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诺贝尔文学奖是资本主义的最大敌
发布时间: 2023-07-06

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首次颁发。1931年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死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死后追授的获奖者。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甄选委员会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颁奖典礼于每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并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奖。

根据诺贝尔奖官网显示,诺贝尔文学奖每年评选和颁发一次,由瑞典文学院颁发一枚金牌、一份证书以及一笔奖金。截至2021年,共有118人获得该奖,其中115次由一人获得,4次由二人分享;其中有7年因故停发;有8年延迟一年颁发;有16位女性获奖。

仔细分析了一下,诺贝尔文学奖颁发这么多年来,绝大部分奖项都颁给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作家,而且,那些获奖的作家的作品,几乎都是描写社会阴暗面的,作家的眼里没有光明,只有黑暗,原来诺贝尔文学奖才是资本主义的最大敌人!以下为历年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及其代表作、获奖理由。

二十一世纪

2021年

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国籍:坦桑尼亚小说家

代表作:《天堂》《沙漠》《海边》等

获奖理由:“毫不妥协并充满同理心地深入探索着殖民主义的影响,关切着那些夹杂在文化和地缘裂隙间难民的命运“。

2020年

得主:露易丝·格丽克(女)

国籍:美国当代女诗人

代表作:野鸢尾 、头生子、 下降的形象 、月光的合金、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获奖理由:她(露易丝·格丽克)那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

2019年

得主:彼得·汉德克

国籍: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

代表作:《骂观众》《无欲的悲歌》《痛苦的中国人》

获奖理由:富有语言学才能的作品探索了人类经历的周边及特殊性。

2018年

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女)

国籍:波兰女作家、诗人、心理学家

代表作:《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获奖理由:在叙事想象上充满百科全书般的热情,代表着一种跨越边界的生活方式。

2017年

得主:石黑一雄

国籍:日裔英国小说家

代表作:《被掩埋的巨人》《长日留痕》《远山淡影》《浮世画家》

获奖理由:石黑一雄的小说,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

2016年

得主:鲍勃·迪伦

国籍:美国

代表作:《像一块滚石》《答案在风中飘荡》

获奖理由:为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带来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

2015年

得主: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女)

国籍:白俄罗斯

代表作:《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

获奖理由:多样声音的作品,一座记录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碑。

2014年

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国籍:法国

代表作:《暗店街》《星形广场》《青春咖啡馆》

获奖理由:他用记忆的艺术展现了德国占领时期最难把握的人类的命运以及人们生活的世界。

2013年

得主:艾丽斯·芒罗(女)

国籍:加拿大

代表作:《快乐影子舞》《逃离》

获奖理由: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2012年

得主:莫言(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国籍:中国

代表作:《红高粱》《丰乳肥臀》《蛙》

获奖理由:用幻觉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1年

得主: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

国籍:瑞典

代表作:《十七首诗》《途中的秘密》

获奖理由:通过凝炼、透彻的意象,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

2010年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国籍: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

代表作:《绿房子》《世界末日之战》《城市与狗》

获奖理由:对权力结构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对个人的抵抗、反抗和失败给予了犀利的叙述。

2009年

得主:赫塔·米勒(女)

国籍:德国

代表作:《呼吸钟摆》《河水奔流》《行走界线》《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获奖理由:兼具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

2008年

得主:勒·克莱齐奥

国籍:法国

代表作:《战争》

获奖理由:展现了新的起点、诗意的冒险和感官狂喜;作为探险者,发掘了隐藏于主流文明底部和外部的人性。

2007年

得主:多丽丝·莱辛(女)

国籍:英国

代表作:《金色笔记》

获奖理由: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经验的史诗。

2006年

得主:奥尔罕·帕慕克

国籍:土耳其

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

获奖理由:在寻找故乡的忧郁灵魂时,发现了文化碰撞和融合中的新象征。

2005年

得主:哈罗德·品特

国籍:英国

代表作:《看房者》《生日晚会》《归家》

获奖理由:他的戏剧发现了在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

2004年

得主: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女)

国籍:奥地利

代表作:《钢琴教师》《死者的孩子》

获奖理由:因为她的小说和戏剧具有音乐般的韵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满激情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上的陈腐现象及其禁锢力的荒诞不经。

2003年

得主: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国籍:南非

代表作:《耻》《幽暗之乡》

获奖理由: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

2002年

得主:凯尔泰斯·伊姆雷

国籍:匈牙利犹太作家

代表作:《无形的命运》

获奖理由:他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的深刻刻划以及他独特的自传体文学风格。

2001年

得主:维·苏·奈保尔

国籍: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代表作:《神秘的按摩师》《米格尔街》

获奖理由: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我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

2000年

得主:高行健

国籍:法籍华人

代表作:《灵山》

获奖理由: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十世纪

1999年

得主:君特·格拉斯

国籍:德国

代表作:《铁皮鼓》

获奖理由:其嬉戏之中蕴含悲剧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类淡忘的历史面目。

1998年

得主:若泽·萨拉马戈

国籍:葡萄牙

代表作:《失明症漫记》

获奖理由:由于他那极富想象力、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的作品,我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难以捉摸的历史。

1997年

得主:达里奥·福

国籍:意大利

代表作:《喜剧的神秘》《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死亡》

获奖理由:其在鞭笞权威,褒扬被蹂躏者可贵的人格品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堪与中世纪《弄臣》一书相媲美。

1996年

得主:维斯瓦娃·辛波丝卡(女)

国籍:波兰

代表作:《向自己提出问题》《呼唤雪人》

获奖理由:由于其在诗歌艺术中警辟精妙的反讽,挖掘出了人类一点一滴的现实生活背后历史更迭与生物演化的深意。

1995年

得主:谢默斯·希尼

国籍:爱尔兰

代表作:《通向黑暗之门》《在外过冬》

获奖理由:由于其作品洋溢着抒情之美,包容着深邃的伦理,揭示出日常生活和现实历史的奇迹。

1994年

得主:大江健三郎

国籍:日本

代表作:《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获奖理由:通过诗意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把现实与神话紧密凝缩在一起的想象世界,描绘现代的芸芸众生相,给人们带来了冲击。

1993年

得主:托妮·莫里森(女)

国籍:美国黑人作家

代表作:《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

获奖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