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臣by七茭白笔趣阁(历史上的东方朔有多厉害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历史上的东方朔有多厉害

汉武帝是个好大喜功的千古一帝。群臣多数只会谄媚逢迎,东方朔则会时常上前劝谏。他满脸飞眉毛的表情,以及带着戏谑的语气,总让汉武帝又好气又好笑。正因如此,东方朔一生没做到什么大官,而被认为只会在汉武帝身边说个笑话,变个戏法,和伶人无异。这让本有一腔抱负的他,反而在谐星的路上回不了头了。

这一切,似无奈,似有意。

东方朔有两件事儿一直被人们诟病:

1.东方朔是有情有义有原则的好色之徒。他一年娶一个美女,还必须是长安本地户口,可他不是妻妾成群,而是把从皇上那儿讹诈来的钱财都散给妾们,让她们找人再嫁。

2.有一次,东方朔在大殿上喝醉酒了,在皇宫大殿撒尿,汉武帝得知后,一怒之下将其贬为庶人,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当然,不久后又被汉武帝重新启用了。

那么,智圣东方朔为何这么做呢?

刚才说了,似无奈,似有意。

东方朔深知自己投靠的这个汉武帝是千古一帝,势必是要带领着公司走向全世界的大人物。他十分清楚,汉武帝不会只看到自己的戏谑,而看不到背后的文韬武略的大智慧。自古君王多猜忌,一个大臣的智慧过大,如若不能为我所用了,必成大患。

东方朔则不断地“讹诈”汉武帝的钱财,把自己打扮成为利为色的“小人”,还时而出一些纰漏,让汉武帝放心。

东方朔,就是大隐隐于朝的代表,是一个情商智商极其高的人。

虽然仕途不顺,但在老百姓心中,东方朔是个智慧的化身,都称他为智星。相声演员更是尊奉他为祖师爷。东方朔虽未赢得生前名,但是身后之名,又有几许人能及之?

清朝的汉族大臣中最大的官是谁是年羹尧还是曾国藩

不是年羹尧,不是曾国藩,论品级,是三姓家奴吴三桂;论实权,是绝代枭雄袁世凯。

平西王吴三桂,亲王级别,藩王实权

吴三桂在山海关引狼入室后,便被封为平西王,到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又“大义灭亲”,干掉了自己的“旧老板”、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被清朝晋爵为亲王。

在清朝,亲王高居爵位中的最顶层,只有皇族确切说是皇帝的儿子或兄弟才有资格被封为亲王,而且只有少数皇子或兄弟都被封为亲王,其他只能封郡王、贝勒、贝子。

非皇族的大臣,最高爵位是公爵,像和珅这种位极人臣的,最高爵位不过是一等忠襄公,仍属于公爵,因为他不是皇族,永远封不了王。

非皇族甚至汉人封王者,只有清初这一特殊时期,清朝为了酬谢拉拢明朝降将,特别是吴三桂这种对清军入关和统一全国发挥了关键作用,改变历史进程的汉人臣子,其他时期不是皇族的人连做梦都不可能封王。

吴三桂这个亲王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属于“藩王”。皇帝的儿子、兄弟这些“亲王”,亲则亲矣,却没有任何封地,一亩三分地都没有,但吴三桂巅峰时坐镇云南,兼辖贵州,在云贵两地,拥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司法权、财赋权,“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财,户部不得稽迟”,俨然一个土皇帝,这种藩王自“三藩之乱”后再也没有过。

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总理级别,皇帝实权

自从清初的吴三桂以后,无论满汉,清朝再未出现过位极人臣的大臣(摄政王除外),年羹尧、张廷玉、和珅、曾国藩、李鸿章……统统都不行,都只是皇帝的奴才,没有和皇帝讨价还价的资格和实力,直到清末的袁世凯出现。

袁世凯原本也是清朝的忠实奴才,靠军事力量发迹,逐渐成为朝廷重臣,但他权势的膨胀触及了满清贵族集团的利益,因此在慈禧和光绪死后,被摄政王载沣排挤,被迫下野。

袁世凯有实力,运气也足够好,他恰好赶上了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利用自己的军事力量在革命派和清朝廷之间游刃有余,在清朝官至内阁总理大臣,相当于政府首脑,仅在象征国家元首的皇帝之下,实权却更有过之,皇帝形同虚设而已。

可以说,在当时全国形势下,袁世凯一人的选择决定着清政府和革命党人的命运。袁世凯忠于清廷,革命党人就会被镇压;袁世凯倒向革命,清政府就要垮台。

最终,袁世凯选择了倒向革命,逼迫末代皇帝溥仪下台,清政府灭亡。

由此可见,清朝汉族大臣官职最高、权力最大的两个人吴三桂、袁世凯,恰恰分别出自清初、清末两个特殊历史阶段,这便是“时势造英雄”的道理。

更巧合的是,这两个位极人臣的汉人都做过短暂的皇帝,吴三桂做了不到6个月皇帝,袁世凯做了不到3个月皇帝,足见人的野心和欲望之无穷,即便位极人臣,还要得陇望蜀,把皇帝取而代之。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如何评价曹操、蔡京、和珅的书法

蔡京是北宋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位居太师,权倾朝野。在当时他的书法作品就已经名贯天下,有“苏、黄、米、蔡”四大家之称。他的书法博采众家所长,自成一体。其书法笔法姿媚,字势豪健,痛快沉着,独具一格。充分体现宋代“尚意”的书法美学情趣。当时人们评价他的书法作品时常会有“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之说,可见蔡京的书法是极具影响力的。

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是三国曹魏的奠基人,开创者。他精通音律,善做诗歌。其一生奔波于政治、军事,虽为一代书法家,其作品却极少留于后世,仅有的一副两字“衮雪”碑刻其真伪仍存争议。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历史上见过曹操书法的人评价他的作品说:“金花细落,遍地玲珑,”“笔墨雄浑,雄逸绝伦”,足以说明曹操书法的价值。

和珅是清朝乾隆时期的第一重臣。位居文华阁大学士。其书法善于模仿乾隆御笔,以致后来有些诗稿碑刻乾隆就指派和珅代笔。其书法融欧、颜、柳为一体,颇具书卷气。和珅善以书明志,以墨抒情,从雍优雅。相对于楷书而言,和珅的行书更具有张力,更加灵活,更能代表其书法的上限。

和珅、刘墉、纪晓岚谁的官职最大,为何一个称臣一个要称奴才

自然是和珅的官职最大,其他两位在这方面与和珅比,还真是没什么可比性,至于臣和奴才的称谓区分,请见下文。

和珅不仅仅官职最大,同时也是三人之中最年轻(有为)的。

基本资料: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

本题涉及的官职问题:

一等忠襄公;

文华殿大学士;

内阁首席大学士;

内阁大臣;

领班军机大臣;

吏部尚书;人事部长。

户部尚书;财政部长。

刑部尚书;公检法司四长合一的职务。

理藩院尚书;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兼任内务府总管;内务府即清朝管理皇家大小事务的总机构。

翰林院掌院学士;传统社会中·层次最高的士人群体。

《四库全书》总纂官;

领侍卫内大臣;皇帝贴身警卫的指挥、调度人。正一品。

步军统领(又称九门提督,这个要加粗体)等数十个重要职务。

难得可贵的是,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官。内阁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这就是一国首相了,放到现在就是国务院总理。

刘墉:

直隶总督;

吏部尚书;

兼理国子监事务;

内阁学士;

体仁阁大学士;

刘墉不领军机大臣。相当于······没有真正步入国家决策机构。

<

微信