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会,山西首富的梦碎之
发布时间: 2023-07-11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三国中刘备之子刘禅,小名阿斗。后世许多人都认为是他的不作为,而导致蜀国的灭亡。如今也有人提出非议,认为阿斗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昏庸,蜀国的灭亡也不能完全归罪于他。

而如今,也有一人,在许多人眼中,他就是第二个阿斗,都是富二代出生,却因自身昏庸败光家产,一生经历荣华到衰败,他就是山西首富李兆会,从首富到老赖,他的梦碎之旅,他究竟做错了什么?

李兆会

世纪婚礼

2010年,山西东镇迎来了李兆会和女明星车晓的世纪婚礼。作为拥有百亿身家的山西首富的李兆会,他的这场婚礼可谓是豪华至极。

到场宾客包括成龙、赵本山等娱乐圈名人,婚宴共500桌之多,同时李兆会名下的海鑫公司有近1万名员工参加婚礼,和传统婚礼不同的是,到场的每人还发500块红包,也就是说光是发给员工的红包就有500万元,婚礼其他开销更是无法估计。

一时之间,这场婚礼轰动了全国,成为人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这场豪华盛大的婚姻也只维持了一年半而言,夫妻二人最终以离婚收场。李兆会的人生也在这场婚礼之后,日益衰败,走向了梦碎之旅。

展开全文

车晓与李兆会

突逢家变,勇挑重担

李兆会从没想过,自己的父亲有天会以"被枪杀"这种戏剧性的方式被迫结束生命。二十二岁那年,在墨尔本读书的李兆会突然接到一通电话,通知他父亲被枪杀身亡,需要他迅速回国。

当时李兆会的父亲李海仓正值壮年,他是国内第二大民营钢企海鑫集团的创始人,身价已达40亿。

当李兆会被召回国时,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他还没有完全自己的课业,从小过着养尊处优生活的李兆会,在外人看来,仅仅是个不懂事的纨绔子弟。

回国后,面对各种家族利益纠纷,他也是无暇顾及的,只是沉浸在失去父亲的痛楚之中。然而谁都没想到,这个只有22岁的年轻人就在爷爷的力挺之下,成为了海鑫集团下一个掌权人。

因为在当时的海鑫集团,他并不是最合适的人选。李兆会的五叔李天虎和六叔李文杰,都在海鑫集团工作多年,掌握实权,有着更多的拥护者。

而称为掌权人,也并非李兆会所愿。但父亲临终前的遗愿便是希望儿子能当董事长,加之爷爷的力排非议,李兆会不得不排除万难,临危受命。

李兆会与其父李海峰

手揽实权

不被人看好的富二代李兆会在上任之后,自然会面对很多困难。比如底下的老员工看不上他这个没有经验的阔少爷,并不配合他的工作,对于从没接触过的庞大集团业务更是无从下手。

但李兆会毕竟是经过高等教育,从小又跟着父亲耳濡目染的,也是有些手段。他上任后,经过一番思索,做出了几方面的整改,顺利将集团实权揽入手中。

首先,李兆会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调整企业内部组织构架,加强企业中央管理,以此削弱了家族长辈的权利,修正了每个家族企业都有的弊端。

李兆会通过此举,把企业牢牢抓在了自己的手中。其次,他将工作重心放在产品质量上,稳固提高产品质量,以吸引更多客户。最后,他自上任以来,广交社会名流和知名企业家,为自己和海鑫集团提高了知名度。

经此三件事,海信集团内部矛盾基本得到解决。人们也惊讶地发现,李兆会在商业上的天分和手段不亚于他的父亲,甚至到2004年为止,海鑫集团总产值达70亿,已经超过了他的父亲李海仓当年的业绩水平。

虚荣膨胀,终将梦碎

也许李兆会一直不甘心生活在父亲的光环之下,在他得到了业内认可之后,便开始希望能彻底摆脱"李海仓之子"的头衔。

李兆会觉得只有在别的领域开创自己的一番事业,才能真正证明自己的能力。他将目光放到了资本市场,第一次的金融投资就让他尝到了甜头。

他用5.9亿巨资买下中色股份所持有的1.6亿民生银行股票,3年后,将股票抛售,套现了10个亿,最终在3年时间里赚得4.1亿。

这样的结果让李兆会很满意,也震惊了海鑫集团,完全巩固了李兆会的集团地位。从此以后,他以百亿身价,登上了胡润百富榜第78位,成为山西首富,受人敬佩,集团之内再无敌手。

在经历了第一段失败的婚姻后,不到1年,李兆会就再次迎娶另一位女星程媛媛。而危机也悄悄潜伏在李兆会周围,他却毫无察觉,依然大手大脚,挥金如土。成为山西首富后,他开始终日享乐,据传还痴迷于网络主播,曾有过夜刷2000万礼物的记录。

而钢铁行业整体供大于求,海鑫集团也受到影响,收入下降,遭遇大亏损,对于李兆会并不放在心上。在他心中,钢铁行业日渐衰落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他将所有的希望放在金融行业。

直到2014年11月,海鑫集团资不抵债,负债率超过100%,终于破产。而李兆会投资的钱还没到期,无法变现。海鑫集团几次尝试复工,均因资金链短缺而失败。

至2015年,建龙钢铁并购海鑫所有股份,李兆会投出的钱大多石沉大海。因长期赖账,被法院冻结所有资产。

观其早年,李兆会深得父亲真传,以霹雳手段掌控企业主动权,在位期间,海鑫集团市值水涨船高。同时,他早早就看出了钢铁行业的没落前景,提前将事业重心转移,可以说,李兆会本人其实是非常有经商头脑的。

然而,也因李兆会过于聪明,从小又在宠溺中长大,握有实权后,不听劝导,目中无人,最终导致他走向了投机取巧。不务正业之路。

若李兆会能保持当年初心,脚踏实地,以产品为主,他的下场也不会如此。李兆会曾经的繁华一去不返,希望他的失败能让更多人引以为戒。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