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的张团练和张都监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明知武松不好惹,孟州兵马都监张蒙方为何还要对付武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水浒》中的张团练和张都监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地方官的名称和职责各个朝代都不尽相同,具体名称和职责应去《宋史.职官篇》查查。就字面看,“团练”应是分管地方治安的地方武装组织官职,相当于人民武装部部长。“都监”应是监管犯人服刑的监獄长一类的。宋代为了便于对囚犯的集中管理,往往将犯人集中在全国的几个地方,对犯人进行远程流放,以免逃跑,如孟州牢城,登州牢城,沙门岛等等。

明知武松不好惹,孟州兵马都监张蒙方为何还要对付武松

都是快活林惹的祸!想想许文强、丁力为什么要弄死冯敬尧、聂人王而独霸上海滩?

快活林是众多山东、河南商贾的集聚地,酒店旅馆百十处,赌场钱庄三二十处,还有诸多青楼窑子。

每日有闲钱,月底有三二百银子保护费。

施恩父子靠这印钞机吃得满面油光,日子过得优哉由哉!

但凡好事就有眼红,有人妒忌。

张都监指使蒋门神打伤了施恩,夺走了快活林。

而武松是打倒蒋门神、夺回快活林、抗衡张都监的不而人选。

首战以武松的醉拳混合鸳鸯连环腿完胜蒋门神的摔跤绝技。

啥子”三年争跤,不曾有对”?吹的多牛X,全是狗屁!结果还不是被武松打得满地找牙,差点叫爷爷了。

梁子就这样结下了。

张都监开始设计搞武松了。

先是请进府成为座上宾,然后陷害武松做賊,发配外地,都是些老套路。

找些董超、薛霸之类的公人和三流杀手搞定武松。但武松是超人!

但张都监小看了武松。他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他要人死,基本都见了阎王。

张都监当时想,你武松武艺再牛,你枷锁在身,缚住了手脚,空有一身本领也施展不开。

飞云蒲只有一座桥,下面是水,两头路封死,不被杀死也要淹死。

以一敌四,你难不成是孙猴子再世吗?

上路之前已消耗体力,无法反抗。他没想到施恩给了烧鹅!

想到这些,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以为稳操胜券,坐等好消息,却等来的是被灭门的噩耗!

你以为你是朝廷命官,武松就不敢杀你?你以为就凭区区几个公人、蒋门神徒弟之流,就能搞定武松?

狗屁!张都监太大意,太低估武松了。

他不但要干掉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而且还要灭他满门!

悲剧就这样上演了!

张都监大概死时问了无数遍为什么?为什么?……俺不甘心啊!

《梦华录》中,欧阳旭委任的宫观官是什么官,品级多少

《梦华录》中,新科探花郎欧阳旭因为做不到承诺给赵盼儿的三个条件,又怕被高家知道自己与赵盼儿之间的私情,无奈之下,在殿试时以平常喜欢道家经义,常念大洞玉经与太上玄都妙本清静身心经,博得皇帝所好,被册封为著作佐郎紫极宫醮告副使,俗称为“宫观官”。这个拗口的“宫观官”官名,到底是什么来历,又是什么品级,为何遭高家高鹄嫌弃?

宫观官中的“宫”,指的是皇帝下诏修建或者册封的道观,譬如京都的玉清昭应宫、神霄玉清万寿宫、中太一宫、景灵观等,京都外的杭州洞霄宫、毫州明道宫等;宫观官中的“观”,指的是民间自发修建的道观,譬如京都的会灵观、祥源观等,京都外的西京紫极宫、华州云台观、建州武夷观等。管理这些宫观的官员,统称为宫观官,也被称为祠禄官。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赵光义下令为道士张守真在凤翔府建上清太平宫,任命专职官员管理宫事,这是宋朝第一次设置宫观官。大中祥符四年,为纪念天书和泰山封禅而建筑的规模宏大的玉清昭应宫建成,宋真宗赵恒任命首相王旦兼任玉清昭应宫正使,并以此成为惯例。此后,宰相丁谓、王钦若均兼任过玉清昭应宫正使。

根据《宋史.职官十.杂制》记载:“在京宫观,旧制以宰相、执政充使,或丞、郎、学士以上充副使,两省或五品以上为判官,内侍官或诸司使、副为都监,又有提举、提点、主管。”也就是说,除了宰相、执政充任宫、观正使外,还有副使、判官、都监、提举、提点、主管等官职。

宋仁宗赵祯之后,取消宰相、执政兼任宫观官正使的惯例,职级也有所降低,三殿学士都可以担任宫观使。宋神宗赵顼时期,时任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的王安石,担任过京都供奉三山五岳神灵的集禧观正使;资政殿学士兼侍读的吕公著、韩维,担任过京都中太一宫兼集禧观正使。宋哲宗赵煦时期,观文殿学士冯京、资政殿学士梁焘,也担任过中太一宫正使。

宋真宗赵恒时期,担任宫观官的职员不多,宫、观也较少。到了宋神宗赵顼时期,由于王安石变法,为了安抚年纪大了不能胜任职务的高官,于是罢其原职,又令其管理道教宫观,就是挂个宫观官的名,无具体实职,但有工资薪酬可领,相当于元老重臣退居二线后的优待,体现皇家的仁慈厚爱。为了安置大量被裁员的高官,宫观官人数大为膨胀,全国有五百多人担任宫观官。

探花郎欧阳旭在殿试后,被修习黄老之术、喜好道法奥义的宋真宗赵恒委任为紫极宫醮告副使,正八品。一般新晋榜眼、探花以及二甲进士,只授九品大理评事。顾千帆乙酉年二甲第五名进士,被册封为大理评事,同判吉州,也是九品。而欧阳旭得宋真宗赵恒所好,初授就是八品,实属破格提拔。

探花郎欧阳旭在殿试时,曾向宋真宗赵恒提及“泰山封禅”,并背诵了一段王相公所撰之行状:“前祀之夕,阴雺风劲,不可以烛。及行事,风顿止,天宇澄霁,烛焰凝然”,这说的就是宋真宗“泰山封禅”之事。原文出自《宋史.志第五十七》:“帝之巡祭也,往还四十七日,未尝遇雨雪,严冬之候,景气恬和,祥应纷委。前祀之夕,阴雺风劲,不可以烛,及行事,风顿止,天宇澄霁,烛焰凝然,封䃭感讫,紫气蒙坛,黄光如帛,绕天书匣。”

宋真宗赵恒泰山封禅,其实就是个闹剧。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等五位皇帝泰山封禅,都有历史的丰功伟绩,实至名归。而宋真宗赵恒刚签下澶渊之盟,除了遮羞和作秀以外,哪有什么政绩可以拿得出手。被宋真宗赵恒这么一闹,此后历代帝皇再不提泰山封禅之事,泰山封禅成为绝响。

为什么高鹄对于女婿欧阳旭任职“宫观官”这么震怒,甚至要取消与女儿高慧的婚约?这是因为高鹄身为清流派,最见不得这种媚上的讨巧之道,也就是迎合宋真宗赵恒的喜好。清流派主张儒学的文化真宗地位,崇尚清廉正直的为官之道,以弹劾权贵、内侍为己任,与宋真宗赵恒推崇的道教格格不入,与皇城司更是水火不容。欧阳旭以探花之盛名,却采取媚上取巧为道,自然让高鹄震怒异常。

不知前往西京紫极宫的“宫观官”欧阳旭,能不能请回仙师,会不会跟顾千帆有交锋?

水浒里的张都监是什么官

都监,是一种官名,最早见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以内侍官称之。《 三国志 ·魏·曹爽传》中说到:“又以黄门张当为都监,专共交关,看察至尊,候伺神器。”所谓“黄门”,是专门侍奉皇帝及皇室成员的职务,均以宦官担任。 到了唐朝,初期以御史为地方军队监军,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后,开始出现以宦官监军,之后太监监军称为常态,故称都监。唐朝末年,为镇压农民起义,也以宦官为监军,因督察多路兵马,故称都监、都都监。 宋朝则为武将职名之一,边防冲要之路,设兵马都监,掌管本路禁军屯戌、训练和边防事务。另有州府“兵马都监”,掌管本城厢军的屯驻、训练、军器和差役等事务。特别重要的冲要之地,往往以知州、知府兼本路兵马都监,而以武臣充副都监。资历较浅的武官担任都监职务时,称押监。

辽朝纠军中设都监。负责部署约束营伍,职位低于详稳(官名),高于将军。四帐都详稳司和北面边防官诸司亦有都监。金朝都元帅府有左右都监,是辅助元帅的高级将领。另外金代宣徽院所辖仪弯、尚食、内侍等局,御药院、杂物库等均设都监。 至于《水浒传》中的张都监,书中第三十回说“(武 松)跟着那军汉,直到厅前参见那张都监。”这里的“都监“指的是孟州兵马都监张蒙方,是掌管一州厢军的屯驻、训练、军器和差役等事务的兵马都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