转太急,无法侵入而造成的,半径约520km。台风眼内气流下沉,风速迅速减弱或静风,天气晴好。(一次成熟的台风,在一天内的降雨量大约相对于200亿T水)。

七、热带气旋的移动与路径

热带气旋移动的方向和速度取决于热带气旋的动力。动力分内力和外力两种:

第一,内力:主要由地转偏向力差异引起的向北和向西的合力。

第二,外力:是热带气旋外围环境流场对涡旋的作用力。

在西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气旋移动,大致有三条路径:

西移路径 :热带气旋从菲律宾以东洋面一直向西移动,经南海在海南岛或越南登陆。

西北路径 :热带气旋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在台湾登陆,然后穿过台湾海峡,在浙闽一带登陆。

转向路径 :热带气旋从菲律宾以东海面向西北移动,到25 ° N附近,然后转向东北方向移去,路径呈抛物线形,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及日本影响较大。

八、副高

副热带高压:指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经常维持着沿纬圈分布的不连续的高压带。

西太平洋副高季节性活动的规律:

冬季位置最南,夏季最北,从冬到夏向北偏西移动,强度增强;自夏至冬向南偏东移动,强度减弱。

在 6月以前 ,副高脊线位于20 ° N以南地区,在其北侧与西风带中的温带大陆气团相遇而形成雨带, 华南地区 进入雨季。

6月中旬 ,脊线出现第一次北跳,稳定在20 ° -25 ° N之间,华南雨季结束, 长江流域和日本一带 进入 梅雨季节 。

7月中旬 ,脊线第二次北跳,摆动在25 ° - 30 ° N之间,这时 黄河流域 进入雨季,长江流域梅雨结束,进入盛夏伏旱期,天气酷热、少雨。

7月底到8月初 ,脊线第3次北跳,跃过30 ° N到达 最北位置 ,这时华北、东北进入雨季。

9月上旬 ,副高脊线自北向南退缩,脊线第一次回跳到25 ° N附近, 长江中下游 出现秋高气爽天气。

10月初 ,脊线回跳到20 ° N以南,中国开始出现冬季天气形势。

副高的这种季性移动,常是北进时持续时间较长,速度较缓慢,而南撤时却经历时间短,速度较快。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封面形成的原因。

(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答案】

(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

(2)3个。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

(3)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低。

(4)中低纬度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强,)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

【解析】

本题考查锋面气旋这种天气系统。

(1)读等压线图,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可知图的左上角有个不完整的等压线部分,其数据由外而内增大,则为高压;图中间有个由外而内等压值减小的部分,则为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方。

(2)根据图中锋面的排列推测锋面数量为3个;图中左、右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