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秋梅:乐呵着过|中原作
发布时间: 2023-07-11

作者:马秋梅

来源:教学参考河南站(官微)

腊月二十三,推开门,飘 扬着的雪花扑面而来,带着一点凉意。举起水杯,对着天空,笑曰 “早起天正雪,来饮一杯无?”

晚上,枕着雪花入眠,嘴角也是含着笑的。

最近,读了几个乐观心理的小故事,无不告诉我们,生活要乐呵着过。

乐呵着过日子的人,口渴了,看到半杯水,会开心地说:“真好,还有半杯水呢!”

乐呵着过日子的人,想到一个女儿晴天可以卖草鞋,另一个女儿雨天可以卖雨伞,心里笑开了花。

乐呵着过日子的人,来到一个人人不穿鞋子的国度,看到了商机,“妙极了,如果他们都穿上我卖的鞋子,我就会赚一大笔钱。”

乐呵着过日子的人,能从失中看到诗意。唐代的高僧德诚,有一次出去钓鱼,一直到深夜,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坐着小船空手而归时,他说了一句话:“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夜晚清寂,河水寒凉,鱼儿没有上钩,不过这有什么要紧的,满载一船皎洁的月光而归,不是也很令人愉悦吗?

刚写过的《2022年,我学会了和解》一文,有这样几句:“我和自己和解。没有晨读的早晨允许自己睡个懒觉。工作以外的时间,偶尔追个剧笑几声,放飞一下心情。”没想到,虽然放假了,岁末的事情却会安排得如此紧凑。

我参加了教师联盟组织的寒假读书会,需要每天坚持读书写笔记做分享。

我参加了中心协组织的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的培训,需要听完上百节课,然后内化于心,学会如何科学指导家长育娃。

我参加了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年前七天年后七天。白天听课,晚上梳理听课内容写好心得。

展开全文

我还需要完成两本学案的修订,必须查找很多资料。

这些事,一股脑儿来到我跟前时,我很苦恼,甚至引起躯体的强烈反应,心尖尖疼,还有点呼吸不畅的感觉。

和解吗?但是,和解不等于放弃,骨子里好学的品质也不允许我放弃。那就做个时间规划吧。

规划后,我兼顾了读书学习照顾母亲都不误。

早晨五点半,起床给母亲烧炕,听家庭教育课。

早晨七点到八点,等待母亲吃饭的空,读几页书,写几页笔记,完成读书打卡。

上午八点到九点前,修订学案。

上午九点到十二点,听继续教育培训课,边记笔记边写感悟。

午饭后烧炕的时候继续听家庭教育课,两点半到五点半听继续教育培训课。

晚饭后,整理听课笔记成电子版,交培训作业。

大约晚九点,开始修学案,一直到很困很累。

躺下后,听一节家庭教育课入眠。

岁末这几天,我的作息时间很规律,也收获很多。

繁忙的生活中,我找到了一些乐趣,因此每天都乐呵。

大哥买了四只大公鸡,天天打鸣唤我早早起。我想起小学三年级写过的《大公鸡》,四行字,马老师给我打了“94”分,还评价“好!”从此开启了我的写作之旅,种下了教师梦。可以说,我喜欢写作记录美好起源于此,我能做一名善于鼓励学生的老师也起源于此。马老师让我感恩难忘,大公鸡令我心情愉悦。

在娘家住着,我享受到很高的礼遇。大哥知道我爱读书,第一天来到,就给我在母亲床边安置了一张书桌。看我学习忙,就经常自己做饭,端过来,让母亲和我吃。不用下厨房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真是一种幸福。早起天冷,大哥熬好鸡蛋姜汤,让我热热地喝上一碗,驱散寒气预防感冒。晚上我工作到很晚,大哥烧好炕,屋里暖乎乎的,我和母亲都很舒心。

母亲也很乖很懂事。我学习时,她要么呼呼地睡觉,要么静静地看着。我想起母亲身体还好些时,喜欢看我的荣誉证书,一张一张抚摸着,说要让我贴在墙上。可以说,荣誉证书,是对不识字的母亲的抚慰,也激励着我向着知识山峰更高处攀登。

学习所得带来的精神愉悦更是妙不可言。有人曾经问我,你是教语文的,学心理学家庭教育有啥用啊?还真有用,有大用。不过,这个用,不能从经济物质方面去衡量。

学习,使我掌握了幸福的秘诀,接纳和我爱好不同的人,和周围的人与环境和解,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学习,使我掌握了赞美孩子的技巧。不是泛泛地夸孩子真棒,而是陈述事实,说自己的感受。例如我评价学生:“你用晨读时间完成了四首诗词的背诵,并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老师,老师看到了你的努力,感谢你的分享,老师现在很开心。”这个孩子回复说:“老师的话能让我开心一整天。”

学习,使我帮助了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指导她们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

学习,使我遇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培训,我在7班2组,我们小组起名同心兔小队,取意于新的一年是兔年,12名组员有共同的志趣和追求,愿意同心助力成长梦,团结共画同心圆。组规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同心协力,幸福成长。互爱互助 ,共同进步。

能暂时回到学生时代,能心无旁骛地学习。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心中有所求,身边有所爱,日子就好过,生活就幸福。寒冷的冬季,温暖的真情,充实的学习,何不乐呵地度过每一天?

作者简介:

马秋梅,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中学语文教师,教研组长。菏泽市定陶区初中语文兼职教研员。爱读书,勤写作。热爱生活,喜欢记录平凡生活中的小美好。创校刊《冉星》并任主编。文章散见于《菏泽日报》《神州》等报刊,有作品入选《师兴旷远》。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