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石头:从岳飞的遗物,到顾二娘的脚
发布时间: 2023-07-11

南宋名将岳飞有一方名砚,上刻铭文:“持坚守白,不磷不缁。”这句砚铭取自《论语》,意思是,砚受打磨也不会变薄,被涂染也不会变黑,也就是说,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险恶的环境影响,表明了其主人坚贞不屈的气节。

岳飞被害后,这方小小的砚在人间流传,几度易主,后来辗转于抗元名臣谢枋得和文天祥手中,将"持坚守白,不磷不缁"的信念传播到风雨飘摇的南宋末世。

《易经》中有个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命题,叫做“道”与“器”。道,无形为形上,寓于器之中;器,有形为形下,是道的体现。若是以“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举例,四者皆是书写、作画的工具,是为“器”;同时,文房四宝也寄托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精神世界,是为“道”。

砚,往往是文房四宝中使用时间最长的器物,可终其一生相随,可传百世而不朽。宋代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说:“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收索,可与终身俱者,惟砚而已。”

[五代]周文矩《文苑图卷》,画中二砚均为箕形砚。图源:网络

01

中国历史上许多耳熟能详的事物,都有神话般的起源,比如说,古籍记载了神农辨药尝百草,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奚仲创造出第一辆车。

展开全文

作家约瑟夫·坎贝尔说:“传说中的英雄通常是某种事物的创造者。”这是一种英雄史观。人类早期的历史记载,常将一系列发明创造集中于少数几位英雄人物身上,使英雄们成为“发明大王”,从而让人们对这些英雄产生更深的敬畏之情。

砚也是如此。

宋人苏易简《文房四谱》载:“黄帝得一玉钮,始制为墨海,曰‘帝鸿氏之砚’。”“墨海”是砚的雅称之一。自古以来,爱砚之人给砚取了各种雅号。唐朝文嵩以物拟人,称砚为“即墨侯”;唐代的韩愈爱用瓦砚,称其为“陶泓”;宋代苏轼用他一代仙才的文笔,称砚为“万石君”;宋代的另一位文人戴复古认为,文人以文墨为生计,因此将砚台比作田地,称之为“砚田”。

上述关于黄帝与砚的史料说,黄帝曾经获得一块玉石,将它琢成砚,并刻上“帝鸿氏之砚”五个字。这块玉砚因此成为传说中最早的一方砚。史籍中记载的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本身就是一位拥有神性的统治者,这是受英雄史观影响而形成的记载。

由此可见,这一古老的器物从诞生起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

事实上,第一块砚究竟是何人所作,早已无从得知。但从考古资料可以发现,早在原始社会时期,黄河流域就已经出现砚的雏形。大约在距今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学会使用粮食研磨器。后来,他们又用类似的研磨器来研磨天然颜料,用于作画和标记。

1980年出土的陕西西安姜寨遗址新石器时期文物中,曾发现一套完整的绘画工具,其中有一块距今5000多年的石砚。

这个石砚砚心微凹,先民们可借助磨杵研磨颜料,再用来绘画。他们或在岩壁上涂抹最原始的色彩,或在彩陶上装饰日常的生活用品,留下最初的书画记忆。可以说,中国的砚就像中国的书画相辅相成,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仰韶文化时期到汉代,中国古砚一直处于缓慢的发展状态。

这一时期的砚性质比较简单,除了砚台外,一般配有砚石和砚杵,用于研磨。因为当时人们使用的是天然墨,包括红、黄色的土块、黑色的煤以及墨丸,这种块状或丸状的墨质地较硬,需要用砚杵在砚台上仔细研磨才能使墨溶解于液体之中,形成书写的染料。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了一方书写用的石砚,上面还留有墨迹。此砚以鹅卵石加工而成,上无雕刻文饰,无凹形墨池,还带有一块用于研墨的石头。这就是秦汉以前砚的典型形制。

不知当年是谁用它研墨,沾染滴滴墨迹,穿越历史的长河,留下砚的演变足迹。

[汉]三熊足石砚。图源:网络

02

汉代的砚造型简约质朴,在材质上,除了石砚外,还有陶砚、铜砚、漆砚、玉砚等。

所谓的“砚”,是从“研”字演变而来,因此,不见得都是石制。汉代刘熙《释名》中解释道:“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

在形制上,汉代砚出现了一种“三足砚”。由于汉朝敬天、奉神、事鬼的风气仍然兴盛,很多器物仿造青铜礼器,采用三足的造型,而朝廷主持制造的官砚更是带有“神风、雄风”的神秘主义色彩。

汉武帝在位时期,汉朝开始实行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尽管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采用“敬天地,远鬼神”的态度对待神鬼之事,但西汉大儒董仲舒在向汉武帝推销儒家理论时,提出了天人感应等理论,将神权与君权形成一体。在董仲舒的观点中,人君为政要实行德政,否则天就会降下种种灾异,来戒惧皇帝,使之自敛。

汉武帝十分推崇这一套,而儒家的礼乐制度也融入到砚的形制中,汉代的三足砚带有青铜礼器的特征,承载着礼乐制度,如同一种神器,带来一种御人、吓人的感受。此外,有学者认为这与当时人们席地而坐、书案低矮也有关系,高足椅普及后,足形砚才逐渐减少。这一时期,砚逐渐完成由研磨器到书写用砚的过渡,成为专门用于书写的工具。

[北齐]杨子华《校书图》, 画中之砚为多足瓷砚。图源:网络

直到汉代早期,很多砚还带有用于研墨的砚杵,这些砚杵多为自然石块,有的饰有龙、凤、熊等祥瑞图案。到了汉末,这些砚杵却消失了。

除了发明造纸术外,汉代还出现了以松烟(松木燃烧后所凝之黑灰)为主要原料的人工手捏墨,这种墨使用便捷,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不用再借助笨重的砚杵。于是,砚杵经过从史前、三代再到秦汉的漫长发展,至此走向消隐,砚也逐渐变成了我们熟知的模样。

如今,常见的砚由砚堂、砚边、砚侧、砚池、砚岗、砚额、砚背、砚面八部分组成,基本用途是用于研磨、盛放墨汁以及“掭笔”。

砚堂,俗称“砚心”,是砚的核心部分,位于砚的中心研墨处,此处石质的好坏决定着砚的品质高低。汉学家高罗佩考证道,如果磨墨的过程中,墨锭容易打滑,不能附着于砚上,人们会说这块砚有点“滑”,反之就会说这块砚太“乏”。

创作书画时,先用墨磨制出符合要求的墨汁,之后用毛笔蘸上墨汁后,在砚台上轻轻地理顺笔毛,除去多余的墨汁,这个动作就叫“掭笔”。

[元]刘贯道《消夏图》,此画描绘的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画中人用一方圈足形辟雍砚。图源:网络

03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足支撑的足形砚进一步盛行。随着南方青瓷的兴起,青瓷砚也应运而生,此外,石雕砚、金属砚也多了起来,如宋代米芾《砚史》中说的“十蹄圆足砚”、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的“青铁砚”,都是当时的名砚。

到了隋唐大一统的时代,国力强盛,名家辈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砚作为一种物质文化,也得到了发展,历史上的“四大名砚”也出现于这一时期。

相传,唐代有个叫徐晦的书生进京赶考,途径今山东沂南县一带,偶然得到一片质地润滑的奇石,敲击石块还能发出清脆的声音,于是就将这块石头磨成砚台,然后带着这方砚进京。

到了考场上,正值严冬时节,其他考生砚台中的墨都结成薄冰,他们无计可施,只好拼命对着砚吹气,写几句就得停下笔,唯有徐晦砚中的墨没有结冰,只见他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写成后墨迹润泽,鲜艳夺目。监考官不禁为之称奇。

徐晦后来官居高位,他的此番奇遇也被流传下来,而这方砚也被称为“徐公砚”,现在山东沂南县的徐公庄仍盛产此砚,是历代文人的珍爱之物,也是鲁砚的代表。

唐代,根据材质的不同,形成了端石、歙石、洮石、红丝石四大砚材,分别对应今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砚以及山东的鲁砚。其中,鲁砚后来被山西新绛县的澄泥砚取代,退出了“四大名砚”之列。

但在唐代,鲁砚可是“四大名砚”中的佼佼者,尤其以红丝石砚极富盛名。《博物志》中说:“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

红丝石砚带有天然的纹理和色彩,色泽明艳,独具匠心,且材料极不易得,多分布于青州府一带,包括今益都县和临眗县,但宋代以后,红丝石资源日渐稀少,难觅踪迹,红丝石砚几乎绝迹,鲁砚也不得不让出自己多年来的四大名砚席位。

有唐一代,除了鲁砚之外,远在岭南的端砚也开始崭露头角。

端砚产于古代的端州(今广东肇庆)端溪沿岸的羚羊峡,其石料“质刚而柔”“细润如玉”,石料所在的沉积矿床已经历经4亿年的演变过程,但开采十分艰难,几乎只能靠人工开坑采石。

为了采得制造端砚的材料,古时候的采石人往往需要利用气候寒冷的枯水季节,赤身进入七八十厘米宽的坑洞采石,他们为了微薄的收入,佝偻着身躯,清除坑洞内的积水,将端石一块块运出洞外。后来,宋代的苏轼在一方端砚上刻有铭文:“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说的就是采石人的艰辛困苦。

唐初,端州最早开采端石的是龙岩,后来人们发现端溪下岩(水岩)砚石的材质更好,才转而从下岩取石。端砚的颜色、纹饰多种多样,有的石纹如白色鱼脑,称为鱼脑冻;有的大小青黑斑点相互点缀,称为青花;还有的石纹如蕉叶初展,称为蕉叶白……

端砚从五岭之南的端溪流出世间后,渐渐称为名砚中的佳品,与无数知名文人为伴,至今仍是备受推崇的珍宝。

[宋]端石雕蟾纹砚。图源:故宫博物院

与端砚齐名的,有歙砚。

唐代,在今江西婺源县一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