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沉吉野是邓世昌的无奈之举吗?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的邓世昌,其子孙去哪里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撞沉吉野是邓世昌的无奈之举吗

谢谢邀请!

如果把“撞沉‘吉野’”改换成“撞击日舰”,表述会更准确一些。

如同海上拼刺刀一样的撞击作战,在19世纪70年代后是世界海军的一种标准战术,所以那个时代的战斗军舰,通常会在舰首水下安装有锋利的撞角。以1894年9月17日爆发的甲午黄海海战来看,北洋海军事实上确有迹象想要扬长避短,尽量回避自身不占优势的炮战,而逼近日军发起撞击、鱼雷攻击等近战。

不过,具体到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冲向日舰,这一历史中则带有的是无奈的悲壮。因为“致远”发起冲锋的那一刻,“致远”的舰况显示了这一冲锋,实际上是带着有去无回的拼死一搏。在“致远”冲向日舰之前,这艘军舰曾参加了对日本军舰“赤城”的围攻,又为了援助舰首起火的旗舰“定远”而承受了大量的攻击,在1894年9月17日下午3时过后冲出阵列时,“致远”已经遭受重伤,舰体向右侧倾,最终到了十分骇人的倾斜30度,显示这艘军舰已经严重破损进水。

在这种形势下,邓世昌指挥“致远”进行的冲锋,的确是绝境中的一种苦涩无奈的举动。在“致远”的沉没几乎已经无法避免的情况下,而单纯以炮火又很难在短时间取得战果,于是在军舰生命力尚存的短暂时刻,与其白白沉没,不如做出最后的攻击尝试。用中国民间的俗话说,最后时刻邓世昌心中想的,或许是“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的邓世昌,其子孙去哪里了

邓世昌壮烈殉国后,他的三个儿子和五个女儿自此天各一方,但每一个人都继承了邓公的爱国之志。

说起邓世昌,人人都知道他是清朝晚期一位难得的爱国将领,而对他以身殉国的故事,更是耳熟能详。

那一句悲壮的“撞沉吉野”,是邓世昌在全局失利的情况下,甘愿用自己的生命,去做出为国牺牲壮举的真实写照。

“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这就是邓世昌的人生座右铭,而他也用实际行动,生动且又深刻地诠释了这句话。

那么,在邓世昌壮烈殉国后,他的子女后人都去了哪里?又是怎么样的结局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把目光重新投向百余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海战。

黄海海战:誓与军舰共存亡的邓世昌

光绪二十年,日本联合舰队悍然挑起战端,偷袭了巡弋在丰岛海域的北洋水师两艘巡洋舰,试图借此举夺取黄海制海权。

对于日本的挑衅行为,年轻的光绪皇帝十分不满,最终,在他的授意下,李鸿章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赶赴黄海,展开黄海海域巡航以及驱逐日本联合舰队等行动。

当年九月,北洋水师的12艘主力战舰自威海出发,赶赴鸭绿江口的大东沟,6000余名水师官兵也在护送下,逐一登舰,黄海海战由此爆发。

而邓世昌所负责的“致远舰”,就在此次驱逐行动之中。

致远舰是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之一,当时邓世昌担任该舰“管带”一职,大战爆发后,由于日本联合舰队攻势凌厉,北洋水师逐渐落入下风,为了挽回局面,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全体官兵奋勇作战,虽舰身中弹累累,但无一人退后。

但可惜的是,由于炮弹耗尽,再加上致远舰因为中弹起火,因此,就丧失了继续作战的能力。

恰好在当时,日本联合舰队中的“吉野”号战舰出现在邓世昌的视线中,并且还横行无忌,十分的嚣张,见此情景,邓世昌决定给对方一点颜色瞧瞧。

他当即下令,让致远舰开足马力,冲向吉野号,意图一举将其撞沉。

而吉野号上面的日本士兵,在看到不顾一切朝他们冲过来的致远舰后,所有人都大惊失色,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被撞沉,大家都得到海里喂鱼去了。

关键时刻,吉野舰的司令官坪井航三紧急下令,集中所有炮火向“致远”射击。

伴随着密集的炮火,致远舰不断中弹,但包括邓世昌在内的全体致远舰官兵,脸上不仅没有一丝惧色,反而加快速度冲了过去。

就在双方快要接近时,吉野舰发射的一颗炮弹,击中了“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一声巨响,致远舰发生了大爆炸,开始缓缓沉没。

而在战舰沉没的同时,邓世昌被爆炸的气浪掀入海中,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致远舰已经沉没了大半。

见此情景,邓世昌心如刀绞,致远舰是他亲自从国外接回来的战舰,从接手的那一刻到现在,邓世昌已经和致远舰有了很深的感情,但如今,却眼睁睁的看着它一点点沉入大海之中。

更让邓世昌目眦尽裂的是,致远舰上的官兵,在爆炸发生的同时,大部分都落入海中,此时估计也是凶多吉少。

这些人,可都是邓世昌一手带出来的兵,他们对邓世昌而言,说是属下,其实感情上胜似亲兄弟,但同样,此时这些曾经生死追随他的兄弟,已经牺牲大半。

而此时的北洋水师的舰队,已经被日本打得丢盔弃甲,先前与致远舰一同来的几艘主力战舰,也大多与致远舰的命运一样,被日军击中,沉入了大海之中。

看到大清如此不堪一击,邓世昌也是万念俱灰,在拒绝了随从刘忠的救援后,抱着同样前来救自己的爱犬,沉入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

战舰在人在,战舰亡人亡,邓世昌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誓于战舰共存亡。

“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邓世昌

邓世昌以身殉国的消息传出来之后,举国为之震动,就连光绪皇帝,也被邓世昌的这种精神所感动,垂泪为邓世昌写下了“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挽联,以表彰邓世昌以身殉国的壮举。

并且,光绪帝还亲自下旨,赐封邓世昌谥号为“壮节公”,又追封他为“太子少保”,入祀昭忠祠供奉。

除了这些荣誉方面的恩赏之外,清廷当时更是制作了一块重达三斤的黄金匾额,上书“教子有方”,赐给了邓世昌的母亲,又特意拨款十万两抚恤邓家。

当然,再多的赏赐,也改变不了邓世昌已经壮烈殉国的事实,那么,在他离世后,他的子女后人都去了哪里呢?

邓世昌的儿子

邓世昌一共有三个儿子,长子邓浩洪、次子邓浩洋为邓世昌的正妻何氏所生,三子邓浩乾则是邓世昌的小妾所生。

而在邓世昌牺牲后,这三人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中,邓世昌的长子邓浩洪和次子邓浩洋,在父亲殉国之后不久,便跟随母亲何氏离开山东烟台的寓所,来到了上海一处弄堂生活。

根据邓家后人的回忆,在来到上海之后,邓世昌的妻子何氏在很长时间都处在悲伤之中,曾经每天夜里,都会拿着一个小油灯,在家里走过来走过去,嘴里还轻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直到天亮方才回屋。

由此可见,虽说当时清廷对邓家多有赏赐,但失去亲人的悲伤,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弥补的。

当然,悲伤肯定是有的,但生活还要继续,邓世昌去世时,他的长子邓浩洪刚满二十岁,在料理完家中的事务之后,邓浩洪来到了京城,接受了光绪皇帝的召见。

此次召见,光绪皇帝除了褒奖邓世昌的壮举外,也让邓浩洪承袭了海军职位,据记载,邓浩洪的第一个岗位是“海军慰劳员”。

不过,这个所谓的“海军慰劳员”,仅仅是一个荣誉职位而已,算不得正式的官职,大概在半年之后,也许是光绪帝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又安排邓浩洪进入广东水师,担任“提标”一职。

虽说光绪帝有意照顾,但邓浩洪却志不在此,最终选择离开了海军。

邓浩洪的这个选择,与当时整个大清朝江河日下也有关系,再加上新思想的冲击,因此,在官场上看不到希望的邓浩洪,开始重操祖业,在天津、上海等地经营茶庄生意。

据邓浩洪孙女邓立英回忆,她的爷爷邓浩洪经常不在家,常年都是在天津、上海两地跑,由于勤劳和头脑灵活,邓浩洪的茶庄生意做的很不错,到了民国初年的时候,已经拥有好几家典。

并且,邓浩洪也是一个爱国人士,辛亥革命爆发之后,邓浩洪曾先后多次,为国民革命军捐钱捐物,身先力行的用行动支持国家。

到了1947年,邓浩洪在上海去世,享年73岁,他育有一子邓小鹏,同样也是继承父辈遗志的铮铮汉子。

根据记载,邓小鹏年轻时,曾经在“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任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