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什么?中国灸是只有一种灸法,还是有很多种灸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艾灸是什么

艾叶,能通十二经,……善于温中,逐冷,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因此,艾灸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尤其对慢性虚弱性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为适宜。

1.艾灸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作用。可用来治疗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及气血虚引起眩晕、盆血、乳少、闭经等证。

2.艾灸有温补中气,回阳固脱的作用。可用治久泄、久痢、遗尿、崩漏、脱肛、阴挺及寒厥等。

3.艾灸有消瘀散结的作用。对于乳痈初起、瘰疠、疗肿未化脓者,有一定疗效。

4.常灸大信、关元、气海、足三里等腧穴,可鼓舞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防病保健的作用。《千金方》说:“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 毒气不能着人”。

5.隔姜灸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可用于外感表证、虚寒性呕吐、泡泻、腹痛等。

6.隔蒜灸有清热、解毒、杀虫的作用。可用于疗肿疮疡、毒虫咬伤、对哮喘、脐风、肺痨、瘰疠等也有一定疗效。

7.隔附子饼灸有温肾壮阳作用。可用于命门火衰而致的遗精、阳痿、早泄等。

8.隔盐灸有温中散寒、扶阳固脱的作用。

艾灸是养生保健的主要方法,对慢性病,虚损性疾病用良效,在节气交换的时候可以进行艾灸,帮助人体对自然的适应,知艾者福,善艾者寿

中国灸是只有一种灸法,还是有很多种灸法

首先,你就没弄懂中国“针灸”一词的概念?你比如说,“针“和“灸”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针”是指“银针”,也就是“扎“的意思,而银针实际上也分长短、粗细、大小,而使用方法和穴位扎法也有所不同!但“灸“则是“烧”之意:即用艾叶卷成柱点燃,在损伤淤血处涂上射香药膏,用艾叶熏烤撵出淤血青紫肿痛!可以说,在中国人创造出人类最先进的三大金属文化之前,新石器时代的中国人使用的是很细的骨针!后来中国人创造出了人类第一块黄金后,骨针就被金针代替了!接下来,中国人又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块白银,而金针就被银针取代了而一直沿用至今!但纵观整个中医的发展,今天还是有许多中国人不太相信中医而盲目崇拜西医?事实上,自人类新石器时代神农尝百草以来,中医的精华中有很大一部分却早已丢失了!你比如说,犹如华佗麻弗散:即当初东汉名医华佗不肯为曹操治病,后被孟德所杀!但华佗在临死前,将行医一生总结编写的手稿(其中就有麻弗散的方子),交给狱卒保管,但狱卒怕受到牵连而拒绝接受,故华佗愤而焚之!致使麻弗散等秘方失传?而今天,韩国人却在针灸方面比中国人做得好,他们则准备将“韩国针灸”提出“申遗”呢?虽说韩国针灸也是中国人传过去的(朝鲜半岛就是中国人发现的,而今天的朝韩人其实就是中国人的后裔),但在中国人不要历史文化不要古老中医而只要人民币的当下,人家韩国人能替中国人将千年古老的传统中医针灸文化发扬光大而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这总比被我们自己给彻彻底底的湮灭了要强一万倍吧!你说呢?

艾炙补法、泻法是什么

艾灸的补泄这个一向是比较有争议的话题,现代温和灸,多数专业人士认为它是补多泄少。

那么现在的温和灸,和古代传统的麦立灸,他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关于艾灸补泻理论的记载。

《黄帝内经》中就已明确指出灸疗补泻。如《灵枢•背腧》篇说:“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泄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那么把上面那段话翻译。艾灸的补法就是温和的火,

泄法就是大火!

壮伙食气,少火生气。

它的意思就是说小火是补法,大火是泻法!

那么用在艾条上来说,小艾条是补法,大艾条是泄法

从艾灸时间来说,10分钟,短时间为补发!

长久的时间为泄法!

从经络走向来说顺经络为补法,逆经络为泻法。

那么通过现在的临床实践。单纯用艾灸来做补泄,它的效果是比较低的!

通常用针刺刮痧,拔火罐做泄法。

用艾灸做温补疗法。

那么现在是一个综合疗法比见效快为常用的临床使用方法。

那么艾灸的补泻在手法上面还有非常多。

定点悬灸,回旋灸为补法,雀着灸为泄法!

回答完毕,欢迎大家在下方补充留言讨论。

我是老吴蕲艾,专注蕲艾种植加工,艾灸文化公益传播!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